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健 鄒文娟
住院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癌患者,由于肝細胞受損,導致肝細胞產生免疫球蛋白、補體、抗體的能力下降,免疫力下降,極易并發(fā)病原菌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1]。同時肺部感染轉變迅速,若不積極治療,肺部病原菌的感染可加重全身多個臟器負擔,進一步加重對肝臟的損害,使肝臟功能逐漸下降,嚴重者可導致肝功能衰竭的發(fā)生,增加患者的死亡率[2]。我們對181例住院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癌患者發(fā)生肺部感染的情況進行病例對照研究,旨在探討住院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癌患者發(fā)生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
以2009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81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癌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有男性106例、女性75例,年齡27~73歲,平均(52.1±9.6)歲。發(fā)生肺部感染的患者即肺部感染組共23例,男性17例,女性6例,平均年齡(56.2 ±7.9)歲;未發(fā)生肺部感染的患者即對照組共158例。對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住院時間、病因、肺外感染、使用免疫抑制劑、使用廣譜抗生素、合并其他基礎疾病(糖尿病、慢性心肺疾病等情況),并發(fā)癥、預后等進行回顧性病例對照研究。
肺部感染的診斷標準:出現(xiàn)咳嗽、咳痰、雙側或單側肺部有濕性羅音或叩診濁音;肺部Χ線顯示滲出性病灶。發(fā)熱,體溫超過38℃,外周血WBC≥10×109/L;與入院時X線或CT檢查比較,顯示新的炎性病變;或呼吸道分泌物及其他體液分離出病原體,病原菌痰培養(yǎng)為陽性,且排除肺腫瘤、肺結核等其它肺部疾病[3]。
181例乙型肝炎合并肝癌患者發(fā)生醫(yī)院肺部感染(HAP)23例,感染率為12.78%;死亡9例,死亡率39.13%;未發(fā)生感染者死亡11例,死亡率6.96%,2組死亡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7.99,P<0.01)。
通過對可疑因素進行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年齡≥65歲、住院時間、肺外感染、使用免疫抑制劑、使用廣譜抗生素、合并其他基礎疾病(糖尿病、慢性心肺疾病等情況)、上消化道出血等7項指標有意義,可能作為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見表1。
表1 乙肝合并肝癌患者肺部感染組與未感染組結果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分析結果顯示4個導致患者肺部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按照相對危險度(OR值)排列,依次為:肺外感染、合并其他基礎疾病(糖尿病、慢性心肺疾病等情況)、使用廣譜抗生素、上消化道出血,見表2。
表2 乙肝合并肝癌患者肺部感染多因素Logistic分析
肺部感染是臨床常見并發(fā)癥,常表現(xiàn)為發(fā)熱、咳嗽、咳痰等癥狀。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肺部感染也是常見并發(fā)癥之一。本文研究的181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癌患者,并發(fā)肺部感染的人數(shù)達23人,總的感染率為12.78%,死亡9例,死亡率39.13%,未發(fā)生感染者死亡11例,死亡率6.96%,2組患者預后差異顯著。
本研究通過對可疑因素進行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年齡≥65歲、住院時間、肺外感染、使用免疫抑制劑、使用廣譜抗生素、合并其他基礎疾病(糖尿病、慢性心肺疾病等情況)、上消化道出血等7項指標有意義。對以上可疑指標進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結果顯示肺外感染、合并其他基礎疾病(糖尿病、慢性心肺疾病等情況)、使用廣譜抗生素、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炎合并肝癌患者患肺部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4]。肺外感染作為患者體內的1個感染源,往往最先導致患者肺部感染。作為1個乙肝合并肝癌的患者,肝細胞功能受到極大的影響,尤其是患者免疫系統(tǒng)、補體功能下降,對肺外感染的清除能力大大下降,進一步破壞患者的抵抗能力,導致患者體內病原菌數(shù)量增加,而作為與外界直接接觸的肺部是最易受影響的部位。乙肝合并肝癌患者多為中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患者各個臟器的功能下降,對外界刺激的反應能力降低,基礎疾病如糖尿病、慢性心肺疾病等可直接或間接導致肺部感染的發(fā)生,如糖尿病患者體內血糖濃度較高,心肺功能不全所致的肺部淤血、循環(huán)障礙等均有利于細菌的生長,給細菌的生長、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5]。使用廣譜抗生素也是導致患者肺部感染的1個獨立危險因素。乙肝合并肝癌患者院內感染與反復使用多種廣譜抗生素和(或)使用時間過長(>2周)密切相關。本研究中肺部感染的發(fā)生率與廣譜抗生素的使用密切相關,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既可使腸道、上呼吸道細菌或真菌遷移侵襲下呼吸道致病,同時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也誘導了耐藥菌株的產生[6];由于某些抗生素長期使用對肝腎功能及血液系統(tǒng)產生明顯副作用,使患者的抵抗防御能力下降,肺部感染的幾率升高,所以臨床中應當根據(jù)藥敏實驗的結果,有針對性使用抗生素,規(guī)范診療常規(guī)。上消化道出血是肺部感染的1個重要感染源,不僅出現(xiàn)在肝炎合并肝癌患者中,對于普通人群也極為重要。乙肝合并肝癌患者常見食管靜脈的曲張,極易出現(xiàn)上消化道出血,而由于患者通常采取臥位,消化道出血會導致患者的誤吸,引起或加重肺部感染。肺部感染的出現(xiàn)同時也會加重上消化道出血的加重,導致病情加重[7]。
本研究結果顯示肺外感染、合并其他基礎疾病、使用廣譜抗生素、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炎合并肝癌患者患肺部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
[1]彭 平,胡中偉,郭家偉,等.重型肝炎合并肺部感染臨床分析〔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0,16(12):1452.
[2]孫朝暉,王蜀燕,石玉玲,等.聯(lián)合診斷芯片在肝炎分子診斷中的應用〔J〕.中華消化雜志,2007,27(12):843.
[3]石三利,郭萬亮,戴社教,等.胸部X線檢查在重癥肝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診治中的價值〔J〕.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2006,8(7):40.
[4]李文偉,馬 驄,王珍光,等.肝癌與肝炎標志物及相關腫瘤標志物的相關性分析〔J〕.實用癌癥雜志,2010,25(5):495.
[5]嚴憲才,繆英年,吳志光.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56例臨床分析〔J〕.山東醫(yī)藥,2010,50(29):77.
[6]凌 云,葉初陽,何松彬,等.ICU院內肺部感染細菌分析及超廣譜β-內酰胺酶(ESBL)細菌的抗生素敏感性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7,4(27):15.
[7]Restrepo M I,Mortensen E M,Anzueto A.Common med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risk for developing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J〕.Curr Opin Infect Dis,2010,23(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