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正在力爭上游的基層員工,還是中高階層主管? 無論你身在哪一個階段,當職場趨勢已從企業(yè)端的“終身雇用”轉(zhuǎn)變?yōu)閭€人端的“終身就業(yè)”,你必須時時增加自己的競爭力,即使二十年后,依然是企業(yè)搶著要的人才。
工作十年到十五年左右,會有一種“上下卡住”的閉塞感與無力感。 因為,這個階段的上班族雖然擁有一定的資歷與經(jīng)驗,工作也得心應手,但上面有比自己更資深的前輩壓著,身邊有隨時想超越你的同輩,下面又有一群“年輕就是本錢”的年輕員工虎視眈眈。 因此,不管你是基層員工還是擔任主管職務,都要保持學習的習慣,隨時為自己的競爭力加值。 學習跟智力高低無關,主要是取決于態(tài)度,以及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
只曉得“做好分內(nèi)工作”的員工,只能等著被淘汰。 因為,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有許多比你更積極的人,懂得永遠要比老板要求的做得更多。 所以,你必須超越上司對你的期待,讓他對你產(chǎn)生驚喜。 別只等著上司傳授經(jīng)驗、帶領你成長,事實上,你可以靠著自己的努力,提出能夠推動公司往前進的漂亮點子。
當你是員工時,你必須力求個人表現(xiàn),以符合上司的要求;然而,當你成為上司,你的價值就不再來自個人成績,而是來自整個團隊每一個成員的表現(xiàn)。 你必須了解部門中每個員工的特質(zhì),引導他們發(fā)揮潛能,幫助他們避免犯同樣的錯。 因此,你要讓自己成為知人善任的“用人達人”,帶動提升整個部門的整體成績,進而成為企業(yè)的重要競爭力量。
別以為只有負責某些職務的人需要人脈,事實上,不管你處于什么位置,人脈關系永遠會帶給你更多意想不到的益處。 拓展人脈,處處是機會。 除了特定的活動場合之外,從飛機上的鄰座到因特網(wǎng),再加上善用“朋友的朋友”,都是好渠道。人脈建立不難,重點在維系。建議最少一年一次,跟聯(lián)絡簿、好友名單上的每一個人聊一下近況,保持彼此的關系,讓對方一聽到你的名字就記起你。
一般人的人生,大抵為求學→畢業(yè)→就職→結婚→升官→退休的固定模式,踏著傳統(tǒng)上最多人走過的足跡前行。 然而,如果你還年輕,不妨跳脫這樣的模式,勇敢走一段“繞道”的人生。 德國許多大學生,會先休學一兩年,趁著年輕到世界各地旅行,然后再回學校完成學業(yè)。 或是畢業(yè)之后不馬上就業(yè),而是先去旅行幾年。 在每一趟旅程中,結交來自全球各國的朋友,開拓自己的視野。 這樣,當你踏入職場,也許起步會比別人晚一點,但開闊的心胸與觀照全球的視野,會讓你比別人更能加速進步,也擁有更多機會。 繞道的人生,途中的各種經(jīng)歷與美好風景,都會成為你沖刺的豐沛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