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李燕玲 劉瑋 孟靜
研究顯示,婦科腹腔鏡手術術后惡心嘔吐(PONV)發(fā)生率可高達80%[1],不僅給患者帶來痛苦,也不利于患者術后恢復。Sahmeddini等[2]將耳穴刺激用于經腹膽囊切除術患者,術后嘔吐發(fā)生率顯著降低(0% VS 66%)。李井柱等[3]刺激耳穴防治剖宮產術PONV,效果良好。耳穴貼壓是我國中醫(yī)學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具有簡單、方便、經濟、安全等特點。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評價耳穴貼壓聯(lián)合托烷司瓊對婦科腹腔鏡手術PONV發(fā)生率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選擇青島市市立醫(yī)院(東院)婦科2012年6-12月在全身麻醉下?lián)衿诟骨荤R手術患者120例,入選標準:上午8~10點手術,20~50歲,體質量<90 kg,美國麻醉醫(yī)師協(xié)會(ASA)體格情況分級Ⅰ級。排除標準:頭痛腰痛等疼痛病史、腹部手術史、神經病及精神病病史、長期服用安定類藥物史、出血感染等手術并發(fā)癥及麻醉蘇醒延遲病例。按隨機數字法分為3組:耳穴貼壓組(A組)、托烷司瓊組(B組)及耳穴貼壓聯(lián)合托烷司瓊組(C組),每組40例。3組患者基礎資料(年齡、體質量、術中異丙酚及瑞芬太尼用量、手術時間、疾病種類)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經醫(yī)院倫理學委員會批準并與患者簽訂知情同意書,在專人指導下對患者進行試驗干預,評估時患者用手術帽遮蓋雙耳,評估護士對患者接受何種試驗干預并不知曉(單盲法)。
1.2 麻醉管理 3組均采用靜脈依次注射咪唑安定0.02 mg/kg+芬太尼3 μg/kg+依托咪酯0.3 mg/kg+維庫溴銨0.1 mg/kg進行麻醉誘導,靜脈持續(xù)輸注異丙酚及瑞芬太尼、間斷注射維庫溴銨維持麻醉,拔除氣管導管前均常規(guī)使用新斯的明0.04 mg/kg和阿托品0.02 mg/kg拮抗肌松藥殘余作用。
表1 3組年齡、體質量、身高、手術時間和手術種類的比較(±s)
表1 3組年齡、體質量、身高、手術時間和手術種類的比較(±s)
疾病種類 例卵巢腫瘤 子宮肌瘤 異位妊娠 不孕癥A 組(n=40) 34±6 58±11 489±117 1192±234 77±20 16 10 11 3 B 組(n=40) 35±7 60±10 509±122 1215±217 76±19 18 7 10 5 C 組(n=40) 34±7 59±10 512±125 1202±223 78±21 17 9 11 3組別 年齡(歲)體質量(kg)異丙酚用量(mg)瑞芬太尼用量(μg)手術時間(min)
1.3 耳穴按壓方法 將王不留行籽以酒精消毒浸泡后晾干,儲藏備用。A組及C組患者取耳“神門(TF4)、胃(CO4)、交感(AH6a)”三穴,以75%酒精棉棒消毒穴位處皮膚,以消毒牙簽(尖頭處打磨鈍化)在選取的穴位附近按壓尋找敏感點,將王不留行籽粘貼于小膠布塊中央,然后粘貼在相應穴位上。讓患者家屬或患者于術前、術畢回病房后1、5、9及23 h進行穴位按壓,以患者感到酸麻、熱感及輕度疼痛為標準,每穴每次按壓5 min,雙耳對稱同時進行。B組尋找穴位、粘貼膠布等與A組相同,但不粘貼王不留行籽及進行按壓,手術結束前靜脈注射托烷司瓊2 mg。C組耳穴按壓與A組相同,手術結束前靜脈注射托烷司瓊2 mg。3組術后仍然發(fā)生PONV者則根據患者情況加用其他止吐藥。
1.4 觀察指標 術后24 h內惡心及嘔吐發(fā)生率(嘔吐必定惡心,惡心未必嘔吐,每例患者只統(tǒng)計一次);加用其他止吐藥的發(fā)生率;其他副作用。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計量數據用(±s)表示,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A組及B組相比較,C組術后24 h內惡心、嘔吐發(fā)生率及加用其他止吐藥發(fā)生率降低(P<0.05);A組與B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組均未發(fā)現(xiàn)其他副作用,見表2。
表2 3組術后惡心、嘔吐發(fā)生率及加用其他止吐藥發(fā)生率的比較 例(%)
托烷司瓊是高選擇性、高親和力的5-HT3受體拮抗劑,具有外周和中樞的雙重抗嘔吐作用,副作用較少,是防治PONV較好的藥物,但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使用司瓊類藥物后,PONV發(fā)生率仍然較高[4-5],目前尚無有效藥物根治婦科腹腔鏡手術的PONV。研究顯示,一些非藥物護理措施可降低婦科腹腔鏡手術PONV的發(fā)生率[6-7]。中醫(yī)學認為耳神門、胃及交感等穴位具有安神、止吐的功效,故本研究取此三穴位進行貼壓治療,并與靜脈注射托烷司瓊相結合,以期取得較好的療效。
本研究結果顯示,耳穴貼壓聯(lián)合靜脈注射托烷司瓊明顯降低婦科腹腔鏡手術PONV的發(fā)生率,其原因可能是:(1)全息醫(yī)學理論:耳穴與人體各部位有一定的生理聯(lián)系,可以反映和治療體內的某些疾病,能抑制臟腑的病理陽性灶使其癥狀減輕或消失,因而刺激與PONV相關的耳穴可產生相應的生理作用[8];(2)耳與經絡關系密切, “十二經脈上結于耳”,“耳者,宗脈之所聚也”。耳穴貼壓可通過調節(jié)相關經絡的功能,起到運行氣血,平衡陰陽臟腑的作用,因而可達到防治PONV效果[8];(3)耳神門、胃及交感等穴位附近分布著豐富的迷走神經,耳穴貼壓可能調節(jié)植物神經的功能緩解迷走神經過度興奮而產生的PONV[9];(4)耳穴貼壓亦可能通過直接抑制嘔吐中樞,減少PONV的發(fā)生[10]。
另外本研究單純耳穴貼壓組與單純靜脈注射托烷司瓊2 mg組PONV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耳穴貼壓防治PONV的效果與靜脈注射托烷司瓊2mg效果相當。本研究3組患者均感覺良好,未見其他副作用發(fā)生,說明耳穴貼壓治療具有較高的舒適性及安全性。
總之,耳穴貼壓聯(lián)合靜脈注射托烷司瓊進一步降低了婦科腹腔鏡手術PONV的發(fā)生率,該療法簡單、方便、經濟、舒適、安全,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 耿志宇,胡曉.全憑靜脈麻醉婦科腹腔鏡術后惡心嘔吐的臨床觀察[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09,9(10):892-895.
[2] Sahmeddini M A,F(xiàn)azelzadeh A.Does Auricular Acupuncture Reduce Postoperative Vomiting After Cholecystectomy?[J].Altern Complement Med,2008,14(10):1275-1279.
[3] 李井柱,李曉征,王明山,等.經皮電刺激耳神門穴對剖宮產術后惡心嘔吐發(fā)生率及鎮(zhèn)痛效果的影響[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2,92(27):1892-1895.
[4] 張鴻,王東信. 婦科腹腔鏡手術術后惡心嘔吐的臨床研究[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9,25(11):962-965.
[5] 李玉梅,鄧媛,鄭利民.術后高濃度吸氧對婦科全麻腹腔鏡病人術后惡心嘔吐發(fā)生率的影響[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09,5(16):1586-1588.
[6] 黃麗紅,伍春蘭,何妙東,等. 物理療法對解除婦科腹腔鏡術后并發(fā)非切口疼痛的研究[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09,15(19):1804-1807.
[7] 王嘉鋒,劉樹孝,朱科明,等.全麻病人術后惡心嘔吐的危險因素及預測模型的構建[J].中華麻醉學雜志,2010,30(2):146-149.
[8] 陳鞏蓀,胡智慧,朱兵.刺激耳穴輔助診斷的國內外研究概況[J].中國針灸,2007,27(12):939-941.
[9] 徐韶怡,鄭士立,王慶來,等.耳穴針刺貼壓對婦科術后惡心嘔吐的抑制作用療效觀察[J].針刺研究,2009,34(2):143-144.
[10]李井柱,劉延莉,馬福國,等.自控經皮電刺激耳神門穴對剖宮產術中惡心及嘔吐發(fā)生率的影響[J].針灸臨床雜志,2012,28(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