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佳蓉
他,被貶了!
一紙圣諭便讓他離開了紙醉金迷的京都。此后,“歷典八州”“身行萬里半天下”,他的人生注定要在羈旅中度過。
然而,他曾是少年成名的才子,才華橫溢,一時驊騮長嘶,奮蹄蹴地,有隨風飛馳、征服四野八荒之勢。面對那蠅營狗茍的官場,他不平則鳴,針砭時弊,“如蠅在食,吐之方快”。他的名士本色,坦直無畏的言論觸怒了朝中小人,于是,不可避免地,烏臺詩案的清流褪去了往昔所有的繁華,突如其來的落差讓他有些無所適從。
他曾因博得歐陽修“吾當避此人出一頭地”的贊美,享譽文壇;他曾因贏得仁宗“今日為子孫得兩宰相”的稱許,前程萬里。然而此刻,他只能住在破舊的定慧院感嘆“揀盡寒枝不肯棲”。于是,他彷徨了,悲傷了,迷茫了。他將自己的心靈囚禁在昏暗的小屋里,不見天日。
而那天,當他推開了那扇陋室的敞窗,剎那間,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周圍不僅只是茅椽蓬牖,瓦灶繩床。那窗外,是江南的勝景。
那一刻,他醒悟了。那一刻,他為自己的心靈打開了一扇窗。
于是,我們看見了白日與漁樵為伍,夜晚泛舟赤壁的他;我們看見“睡聽晚衙無一事,徐徐。讀盡床頭幾卷書”的他。他親手搭起一間小屋,開墾幾畦菜園,吃著“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的東坡肉,樂享人生。
這就是他——蘇軾,一位曠世豁達、隨遇而安的人。
有道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讓我們以淡然的微笑處之,試著學學東坡,為自己的心靈打開一扇窗,做縹緲的孤鴻橫渡人世悲歡;做飄然的智者,舍棄蝸角虛名;做世外高人,斜睨人生沉浮;做紅塵過客,留下千古風流。
(指導老師:朱 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