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峰 張小玲 謝志軍 舒 濤 (贛南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消化內科,江西 贛州 341000)
研究顯示腫瘤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明顯的基因和蛋白異常表達,并發(fā)現(xiàn)了與腫瘤進展有關的相關蛋白及通路〔1〕。PTEN、Kiss-1和c-myc在腫瘤中表達改變,對腫瘤的進展可能有促進作用。本文關注原發(fā)性肝癌中PTEN、Kiss-1和c-myc的表達特點,相關性及對預后的判斷價值。
1.1 臨床資料 2007年1~12月行原發(fā)性肝癌手術的患者87例作為觀察組,均符合WHO關于原發(fā)性肝癌的診斷標準。男性47例,女性40例,年齡47~79〔平均(61.3±7.7)〕歲。手術前均未進行放、化療。同時選取距腫瘤邊緣大于5 cm的切端正常肝組織6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女各30例,年齡47~76〔平均(59.9±9.7)〕歲。兩組在常規(guī)資料的比較中,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 免疫組化檢測 PTEN、Kiss-1和 c-myc蛋白的表達PTEN、Kiss-1和c-myc蛋白的濃縮液均購自武漢博士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按不同比例進行預實驗,選擇最佳配比濃度進行正式實驗。采用免疫組織化學技術SP法檢測組織中PTEN、Kiss-1和c-myc蛋白的表達,嚴格實驗步驟,均由同一技師操作,減少誤差,嚴格質控。
1.3 PTEN、Kiss-1和c-myc蛋白檢測結果的判定方法 陽性結果以細胞質和(或)細胞膜中出現(xiàn)均勻棕黃色顆粒為陽性細胞,每張切片選擇10個400倍的高倍視野,取其平均值作為樣本最終的陽性表達率,以陽性細胞≥25%定為陽性,以陽性細胞<25%定為陰性。計算組間陽性率的差別。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AS6.12統(tǒng)計軟件進行χ2檢驗、相關分析和生存分析。
2.1 觀察組與對照組中PTEN、Kiss-1和c-myc蛋白表達陽性率的比較 PTEN和Kiss-1在觀察組中表達的陽性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c-myc在觀察組中表達的陽性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觀察組中不同臨床特征患者PTEN、Kiss-1和c-myc蛋白表達陽性率的比較 觀察組中PTEN、Kiss-1和c-myc的表達與腫瘤直徑、分化程度、轉移、脈管浸潤密切相關。見表2。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中PTEN、Kiss-1和c-myc蛋白表達陽性率的比較〔n(%)〕
表2 觀察組中不同臨床特征患者PTEN、Kiss-1和c-myc蛋白表達陽性率的比較〔n(%)〕
2.3 觀察組中PTEN、Kiss-1和c-myc表達的相關性分析PTEN和Kiss-1的表達呈正相關(r=0.42,P=0.022 3),PTEN和 c-myc(r=-0.45,P=0.032 8)、Kiss-1 和 c-myc(r=-0.40,P=0.040 9)的表達呈負相關。
2.4 觀察組PTEN、Kiss-1和c-myc表達的生存分析 原發(fā)性肝癌中PTEN、Kiss-1和c-myc的表達均與預后相關(P<0.05),即PTEN、Kiss-1低表達、c-myc高表達患者的預后差。
原發(fā)性肝癌在病變的進展中,多種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均起作用。PTEN是由多功能磷酸酶編碼的腫瘤抑制基因,不僅具有磷酸酯酶的活性,還具有多種腫瘤生物學的作用特征〔2〕,其基因定位在染色體的10q23.3,由9個外顯子和8個內含子組成,全長為200 kb,其編碼的蛋白質具有403個氨基酸,分子量為560 kD在人體內多種細胞和組織中均可有不同程度的表達。相關研究認為PTEN通過其脂質磷酸酶活性調節(jié)局灶聚集黏附激酶和SHC磷酸化對細胞與細胞間的黏附作用、細胞與細胞外基質的降解作用進行有效的調節(jié),從而多方面調節(jié)腫瘤的生物學功能〔3〕。也有觀點認為PTEN可以有效地抑制腫瘤細胞的轉移、活化、聚集和黏附作用,可能與整合素的信號途徑有關〔4〕。Kiss-1也被認為是抑癌基因和轉移抑制基因,可以通過抑制血管形成、抑制細胞外基質的降解及促進凋亡發(fā)揮生物學功能〔5〕。c-myc是Myc基因家族的重要成員,屬于核蛋白類,是決定細胞從G0/G1期進入S期的開關,在細胞由正常轉向腫瘤性生長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6〕。c-myc對腫瘤的作用可能與KAI1基因有通路作用有關。基礎實驗研究認為cmyc可以促進腫瘤細胞的定向運動,引起腫瘤細胞通過細胞外基質向遠處播散,出現(xiàn)轉移灶。c-myc可以對有絲分裂原的刺激產生反應,表現(xiàn)為促進腫瘤細胞分化的作用,且受許多分化誘導劑的影響〔7〕。
本實驗結果顯示原發(fā)性肝癌中PTEN、Kiss-1和c-myc異常表達,對病變的進展有明顯促進作用,提示三種蛋白可以調節(jié)腫瘤細胞間的物質代謝,進而使細胞間、基質間信息傳遞出現(xiàn)失控性增生和分化成熟障礙,引起腫瘤進展。PTEN基因在調節(jié)中可能與增殖有關,即PTEN在正常上皮中高表達,對腫瘤性的增殖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一旦PTEN失活,將無限制地引起以Ki67陽性細胞為主細胞的增殖功能,此時腫瘤細胞失控性增生、分化障礙,進而癌變、浸潤和轉移。本實驗結果提示PTEN、Kiss-1和c-myc可能在癌基因的促進和抑制角度具有通路作用,其調節(jié)的作用可能是多元性的,共同促進腫瘤的生長、侵襲和轉移。相關研究也顯示PTEN和Kiss-1可以抑制腫瘤的血管生成〔8〕,而c-myc可以通過VEGF的作用促進血管生成,因此,三者的作用可能通過VEGF為中介蛋白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但是具體機制尚有待研究。
1 Wang H,Liu H,Chen K,et al.SIRT1 promotes tumorigene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hrough PI3K/PTEN/AKT signaling〔J〕.Oncol Rep,2012;28(1):311-8.
2 汪多平,歐 超,段小嫻,等.肝細胞癌組織PTEN和CyclinD1及C-myc表達的臨床病理意義〔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09;16(7):519-22.
3 Ghitǎ C,V^ilcea ID,Dumitrescu M,et al.The prognostic value of the immunohistochemical aspects of tumor suppressor genes p53,bcl-2,PTEN and nuclear proliferative antigen Ki-67 in resected colorectal carcinoma〔J〕.Rom J Morphol Embryol,2012;53(3):549-56.
4 房學東,任 輝,張 研,等.結直腸癌組織抑癌基因PTEN和癌基因C-myc蛋白表達及其相關性〔J〕.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7;33(3):570-3.
5 要瑞莉,劉愛東,龐久玲.Kiss-1和基質金屬蛋白酶-9蛋白在胃癌中的表達及意義.中國綜合臨床,2009;25(1):84-5.
6 Li N,Wang J,Shen S,et al.Expression of p53,Ki-67 and c-Myc proteins is predictive of the surgical molecular margin in colorectal carcinoma〔J〕.Pathol Oncol Res,2011;17(3):479-87.
7 Kawakami Y,Kubota N,Ekuni N,et al.Tumor-suppressive lipoxygenases inhibit the expression of c-myc mRNA coding region determinant-binding protein/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I mRNA-binding protein 1 in human prostate carcinoma PC-3 cells〔J〕.Biosci Biotechnol Biochem,2009;73(8):1811-7.
8 Tarnawski AS,Pai R,Tanigawa T,et al.PTEN silencing reverses agingrelated impairment of angiogenesis 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10;394(2):2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