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曉燕 姜文娟 祝文靜
(江蘇省南通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江蘇 南通 226500)
1.1 對象:選取我院乳腺外科的乳腺癌病人,共60 例,均為女性,年齡30歲~60歲。在病人知情同意后參加實驗,60 例病人隨機分為干預組(30例)和對照組(30例),兩組病人在年齡、受教育水平、婚姻、職業(yè)、經(jīng)濟狀況、病情程度、宗教信仰及居住地等因素上相匹配,具有可比性。兩組病人無精神疾病和其他重大軀體疾病。
1.2 方法
1.2 1 護理人員的選擇與培訓:具有健康的人格,較高的素質;能夠自我認同,快速適應環(huán)境,保持平和心態(tài),不斷學習、創(chuàng)新,擁有集體主義精神[1];工作經(jīng)驗豐富,體力充沛,精力旺盛,親和力較強的護理人員作為培訓對象。
聘請心理專家講解心理護理技術,科室相關護理人員組織自學并且隨時向專家討教,短期培訓、問卷調查、考核等來確認護士具有心理護理技術實施能力[2]。
1.2 2 實施結構性的心理干預:對照組患者入院后僅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患者除常規(guī)護理外,同時給予針對性的心理干預。
1.2 2 1 使病人處于接受治療的最佳狀態(tài):在心理護理師協(xié)助下,對干預組病人從入院到術前1天以小組(2人或3人)或個人形式進行心理干預,每周3次,每次30min的訓練。心理干預方法實施的基礎是解除病人的緊張、焦慮、抑郁情緒。
1.2 2 2 與病人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采用支持性治療,使病人一入院了解與疾病有關的信息。護士向病人及家屬解釋治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
1.2 2 3 為病人營造良好治療環(huán)境:為病人創(chuàng)造舒適的環(huán)境,營造良好的病房環(huán)境。將有關該類乳腺癌治療、營養(yǎng)及飲食的小冊子發(fā)放給每個病人,并及時與病人討論[4]。與病人及家屬有效的溝通達到心理護理最終目的。
1.2 2 4 家庭干預:情感支持會激勵患者執(zhí)行更多的心理行為或改變應激方式[5]。尤其是來自家庭成員的幫助、支持、鼓勵,可減輕患者的恐懼、緊張心理,良好的家庭氛圍、細微的關懷、精心的照顧,能使患者的意志增強,各種負性情緒減低。
1.2 2 5 放松療法:教會病人簡單的放松練習方法,通過漸進式松弛放松法,最后達到全身放松狀態(tài)。配合想象療法、音樂療法,并鼓勵將其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以消除、矯正或緩解病人的心理障礙,調節(jié)和矯正行為。使病人產(chǎn)生逐漸適應手術的心理,勇敢的面對手術[6]。
1.2 2 6 想象療法:在放松狀態(tài)下進行想象,如平靜美好的景象,美的圖片,家人的照片,世界的名畫等,都能引起美好的想象。
1.2 2 7 音樂療法:住院期間,可選用曲調優(yōu)美的音樂,使病人充滿信心。術前1 周可選用樂感較美的曲子,以調節(jié)心情,或處于安靜之中[7]。
1.2 2 8 思維中斷法:乳腺癌病人擔心術后接受化療,會引起條件反射,想到化療后的不良反應。堅定地告訴病人立即終止這種想法,使病人想到疾病康復的光明路,是走向勝利的最后階段,堅定病人治療的信心[8]。
1.2 3 填寫焦慮自評量表(SAS):術前一天讓患者進行填寫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定病人的焦慮情緒,由專人指導后,患者獨立填寫量表,并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1.2 4 統(tǒng)計分析資料。
2.1 判定標準:采用Zung焦慮自評量表SAS,測量患者焦慮情緒,250分為輕度焦慮,300分為中度焦慮,350分以上為重度焦慮。專人發(fā)放問卷,由患者自行填寫;在術前30min 分別測量兩組患者的血壓和心率。
2.2 兩組焦慮情況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焦慮情況比較
2.3 兩組術前30min血壓、心率、情緒情況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術前30min血壓、心率、情緒情況比較
2.4 干預效果:實施心理干預病人的積極心理狀態(tài)和心理應對狀態(tài)比例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焦慮、抑郁程度低于對照組。另外還發(fā)現(xiàn),干預組的術后恢復較快、術后引流液減少及吸收情況好于對照組,術區(qū)切口一期愈合快,術后住院時間縮短,營養(yǎng)及精神狀況好于對照組。
3.1 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對患者術前進行心理干預,具有支持和加強患者心理防御機制的特點,從而增強患者對手術的安全感,減輕焦慮和不安,并可控制由情緒而影響血壓和心率的異常波動,以促進患者積極配合治療,使其順利度過圍手術期[9]。
3.2 隨著乳腺癌患者的日趨年輕化,心理行為干預在治療中所占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臨床實踐證明護理人員應密切觀注患者的心理問題,了解她們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給予必要的信息和指導,使患者在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下接受治療與護理,全面提高康復期生活質量[10]。術前心理干預不僅要求護士具備專業(yè)理論、心理學、倫理學、哲學和美學諸方面的知識,而且要求護士不斷學習新知識,積累工作經(jīng)驗,提高自身素質,從而滿足患者的需求,確保心理干預的質量[11].
[1] 昊平.神奇的心理干預[J].健康必讀,2005,(02)
[2] 劉晶.乳腺癌20例術前心理干預[J].齊魯護理雜志,2008,(06)
[3] 洪軍.心理干預有利于乳腺癌患者的治療[J].科學養(yǎng)生,2007,(12)
[4] 曾麗蓉,仉京華.2例低乳腺癌手術患者的心理干預[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08,(06)
[5] 張素清.乳腺癌病人的護理與心理干預[J].內蒙古醫(yī)學雜志,2005,(02)
[6] 劉桂英,王群英,邢曉虹.乳腺癌診斷期心理干預的重要意義[J].吉林醫(yī)學,2004,(07)
[7] 覃智玲,王小玲.乳腺癌手術患者心理狀況及心理干預效果研究[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5,(08)
[8] 陳進芬,黃麗,王岸冰,李秋,蔡小慧.心理干預對乳腺癌根治術病人的影響[J].現(xiàn)代醫(yī)院,2006,(10)
[9] 胡德英,代藝,董英莉,陳冬娥,吳和玉,喻姣花.綜合性心理干預對乳腺癌圍手術期病人心理狀況的影響[J].護理研究,2006,(35)
[10] 王玉榮,張旭芳.81 例乳腺癌根治術的護理體會[J].河北醫(yī)學,2000,(07)
[11] 苗海英,邵淑敏.乳腺癌根治術患者的心理護理[J].河北醫(yī)學,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