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王左利
北京大學的MOOC步伐邁得很快。5月份宣布參與edX。到10月,已經有10多門課先后在edX和Coursera上線。許多教師還在打聽下一次MOOC課程的報名時間。很多其他高校則非常關心北大MOOC的具體實施,比如,教師怎么選擇,資金怎么規(guī)劃,課程怎么錄制等。
對于資金問題,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汪瓊透露說,在2013年3月6號舉行的黨政聯(lián)席會上,北大確定以捐贈的資金形式開展MOOC。隨后,北大得到了社會捐贈500萬元,這部分資金主要用于課程建設和運行,包括教師費用、助教費用以及設備建設,課程錄制,平板電腦等 。
暑假來臨之前,北京大學接受了第一批教師報名,北大的思路是“將要上線的MOOC課程要從9月份新學期實際開講的課程中選擇”。也就是說,2013年上線的MOOC課程與秋季北大實際要開講的課程同步,以便同期對校內
課程改變教學方式。報名的教師需要在暑假中進行先期準備。因為一個小時的MOOC課程有可能需要付出100個小時的努力,所以非常之累?!叭绻蠋熥约簺]有意愿,沒有興趣,基本上做不成?!蓖舡偼瑫r認為,愿意把課程放到網上的教師一定是對自己教學有自信的優(yōu)秀教師,所以沒有做篩選。
9月4號,北大在edX發(fā)布了4門課程。9月8日與Coursera簽協(xié)議,一部分課程也出現(xiàn)在Coursera平臺。到目前為止,北大一共有11門課程出現(xiàn)在三種MOOC平臺上。到10月中旬,11門課程的注冊人數(shù)共有4萬人。據悉,Coursera平臺上的注冊人數(shù)相對較多?!爱斎?,這只是注冊人數(shù),未必是真正學習的人數(shù)。實際上的學習者可能遠遠小于這個注冊數(shù)?!蓖舡偙硎?。
汪瓊透露說,到9月底,注冊人數(shù)最多的是《生物信息學:導論與方法》,其有英文字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在北大的11門課程中,所有的課程都是以中文來講的,大部分一開始沒有字幕。但后來北大發(fā)現(xiàn),注冊的學生中有很多外國人。汪瓊提到一些細節(jié),比如,一些非英語的外國學習者會把課程中的中文字幕用機器翻譯成英文,再把英文翻譯成母語。有這樣一些學生的參與,教師們非常感動,所有后來的課程全部都上了字幕,包括中文字幕。整個MOOC課程中有大量的習題,也有專門的網上論壇,任課老師回答排名最靠前的一些帖子,這使得工作量大為減輕。教師需要在10分鐘的視頻里把知識點講透,還要重新設計課程,對教師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汪瓊提到,往往地,學生一定要非常認真、專注地看視頻才能領會精髓所在。“比如在《二十世紀西方音樂》中,MOOC視頻里埋了很多陷阱,如果要很好地回答老師的問題,一定要把視頻看一遍又一遍?!蓖舡傉f。
MOOC是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
MOOC這樣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在北大吸引了很多關注。許多教師在問,什么時候開始接受第二批課程的報名。老師們覺得自己的資源能讓更多的學生學到是一件“很榮耀的事情”,他們也對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充滿了興趣和積極性。
edX很吃驚北大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能拿出這么多優(yōu)秀的MOOC課程, 汪瓊認為主要原因是有一批出色的教師,他們有“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不亦樂乎”的情懷。另外,有一支課程團隊(教師+學生助教)勇于探索。此外,積累也很重要。之前的國家精品課程建設項目積累了一批優(yōu)秀教學資源,而且部分MOOC課程也借助了北大教學網完成了課程資料的原始積累 。
起初最讓北大MOOC項目的教師擔心的問題是:國際流量費用以及防火墻問題。比如edX與Youtube合作,但國內用戶可能無法訪問Youtube,所以也就無法跟進edX的MOOC視頻。不過后來得到網易的支持,所有課程視頻都放在網易,初步解決了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