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萍
(常州市中醫(yī)醫(yī)院耳鼻咽喉科,江蘇213003)
突發(fā)性耳聾在臨床越來越多見,發(fā)病率日趨上升,而其病因不明,發(fā)病突然,通常在數(shù)分鐘、數(shù)小時或3天以內(nèi),聽力下降到最低點[1]。部分病例癥狀重,預后差,是耳科臨床治療的一個難點。類固醇激素治療是目前研究證實唯一有明確效果的治療突聾的方法,以往大多采用全身用藥,但不良反應較多,且大量長期使用類固醇激素會引起水腫、肥胖、消化道潰瘍、骨質疏松,糖尿病、高血壓、結核等并發(fā)癥。而對于全身使用激素治療無效的難治性突發(fā)性耳聾患者無明確有效措施。目前耳部局部用藥成為研究的一個熱點,很多學者認為耳部局部給藥比全身用藥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選取我科2010年8月—2013年5月收治的難治性突發(fā)性耳聾42例,使用甲潑尼龍鼓室注射給藥治療28例(28耳),并與口服潑尼松片治療14例(14耳)作對比,觀察治療前后純音聽閾的變化,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難治性突發(fā)性耳聾患者42例,年齡 30~59 歲,其中男 22 例(22耳),女 20例(20耳),左耳19例,右耳23例。均為單耳發(fā)病,病程2周~3個月。42例患者均符合突發(fā)性聾的診斷和治療指南[1]中診斷標準。入選本研究患者均為經(jīng)一般治療效果不佳者,最少治療10天以上,均進行過全身激素治療。42例患者根據(jù)用藥途徑不同分為觀察組28例(28耳),對照組14例(14耳),組別選擇根據(jù)患者意愿。
1.2 方法 (1)治療方法:兩組患者的基礎治療均為口服丹七膠囊(2.4g,口服,1日3次)、甲鈷胺(0.5mg,口服,1日3次)觀察組行鼓室內(nèi)注射甲潑尼龍20mg(0.5mL),患耳向上,75%乙醇消毒患耳外耳道,緩慢注入甲潑尼龍注射液,注射結束保持患耳向上向健側傾斜45°姿勢30分鐘。囑患者不要講話,嚴禁吞咽動作。每天注射1次,10天為1個療程。對照組口服潑尼松片25mg,每日晨起頓服。兩組患者治療停止后1周復查純音聽閾。(2)突發(fā)性耳聾療效分級標準[1]:①痊愈:0.25~4kHz各頻率聽閾恢復至正常,或達健耳水平,或達此次患病前水平;②有效:0.25~4kHz任意連續(xù)頻率平均聽力提高≥15dB。③無效:未達到以上任一條件者。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指標用±s表示,兩組治療前后聽力比較用配對t檢驗,有效率比較采用Fisher精確概率法雙側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 觀察組28例患者,治愈1例,有效12例,無效15例,有效率為46.4%。對照組14例患者,有效2例,無效12例,有效率14.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鼓室給藥組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2.2 治療前后平均聽閾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聽力平均提高13.92±7.17dB,治療前后聽閾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對照組治療前后的聽力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聽閾改善不明顯,見表1。突發(fā)性耳聾28例行鼓室注射均未出現(xiàn)不良反應,部分患者注射時出現(xiàn)惡心、眩暈不適癥狀,休息后好轉,未出現(xiàn)繼發(fā)感染、鼓膜穿孔不愈合等并發(fā)癥。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平均聽閾比較(±s,dB)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平均聽閾比較(±s,dB)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28 72.04±13.17 58.13±19.32對照組 14 70.86±14.22 68.00±17.22
Willson等[2]在1980年一項雙盲實驗研究中發(fā)現(xiàn),突發(fā)性耳聾類固醇激素治療有效率達60%,此后激素已成為突發(fā)性耳聾治療方案中必不可少的藥物。臨床大多選用靜脈使用或口服大劑量激素的治療方法,造成很多不良反應,且相當一部分患者不適用全身激素治療。全身用藥到達內(nèi)耳的濃度已經(jīng)較低,且需要通過血-迷路屏障。理論上治療突聾全身用藥激素量要大大超過耳部局部用藥量,所以副作用也相應較大。所以,很多學者研究耳部局部給藥治療突聾的療效,內(nèi)耳藥物代謝動力學的研究也證明,鼓室局部給藥與全身用藥相比,可獲得更長持續(xù)時間和更高的藥物濃度[7]。Xenellis等[4]研究證實突聾患者給予鼓室局部注射糖皮質激素效果優(yōu)于靜脈全身用藥。Choung等[3]試驗研究認為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比全身用藥可明顯提高療效。戴艷紅等[5]、江洋等[6]臨床研究亦證實難治性突發(fā)性耳聾行鼓室局部注射類固醇激素有助于改善其預后。
本次研究鼓室注射選用甲潑尼龍。Parnes等[7]動物實驗提示:經(jīng)鼓室注射給藥的糖皮質激素中以甲潑尼龍在內(nèi)耳液體中濃度最高且維持時間最長,優(yōu)于地塞米松和氫化可的松,從而得到更好的療效。本次研究證實對難治性突聾患者使用甲潑尼龍鼓室注射給藥,聽力改善明顯優(yōu)于單純?nèi)硭幬镏委熣摺?/p>
但此法又有一定限制,目前很多學者認為早期高壓氧對突發(fā)性耳聾預后有改善,鼓室注射不能與高壓氧治療同步進行。且鼓室注射畢竟是一項有創(chuàng)性治療還需注射多次,部分患者難以接受。另有一種鼓室給藥的方法是鼓室置管或鼓室置管保留導管方法灌注藥物[8],可減少穿刺次數(shù),但因置管需在顯微鏡下操作,對于門診患者開展有難度,還可能存在鼓膜置管處愈合困難、繼發(fā)感染等問題。所以本次研究采用鼓膜穿刺給藥的方式,所選病例均為常規(guī)治療失敗或效果不佳患者。大部分患者已行全身激素及高壓氧治療,所以依從性尚可。對鼓膜功能不佳及條件限制不能行高壓氧治療者、合并嚴重糖尿病、高血壓者,早期即可進行鼓膜注射治療代替全身使用糖皮質激素的治療方法。
本次研究證實鼓室內(nèi)注射甲潑尼龍對于難治性突發(fā)性耳聾是一項安全、有效的挽救性治療措施。對于有激素全身應用禁忌者亦可早期使用局部鼓室注射治療,對于鼓室給藥的方法及用量、治療時間需要臨床進一步研究。
[1]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輯委員會,中華醫(y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突發(fā)性聾的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6,41(5):325.
[2]Wilson WR,Byl FM,Laird N.The efficacy of steroids in the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sudden hearing loss.A double-blind clinical study[J].Arch Otolaryngol,1980,106(12):772-776.
[3]Choung YH,Park K,Shin YR,et al.Intratympanic dexamethasone injection for refractory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J].Laryngoscope,2006,116(5):747-752.
[4]Xenellis J,Papadimitriou N,Nikolopoulos T,et al.Intratympanic steroid treatment in idiopathic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a control study[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6,134(6):940-945.
[5]戴艷紅,佘萬東,俞晨杰,等.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挽救性治療突發(fā)性聾的聽力療效分析[J].中華耳科學雜志,2007,5(4):408-410.
[6]江洋,王新春,華清泉,等.鼓室內(nèi)注射地塞米松治療常規(guī)治療無效的突發(fā)性聾[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07,15(5):403-404.
[7]Parnes LS,Sun AH,Freeman DJ.Corticosteroid pharmacokinetics in the inner ear fluids:an animal study followed by clinical application[J].Laryngoscope,1999,109(7 Pt 2):1-17.
[8]戴艷紅,佘萬東,杜小平,等.鼓室置管灌注甲潑尼龍治療難治性突發(fā)性聾的聽力療效再分析[J].中華耳科學雜志,2010,8(1):6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