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盱眙縣馬壩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江蘇 盱眙 211751
兒童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機體的重要臟器尚未發(fā)育完全,對于藥物的排泄、代謝和解毒能力較差,極易發(fā)生藥源性危害[1]。因此,兒科處方必須具備合理性,才能最大程度保證患兒的用藥安全。現將我院兒科處方用藥情況分析如下,以進一步促進臨床合理用藥。
隨機抽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間兒科門診處方,每月抽200張,共2400張。其中,男性1129例,女性1271例,患兒年齡22天至14歲。對收集的處方進行整理、匯總、分析,以統(tǒng)計不合理用藥情況。
2.1 2400張?zhí)幏街杏盟幏植?結果見表1:2400張兒科處方中,含抗菌藥物的處方有1863張,占總處方的77.63%,遠高于《醫(yī)院感染管理規(guī)范》中提出的醫(yī)院抗菌藥物使用率應低于50%的要求。
表1 2400張?zhí)幏街杏盟幏植?/p>
2.2 不合理用藥處方構成比例 結果見表2。經分析,2400張兒科處方中,共有458張不合理,占19.08%;以劑量不合理和抗菌藥物應用不合理最為嚴重,分別占20.09%和22.49%。
表2 不合理用藥處方構成比例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兒科處方用藥的合理性日益受到廣泛關注。為了最大程度促進患兒早日康復,降低兒童的用藥風險,兒科用藥的選擇必須根據患兒疾病種類、病情癥狀輕重,用藥目的,結合藥物自身特點,選擇最佳的敏感藥物進行治療。我院兒科門診的常見病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化膿性扁桃體炎、腹瀉等,臨床多采用抗菌藥物治療[2]。從表1分析,我院兒科處方中抗菌藥物處方占總處方的77.63%,遠高于《醫(yī)院感染管理規(guī)范》中提出的醫(yī)院抗菌藥物使用率應低于50%的要求。其中,抗菌藥物應用不合理處方103張,占不合理處方的22.49%;抗菌藥物的應用必須遵循從窄譜到廣譜,從低級到高級的原則,病原菌不明時可以選擇廣譜抗生素。而采用抗菌藥物和抗病毒藥物聯合用藥的處方也很多,占處方總量的62.96%;由此可見,我院兒科的預防性用藥過于嚴重,忽視了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和耐藥性,激素的應用也不完全合理,有33張?zhí)幏?,因為濫用潑尼松、地塞米松等藥物,可能對小兒的生長發(fā)育造成影響[3]。選擇合適的劑型和給藥途徑,計算合適的給藥劑量,對于兒科用藥也非常重要,注射劑雖然具有作用迅速的特點,卻容易給患兒帶來治療的風險,增添了不安全因素。因此,在可選擇的基礎上,臨床上應更多選擇口服制劑和緩釋制劑代替注射給藥,劑量應用也應按照患兒年齡、體重、體表面積等進行換算,避免超量引發(fā)不良反應,還有的處方用藥與臨床診斷不相符,如診斷為皰疹性咽炎,開具頭孢西丁鈉[4]。診斷為皮膚感染,開具頭孢美唑鈉,均為不合理用藥。由此可見,只有制定合理的用藥方案,才能保證患兒安全、經濟、有效地治愈疾病[5]。
綜上所述,為了保證兒科處方的用藥合理性,醫(yī)院應加強處方的規(guī)范性管理,加大監(jiān)督檢查的力度,定期對醫(yī)師進行藥品相關知識的培訓,確保醫(yī)生開具處方的規(guī)范性和正確性。藥師也要運用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和職能,認真審核處方,如若發(fā)現問題,及時與醫(yī)師進行溝通,共同達到合理用藥的目的。
[1]李紅麗,李艷樓,蘇麗. 抗菌藥物在兒科的合理應用[J]. 現代預防醫(yī)學,2007, 34( 22) : 4397 - 4399.
[2]吳樹君.兒科不合理用藥處方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9,3(16):99.
[3]李幗姬,李海英,陳畫虹. 兒科門診處方審核情況的分析[J] .今日藥學,2012,22 ( 8) : 498 - 500.
[4]向戰(zhàn)蘭. 兒科臨床合理用藥特點分析[J].北方藥學,2012,9(12):73-74.
[5]李艷敏,孫曉東,李世玲.淺談兒科藥物合理應用的重要性[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9,4(33):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