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 多
張敦是我同鄉(xiāng),衡水地區(qū)人士,典型的北方男人。他長得不算魁梧,可你總能感覺到他臉上有股孔武之氣。放在三國,也許成不了萬人敵的大將,但扔到水滸,絕對是一個無法無天的土匪。有好幾年時間,張敦一直叫張墩墩,就在前不久,他突然把自己的名字改為 “張敦”。我問他為什么,他說,叫張敦簡單點,過了三十歲再叫墩墩有點賣萌的嫌疑,況且回到村里,人們也都叫他張敦——這是他的乳名。
張敦曾是“文學少年”,對文學的熱愛仿佛出自身體的本能。他很早開始小說寫作,并且一直寫詩。他從鄉(xiāng)村來到城市,過了好幾年漂泊不定的生活,最后落在石家莊。在現(xiàn)實生活中他充分浸淫了一個文學青年該有的彷徨與堅持,終于在文字里建起自己的烏托邦。用他的話說,用十年的時間,他走向了“先鋒的反面”(語出張敦發(fā)表在先鋒文學雜志 《橡皮》上的一篇文章)。
在饑餓的文學成長期,他曾大量閱讀“中國先鋒派”的作品。并被他們傲人的才華、瑰麗的炫技所迷惑。但隨著那一代人的江郎才盡,也隨著他閱讀眼界的寬廣,他逐漸感到老老實實敘述的必要,也進一步意識到,獨特的價值觀對于一個寫作者的重要性。
張敦很早就寫出了有新意也有誠意的長篇作品,比如《失戀課》。他用寫作者少有的直接,講述了當代學生對性欲和情感的揮霍、沉溺、莽撞。即便這是部早期作品,我們也能感受到張敦對文字的控制能力,和對素材的處理能力——精當?shù)谋扔鳎匾木}默和超強的感染力。當然,《失戀課》不是完美的作品,它雖然有連貫的人物和故事線,但從結(jié)構(gòu)上還是更偏向一部短篇小說的集合,有點章回體的意思。張敦也從不諱言,他非常喜歡評書,評書是他的半個老師。
張敦的硬通貨還是短篇小說。無論是誰,只要是有一定見識的讀者,在聊到他的短篇小說時,都認為這是特征非常鮮明的文本。他的敘述講究單刀直入,沒有旁枝末節(jié),也沒有云山霧罩,人物性格簡單明朗,讀著無比爽快。讀他的小說,有點像看昆汀的電影,那種可愛的“邪性”讓人非常過癮。
張敦的小說有很強的說服力。就像略薩說過的那樣,“優(yōu)秀的小說講述的內(nèi)容和方式構(gòu)成一個不可摧毀的統(tǒng)一體”。即使是很不可思議的故事,在張敦這兒也能顯得很平常真實。因為除了前面說到的一團孔武之氣外,張敦身上還有一絲可貴的孩子氣。孩子氣不是說天真,而是他能夠帶給角色一種單純。單純的力量,使他在表現(xiàn)性和暴力時,不顯得邪惡和猥瑣。我覺得這是他作品的可貴之處。張敦寫過一個中篇,叫《槍槍三人行》,故事講三個無聊青年造出了一桿粗糙的土槍,在去試槍的路上打死了耍流氓的公安局長的兒子,結(jié)果被警察和黑社會聯(lián)合追捕,三人最終憑借暴力和運氣逃離城市。這個中篇充滿了暴力和性,但字里行間沒有絲毫的邪惡和猥瑣,可以看出,作者的真正趣味并不在此,而在于通過對正義和公平的爭奪過程的描述,提供給讀者巨大的閱讀快感。
張敦在《關(guān)于〈槍槍三人行〉》里寫道“我想寫的就是這個故事:幾個一事無成的青年,在得到了一些暴力資源后,盡情狂歡了一把?!彼€說自己“忍受不了長句子,也忍受不了大段的抒情,我要的是嚼蘿卜的感覺,脆生生的,不拖泥帶水?!边@也是他一貫信奉的寫作圭臬。
有一次我在網(wǎng)上和朋友討論他的《獸性大發(fā)》,最后他也參與進來,他說寫作中他完全明白如何使小說顯得深刻,知道男女主人公用什么樣的行為會讓讀者產(chǎn)生更多的遐想或誤讀。但是他不屑于那樣做,他“討厭曖昧不清的東西。把問題分析得過于全面,往往費力不討好,我要的就是一個痛快,一拳打爛一個沙包?!?/p>
張敦小說中的主人公憑借兇狠的拳和單純的心與周圍環(huán)境作著堂吉訶德式的對抗,這就是《爛肉》、《美麗都》和《毽客》的中心思想,也幾乎是他所有小說的中心思想。
也有人說張敦的小說容易符號化和臉譜化。我也意識到,張敦的故事確實有我們八零后這代人不自覺散發(fā)出的卡通感。但張敦使用的語言平常而清晰,讓細節(jié)豐富又生動。在那些人物離奇的舉動和際遇中,我們能感覺到他對事物的探究,對世事的看法。比如《毽客》,那是他在一則當?shù)匦侣労鸵豁椑习傩障猜剺芬姷慕∩磉\動之間作了精巧的敘事;再比如《美麗都》,講述一個無聊而害羞的青年,如何踏上了去洗頭房尋找嫖妓未歸的朋友的征程;而《爛肉》則更離奇(這種離奇共同表現(xiàn)在故事本身及其敘述方式中),一個困頓青年的真實生活和他朋友的盜墓經(jīng)歷交相呼應,虛虛實實,真假難辨。
張敦很迷戀卡佛,其實他并沒有學到卡佛那種冷酷。張敦的酷是一種熱烈的酷。同樣寡言少語的人物,內(nèi)心卻有滾燙炙熱的情感。他的小說是從日常生活、個人經(jīng)驗開始的,慢慢加速,直至起飛。他的小說的后半段往往開始偏離現(xiàn)實,甚至直接進入超現(xiàn)實的情況也有,但很少(比如《毽客》和《食人貓》)。他關(guān)注故事的有趣程度,也關(guān)心自己的表達方式,是用心的作者。
張敦所有的作品都是第一人稱,也就是說,他的作品里有很重的生活的影子。他的故事,用他的話說,“多來自生活經(jīng)驗,而非閱讀經(jīng)驗(早已過了那個時期)?!边@樣產(chǎn)生的問題就是,張敦的主人公,性格上永遠沒有他的配角來得激烈、鮮明。在他的主人公和他的二號主角之間,有兩個張敦在角力。有時候相對溫和的主人公會透出一種聰明的壞,這是好的,會讓敘述充滿窺視感和意外(毛姆一向如此)。但也有一些時候,主人公的態(tài)度停滯、溫吞,漸漸隱沒在二號三號人物的背影里。這就會讓讀者有別扭的錯位感。
張敦是個憤青。他曾說過,“小說里不弄死個人,總覺得不爽”。他一口咬定自己是無政府主義者,他說,“雖然我不太了解什么是無政府主義,但我肯定是那樣的人”。他的文字里有矛盾點,這跟他的性格有關(guān)。一方面他縱容文字狂歡,往矯情里說,他身上有酒神精神。但同時他又足夠謹慎細心,在題材的取舍間有所顧忌。這或多或少勾兌了他文字的張力。
他的小說不存在“氣”的問題,總是后勁十足,充滿閱讀快感。他的人物邪里邪氣,有方力鈞的無賴氣,也有昆汀的痞氣。他總是將愚蠢、暴力、無聊描寫得繪聲繪色??赡軓埗刈约翰⒎枪室?,僅憑樂趣就已至此??ǚ鸬暮喚毰c冷酷和他所描寫的平庸絕望、悲哀無奈、乏味又死氣沉沉的美國平民生活相得益彰。而張敦的敘述卻總按捺不住要飛起來的沖動。接下來怎么走,每個故事的結(jié)尾落在哪里,是回到日常生活的細節(jié),還是飛出人們的意料之外,相信張敦總有更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