徐影宗
教師是學校中從事教育教學活動的角色,不同的時代對教師角色有著不同的定位。傳統(tǒng)的教師定位有“園丁”角色、“春蠶”角色、“蠟燭”角色、“靈魂工程師”角色、“一桶水”角色等。其共同點:教師是奉獻者,是學生靈魂的塑造者,是具有淵博知識的學者。但這些卻已經(jīng)不適應改革開放形勢需要,也不適應當今課程改革的需要。
語文課程標準在“實施建議”中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做到“積極的旁觀”,要“引而不發(fā)”,要“彎下腰來看學生”,教師是“平等的首席”已被廣大教師所接受。
根據(jù)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對新世紀語文教師角色必須進行重新定位。
一、語文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教師作為傳授者的傳統(tǒng)角色必須改變,教師的任務主要不再是信息的傳播者、講授者,而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現(xiàn)今社會開放,信息資源極為豐富,學習渠道多樣,是任何時代都不能比擬的。我們的學習可以通過電視、廣播、計算機等多種途經(jīng)獲取信息,學到多方面的知識。
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化身”,面對新形勢,教師必須和學生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同時學習。這樣,與傳授知識相比,學習方法的獲得和尋求知識的態(tài)度更重要。
教師再也不能搞知識本位,而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指導學生學習,用語文教材教學生學會學習,把學生從知識灌輸桎梏中解放出來,例如:
①幫助學生確定適當?shù)膶W習目標,并尋找達到目標的最佳途經(jīng)。
②指導學生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
③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習動機,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自動探究,讓學習全身心投入到學習活動中。
④建立一個自主學習的寬松課堂氣氛。
⑤師生共同尋找真理,探究規(guī)律,能夠主動承認自己的過失和錯誤。
二、語文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向學生傳授一定的語文知識,這種角色本身是不應淘汰的,但是與以往不同的是,在強調改變學生被動學習方式的同時,教師教學方式也必須發(fā)生變化。語文教師傳授知識不是以灌輸為主,而是引導學生在發(fā)現(xiàn)與探究中學習知識,建構知識。
反思過去,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帶來的是教師講過不等于學生學過,學生學過不等于學生學會,學生學會不等于學生會學。要明白,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師盡量要做到五不講。①支離破碎的“分析”不講, ②學生已經(jīng)懂得的不講,③學生自己能講的不講,④教師自己講不清楚的不講,⑤學生聽不明白的不講。山東省聊城市茌平縣杜郎口中學語文教師就是這么做的,教師每堂講課不得超過十分鐘(其余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參與),取得的明顯效果,令全國同行矚目。
那么教師在課堂上講什么呢?①要講有自己研究課文的心得體會,②要講高于學生,能為學生開啟心扉的東西,③要講程序性和策略性的知識,即教育學生如何去做,如何去運用,④要講主題性的知識,⑤要講邏輯上有必然聯(lián)系的知識。
三、語文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平等交流者
新課標提倡課堂教學以探究——研討為主的綜合交流方式。一般為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質疑,師生共同討論研究。其優(yōu)勢在于:
①能把學生個體的自我思考,學生群體間的信息交流,與師生間的信息交流,反饋及時
地加以溝通和聯(lián)系,形成多層次、多通道、多方位的信息交流網(wǎng)絡。
②能使學生通過合作學習互相啟發(fā),相互幫助,對不同智力水平、認知結構、思維方式
認知風格的學生實現(xiàn)“互補”,達到共同提高。
③能加強學生之間的橫向交流和師生之間的縱向交流,并把兩者有機貫穿起來,形成網(wǎng)
絡,使信息交流呈現(xiàn)縱橫交錯的立體結構。
④能確保學生的思維在學習過程中始終處于積極、活躍、主動的狀態(tài),使課堂教學成為一系列學生主體活動的展開與整合過程。
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必須放下權威者的架子,彎下腰來,以學生平等融洽的交流者的身份,參加課堂討論。
四、語文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互動合作者
在新課程形勢下,教學方式的改變要求教師不斷變換角色,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轉變,就是要學會與學生合作。語文教師要學會合作,要善于合作,要在合作中互動,在互動中前進。
在課堂上形成一種民主的氣氛,來加強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比起想法讓學生遵守紀律,效果要好很多。要合作就要信任學生,對學生寄予很高的期望,就要允許學生就學習活動提出他們的建議,以此來表明對學生的信任。
當語文教師以民主的精神,以開放的態(tài)度,以合作的方式,以寬松的環(huán)境進行課堂管理,使課堂教學真正成為激發(fā)學生生命活力,促進孩子心靈成長的土壤時,課堂就是師生有限生命的主要構成,知識的匯集,思維的碰撞,情感的交融。
只有在這樣的課堂上,師生才會全身心投入,他們不只是在學習,他們還在感受課堂中生命的涌動和成長。只有這樣的課堂,學生才能獲得多方面的滿足和發(fā)展,教師的勞動才會閃現(xiàn)出創(chuàng)造的光輝和人性的魅力。于是,學生便從與老師的合作中煥發(fā)了熱情,激起了勇氣,尋得了力量。
“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語文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上下大功夫,以促進者、引導者、交流者、合作者的角色,強化學生參與意識,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教學生掌握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讓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效果好起來。
(項城市第二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