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美燕
隨著我國社會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 人口老齡化逐步增加, 一些喪偶老人, 無兒無女老人也越老越多, 社區(qū)獨居老人現(xiàn)象也越來越普遍。由于老人年齡的不斷增長, 各項生理功能逐步減退, 一般都伴有多種慢性疾病。此類獨居老人一旦發(fā)病, 不僅在住院期間無人照顧, 而且擔心自身的健康問題, 害怕自己無法痊愈, 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水平[1], 造成老人孤單、抑郁、郁悶等心理問題。健康主要包括軀體健康和身心健康兩個方面, 健康的一半是身心健康, 身心健康是軀體健康的重要基礎。有關資料顯示近年來獨居老人的心理問題明顯增多[2]。通過2011年在常教社區(qū)內隨機選取132名獨居老人和132例與配偶或與子女共同居住的老人進行心理健康情況調查, 根據(jù)調查結果采取不同的護理措施, 重點是關注獨居老人的心理護理問題, 充分發(fā)揮護理人員的重要作用, 改善老人的不良心理, 構建老人的健康生活模式, 對獨居老人恢復軀體健康和身心健康都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1.1 一般資料 2011年從常教社區(qū)中隨機抽取132名獨居老人作為觀察組, 抽取132例與配偶或與子女共同居住的老人為對照組。老人均是自愿參加調查, 觀察組132例老人中,男60例, 女72例;年齡在60~72歲之間, 平均年齡為63歲;文化程度方面:文盲65例, 小學40例, 初中22例, 高中5例。對照組132例老人中, 男65例, 女67例;年齡在61~7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4歲;文化程度方面:文盲60例, 小學56例,初中10例, 高中6例。
1.2 方法 對兩組老人進行生活質量綜合問卷和心理問題調查表評定, 讓老人在填表之前消除顧慮, 充分理解老人的身體情況和心理狀況。填表前向老人表明調查的目的和意義,征得老人的同意。對于文化程度低, 理解能力欠佳, 具有讀寫障礙的老人, 應該多加指導和解釋。問卷方面主要有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等方面, 讓老人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正確評定, 獨立完成問卷調查。
觀察組的生活質量評定結果較對照組差, 見表1。觀察組的心理狀態(tài)較對照組差, 見表2。 P<0.05,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生活質量評定結果比較
表2 心理狀態(tài)結果比較
本次研究顯示, 觀察組和對照組的心理狀態(tài)有顯著性差異, 獨居老人的生活質量水平明顯低于與配偶或與子女共同居住的老人, 特別是在住房條件、經(jīng)濟條件方面。社區(qū)獨居老人是一群比較特殊的人群, 由于平時長期獨居, 身體狀況每況愈下, 得到的關懷比較少。有些老人由于沒有親人, 身體出現(xiàn)問題后會導致住院期間的心理負擔更重, 沒有歸屬感;有些老人由于過度擔心經(jīng)濟問題, 憂心忡忡, 對睡眠情況、身體恢復、心理狀況造成嚴重影響。這些情況都是影響臨床治療效果的誘因。獨居老人由于長期獨居帶來的心理問題,如果老人無法適應便會引起多種身心疾病, 不僅給家庭帶來各種各樣困難, 還會帶來多種社會問題??赏ㄟ^社會方面援助、財政支持等方面積極配合, 建立一套完善的醫(yī)療護理服務體系, 提升老人的生活質量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醫(yī)務人員應盡量做好獨居老人的心理護理, 保持一個愉快的精神狀態(tài), 提高生活質量。
健康主要包括軀體健康和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作為軀體健康的基礎, 能幫助老年人抵抗年老后器官功能衰退所導致的慢性疾病?,F(xiàn)代社會, 經(jīng)濟發(fā)展迅速, 人們的生活壓力和工作壓力越來越大, 對老人的關心照顧慢慢疏忽, 往往會導致老人不良情緒的滋生, 出現(xiàn)不愉快情緒。在不能夠及時寬慰處理的情況下, 會對老人造成很大的身心健康威脅。因而, 護理人員應對社區(qū)獨居老人采取必要的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 減輕老人的情緒障礙, 樹立老人樂觀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在社區(qū)為老人增設社區(qū)學校, 為老人提供一個晚年的學習環(huán)境, 利用類似于老年大學的機構充實老人枯燥的生活。成立社區(qū)日常服務站, 大家互幫互助, 這樣可以使老人的生活變得充實而積極。經(jīng)常在社區(qū)舉辦休閑的群體活動, 鼓勵老人參加, 在娛樂休閑的同時能夠帶動老人的良好情緒, 活躍思維, 對老人的積極心態(tài)有很大的幫助。
研究表明[3]:和睦的家庭情況、良好的心理狀況為老年人帶來滿意的生活, 在過程中, 應針對不同老人的不同心理問題, 對老人采取積極有效的護理措施, 尤其是心理護理輔導, 護理人員應積極的與老人溝通交流, 找到老人的心理需求所在, 了解老人的家庭背景和工作生活環(huán)境,溝通同時為老人提供一些健康教育知識, 獲取老人的信任,幫助老人建立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4]。有慢性疾病的老人應該及時了解老人的病情和治療情況, 適當?shù)陌才庞兄诶先松硇慕】档囊恍┗顒? 關注老人的用藥情況和生活情況,使老人的心理狀況保持在最佳狀態(tài), 讓老人有個穩(wěn)定的心理狀態(tài)來接受治療, 增加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促進身體健康早日恢復[4]。
[1]賀新艷,欒霞,劉麗杰.喪偶獨居老年人抑郁狀況及相關因素的調查.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 2010,16(2):142-144.
[2]陶紅,姚中華,葉盛,等.上海市南匯區(qū)老年人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0,30(10):1412-1414.
[3]須俊滟,國內空巢老人護理困境與研究進展.上海護理, 2009,9(5):72-74.
[4]袁群,何國平,馮輝,等.長沙市社區(qū)老年人抑郁癥狀影響因素分析.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0,30(6):746-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