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群忠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圖書館,廣西 南寧 530022)
陽劍宏館長(研究館員)是2003年6月29日辭世的。不覺之間,已是10周年忌辰。記得當時我接到噩耗時,馬上與何善祥學長共同發(fā)了唁電到桂林,表示沉痛的悼念。
陽劍宏先生是廣西桂林圖書館原副館長,為什么稱他為館長,還說是我的同事呢?首先說第一點,1984—1988年,他是被任命為桂林圖書館館長的;1988年換屆后才重新被任命為副館長。再說第二點,他是我多年的同事,這是千真萬確的,讓我從頭說起吧。
陽劍宏(1933—2003),桂林市人,解放初期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曾在我的家鄉(xiāng)玉林一帶駐扎。從部隊轉業(yè)后于1954年考入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1958年畢業(yè),分配到正在籌建的山西省圖書館工作,是該館的開館元老之一。我是1956年考入武漢大學圖書館學系的,1960年畢業(yè)后分配到山西省圖書館工作。當時,陽劍宏在輔導部,我在采編部中文編目組。我們都是廣西同鄉(xiāng)(還有何錦章,平樂人,是1958年從武大圖書館學專修科畢業(yè)后分配去的),在異省他鄉(xiāng),我們幾個廣西老鄉(xiāng)就格外親熱,雖不在同一部門,但交往較多。
陽劍宏長我5歲,是我的老大哥;他愛人覃志強也是桂林人氏,在山西電影機械廠當工人。他們夫婦倆先后生育了三個男孩(陽松、陽鳴、陽帆),第四個男孩生下后給人領養(yǎng)。他家的生活較艱難,但他很堅韌、刻苦。我成家后,他的小孩也常到我家玩,兩家關系很密切。1970年6月,太原掀起一股干部下放浪潮,那時,山西省文化系統(tǒng)正在山西省圖書館辦學習班,尚未整黨便草草收場。我們3個廣西老鄉(xiāng)全被下放,我被下放到運城地區(qū)運城縣泓芝驛公社董杜大隊,陽劍宏、何錦章被下放到運城地區(qū)臨猗縣插隊。9月,運城縣組織毛澤東思想宣傳隊到公社各大隊搞運動,我被抽去宣傳隊。運城縣和臨猗縣是鄰縣,特別是泓芝驛公社離臨猗縣城很近。陽劍宏和何錦章在下放期間也偶爾到我插隊的地方相聚,交流情況。當時,陽劍宏是獨自下放的,他愛人和小孩已設法從太原調回桂林市,我是帶著愛人和小孩下放的,因為有個“家”,所以成了老鄉(xiāng)的落腳點。1972年,部分下放干部重新分配工作,我被分配到運城地區(qū)農(nóng)科所(今山西省棉花研究所,所址在運城縣城)圖書資料室工作,陽劍宏則從臨猗縣分配到運城地區(qū)鹽化局鹽化中學(校址也在運城縣城)任教。這樣,我們兩人又同在一個縣城了。如前所述,陽劍宏的愛人覃志強已從太原調回桂林工作,但她一人要帶3個未成年的男孩很吃力,便把老二陽鳴讓劍宏兄帶著。所以一到星期日,他常常帶著小陽鳴到農(nóng)科所與我家相聚。他那時已40大幾,又帶著幼子,教書任務很重,但為了調回桂林,他在業(yè)余拼命自學日文,以便能翻譯科技資料,這種拼搏精神實在可嘉。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于如愿以償,化工部桂林橡膠工業(yè)設計研究院接收了他。我也于1978年調回山西省圖書館輔導部工作。我與劍宏兄在山西省圖書館同事10年(1960—1970),在山西運城縣相來往8年(1970—1978),有將近20載的情誼。記得,我還在太原未回廣西前,他已調入桂林圖書館,與同事鄧順國和我共同編寫了《新興科學簡介》,在太原出版的《編創(chuàng)之友》1983年第一期至1984年第四期連載,介紹模糊數(shù)學、計算力學等70門新興學科,約6萬余字。當年,我們的合作很愉快。
1983年,我從太原調回南寧到廣西圖書館工作后,我倆的往來更密切、配合也更多了。我每到桂林開會、出差,都會先去拜訪這位患難與共的老同事、老同鄉(xiāng),探望他一家人;他作為桂林圖書館的領導來南寧開會,也必來我家相聚。記得,在我主編《讀者手冊》時,亦邀劍宏兄參加編寫;在重新依據(jù)國家中文圖書編目標準編撰中專教材《圖書館目錄》時,我請劍宏兄與我館的戴祖謀、梁凱合作,此書獲廣西圖書館學會1984—1987年度優(yōu)秀著作二等獎。1987年我主編《廣西文獻名錄》時,陽劍宏和我館的英鳳欣被聘為副主編。劍宏兄不顧身為館長的重擔所累,欣然領命,并組織館內13位員工及館外3位學者參與。可惜此卷100萬字的大部頭歷經(jīng)磨難才于2009年付梓時,劍宏兄早已作古6年了。
劍宏兄的社會活動是相當繁忙的,他歷任廣西桂林圖書館研究輔導部主任、館長、副館長,廣西圖書館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圖書館界》編委,廣西情報學會理事,桂林市政協(xié)委員。
劍宏兄盡管館務在身,家務繁重,但總是忙里偷閑,注重對圖書館學的不斷探求。他先后發(fā)表圖書館學、目錄學、文獻學方面的論文16篇,其中最早發(fā)表的是1979年寫的《圖書與情報結合使文獻資源更好地為四化建設服務》,系廣西圖書館學會第一次科學討論會的論文。其后,編有《圖書編目與目錄組織》,寫有《試論圖書館目錄的特點》《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試論圖書館立法的指導思想與原則》《試論期刊的本質特征》《開架借閱必須加強目錄建設》《試論目錄的“自然順序”和導片的作用》《論圖書館目錄的職能》《應該注意圖書館文獻保存職能的發(fā)揮》《桂林圖書館的歷史、現(xiàn)狀及其發(fā)展趨勢》《建設地方文獻專題講座》《公共圖書館如何做好為科技服務工作》《圖書館職業(yè)道德綜述》《論書刊文獻發(fā)展趨勢》《論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圖書館》和《廣西地方志考略》等論文,其中有好幾篇獲得桂林市科協(xié)優(yōu)秀論文一、二、三等獎。劍宏兄的研究主攻方向是圖書編目、目錄學、地方文獻方面,其研究成果是頗為豐碩的。記得有一年,吉林省圖書館的曹殿舉(劍宏兄的北大同學)邀劍宏兄主持編撰《全國各省方志·廣西地方志考》,他應允后又約我參與分擔部分條目,我雖然很忙,但盛情難卻,接受了下來。后來該書在吉林正式出版了,劍宏兄給我10美元作為稿酬,我很高興,一直作為一件紀念物珍藏著。
劍宏兄性格耿直,待人誠懇,生活儉樸,他不幸辭世后,我們兩家還一直有往來。他的長子陽松來南寧出差還專門到圖書館看望我全家,我到桂林也特地去他家拜訪。1996年,山西省圖書館邀請我回太原相聚,我約劍宏兄、嫂夫人志強與我及愛人同行,我們一塊到五臺山游覽一番。想當年,我們在山西工作20多年竟未到名山勝景游覽過,這回由山西省圖書館出資,我們兩家4口美美地玩了個痛快。
1993年,年滿60歲的劍宏兄從領導崗位上退了下來,但他閑不住,被桂林某校聘請,他又奔忙于管理之中,此后似乎沒有再多寫文章。他退休不久,我亦當了調研員,彼此聯(lián)系相對減少了。后來,聽說他住了醫(yī)院,是冠心病作祟。再后來,2003年6月,黑色的日子不幸到來,他在心臟搭“橋”手術過程中長眠不醒……劍宏兄作古之時才70歲,多么意外,多么令人惋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