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瓊,胡文軍
普外科病人由于手術、治療的需要,通常會攜帶多種管道,管道護理質量直接關系到病人的轉歸乃至生命[1],如何減少或杜絕因管道護理不當而引發(fā)的不良事件日趨成為護理管理人員關注的焦點。我科自2009年將危機預警機制引入管道安全管理中,通過一系列措施加強了對管道不安全因素的預警、防范,把握管道安全的第一道防線,降低了管道相關不良事件,提高了管道護理的安全和質量?,F(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09年6月—2011年5月引入危機預警機制的我科胃腸手術病人223例(術后置管共1 338根)為觀察組,選取2007年6月—2009年5月未引入危機預警機制的我科胃腸手術病人220例(術后置管共1 321根)為對照組,兩組術后病人留有靜脈輸液管道1根~3根,腹腔、盆腔引流管1根~3根,均有留置胃管、尿管。兩組病人在性別、年齡、術式、留置管道的數(shù)量、種類、時間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按照各類管道護理常規(guī)給予護理及指導。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常規(guī)管道護理的基礎上引入危機預警機制,方法如下。
1.2.2.1 強化護理人員對管道風險的危機意識 定期組織護理人員學習本院或文獻報道的管道安全相關的危機事件,通過多形式、多途徑學習有關管道安全方面的知識和操作技能,提高護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應變能力。
1.2.2.2 建立管道風險評估和日常運行維護登記表 針對每位帶管病人實施風險評估,對有可能發(fā)生導管滑脫者填寫風險評估表并進行日常安全運行登記,班班交接,加強監(jiān)管。
1.2.2.3 規(guī)范管道標志 用不同顏色的防水標簽標記管道名稱并注明管道留置時間,保持字跡清晰,粘貼位置合理。同時床頭擺放對應的“注意:防導管滑脫”警示標志。
1.2.2.4 嚴格無菌操作,降低院內感染發(fā)生率 管道維護前后做好手衛(wèi)生,消毒面積、操作程序符合常規(guī),按時更換引流裝置及敷料,發(fā)生污染及時處理。引流袋、引流瓶位置低于引流傷口的平面,防止逆行感染。
1.2.2.5 護理質量持續(xù)改進 床頭設巡視卡,護士定期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量,保證管道留置位置準確、引流通暢,對易脫落的管道如氣管插管、胃管等要采取膠布加束帶雙重固定法,護士長每日檢查管道護理效果,每月組織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原因分析,提出改進措施并督促落實。
1.2.2.6 應用管道安全提示卡,做好健康宣教 責任護士向所有置管病人進行個性化健康教育,并發(fā)放管道安全提示卡,說明術后各種管道留置的目的、重要性及日常注意事項,取得病人及家屬的主動配合,做好導管的自我維護,便于病人活動和接受治療。
1.2.3 評估指標
1.2.3.1 護士對管道護理風險的認知 將引入危機預警前后對護士進行的所有管道相關知識的問卷(包括管道名稱、作用、護理措施及潛在并發(fā)癥)和操作考核成績進行統(tǒng)計,成績≥90分為優(yōu)秀,80分~89分為合格,<80分為不合格。
1.2.3.2 管道相關護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 包括管道滑脫、堵塞、扭曲、受壓、識別錯誤及引流裝置更換延遲。
1.2.3.3 病人對管道安全管理的滿意率 管道安全管理的內容為本科自制問卷,包含病人對責任護士應向其宣教的與管道相關的知識的評價,共10個項目,每項設滿意、比較滿意及不滿意3個答案,在病人出院時進行問卷調查。
1.2.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18.0軟件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引入危機預警機制前后護士對管道護理風險認知考核成績比較 人
表2 兩組管道相關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比較 根
表3 兩組病人對管道安全管理的滿意率比較 例(%)
3.1 危機預警提高了護士對管道護理風險的認知,有效降低了管道護理風險 危機意識是危機預警的起點,普外科術后病人治療、護理項目多,有時在同一個病人身上留置5條以上的管道,增加了護士執(zhí)行各項操作的風險,應重視風險意識、危機意識的培養(yǎng)[2],用客觀、準確的管道風險評估表時刻警示護士,即使是極為簡單的護理行為都可能引發(fā)管道護理風險,遇到疑難病例、復雜手術甚至是例行管道的護理時,護士能認真制定護理計劃,做好病情觀察,運用正確的護理措施有效地去降低、控制潛在風險,從而保證了病人的管道護理安全。
3.2 危機預警規(guī)范了管道護理行為,降低了管道相關護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 管道日常運行的監(jiān)管規(guī)范了護理操作及護理行為,強調了護士在管道護理時要注重操作環(huán)節(jié)、過程的規(guī)范,統(tǒng)一的床頭警示、管道標志使護士能迅速、準確地識別管道名稱,確認留置日期,既節(jié)約了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避免了因管道多且雜亂造成導管識別錯誤而引發(fā)相關的護理差錯,還避免了因留置時間未標志而延遲對引流裝置的及時更換,造成相關的感染。
3.3 提升了病人的安全感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在強調醫(yī)療、護理安全的今天,為病人提供優(yōu)質、安全的護理服務是提升病人滿意度的保證[3]。我科將危機預警引入管道安全管理后,護士定時查房、巡視,班班交接、核查,使病人感受到了護理人員對每個細微環(huán)節(jié)的關注,管道安全提示卡的發(fā)放讓病人及家屬主動參與到管道安全管理中來,提升了病人的安全感。個性化的健康教育成為構建和諧護患關系的切入點,既體現(xiàn)了護士的人文關懷,又加強了病人的管道安全管理。
管道安全管理是保證普外科護理質量的前提,將危機預警引入管道安全管理模式中,充分體現(xiàn)了“預防為主”的思想,護理人員的危機意識不斷增強,工作的主動性提高,自覺遵守各項規(guī)章制度,有效地推進制度化、系統(tǒng)化的護理質量管理工作,真正為病人提供了安全、優(yōu)質的護理[4]。
[1]麥銀英.外科危重患者術后多管道的護理及對策[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06,12(22):113-114.
[2]王玉潔,郭慧芹.淺談臨床護理中的危機管理[J].護理研究,2006,20(7A):1767-1768.
[3]姚寧,田素英,張蕊.風險管理對提高精神科護理安全的作用與體會[J].護理管理雜志,2009,9(2):44-45.
[4]張琴.實施護理危機管理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0,24(11A):2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