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增玉 呂建衛(wèi)
(河北省邢臺縣醫(yī)院內(nèi)科,河北 邢臺 054001)
腦梗死是臨床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其病死率、致殘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及生存質(zhì)量,探求有效的治療方法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有研究顯示,急性腦梗死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炎癥反應,大量炎性介質(zhì)釋放可加重缺血神經(jīng)元損傷[1]。因此,抑制炎癥反應可減輕患者神經(jīng)細胞損傷,有利于急性腦梗死患者的預后[2]。2008-01—2011-12,我們應用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注射液聯(lián)合常規(guī)治療急性腦梗死56例,并與常規(guī)治療56例對照觀察,結(jié)果如下。
1.1 診斷依據(jù)
1.1.1 診斷標準 參照“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確診[3],均行頭顱CT檢測,且發(fā)病均≤72 h。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根據(jù)“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1995)”進行評分[4]。
1.1.2 排除標準 2周內(nèi)有感染史或入院后合并感染;嚴重肝腎疾?。恍墓δ懿蝗?;內(nèi)分泌疾病;免疫性疾病或腫瘤;接受激素治療者。
1.2 一般資料 全部112例均為我院神經(jīng)內(nèi)科住院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56例,男38例,女18例;年齡46~83歲,平均(61.07±8.12)歲;病程4~68 h,平均(18.2±6.5)h;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26.75±6.31)分。對照組56例,男36例,女20例;年齡47~82歲,平均(60.09±8.37)歲;病程3~67 h,平均(17.9±6.8)h;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25.72±6.41)分。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療方法 2組均根據(jù)病情予以吸氧、控制血壓、脫水、預防感染及糾正水電解質(zhì)紊亂等處理。
1.3.1 對照組 舒血寧注射液(黑龍江珍寶島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3022003)15 mL、胞磷膽堿鈉注射液(濟南利民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1222)0.75 g、吡拉西坦注射液(江蘇晨牌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244)10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每日1次靜脈滴注。腸溶阿司匹林片(北京制藥總廠牡丹江友博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Z20010100)75 mg,每晚1次口服。
1.3.2 治療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注射液(上海綠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50247)200 mg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中,每日1次靜脈滴注。
1.3.3 療程 2組均4周為1個療程,1個療程后統(tǒng)計療效。
1.4 觀察指標及方法 2組均在治療前后7:00左右空腹肘靜脈采血4 mL,放射免疫法檢測血漿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含量;熒光免疫法檢測血漿C-反應蛋白(CRP)水平。以上所用試劑盒均有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東亞免疫研究所提供。
1.5 療效標準 基本治愈:病殘程度0級;顯著進步:功能缺損評分減少>21分,且病殘程度1~3級;進步:功能缺損評分減少8~20分;無變化:功能缺損評分減少或增多<8分;惡化:功能缺損評分增加≥8分;死亡[5]。
2.1 2組療效比較 治療組56例,基本治愈7例,顯著進步15例,進步29例,無變化4例,惡化1例,死亡0例,總有效率90.1%;對照組56例,基本治愈4例,顯著進步12例,進步26例,無變化11例,惡化3例,死亡0例,總有效率75.0%。2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2.2 2組治療前后血漿TNF-α及CRP含量比較 見表1。
表1 2組治療前后血漿TNF-α及CRP含量比較 ±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由表1可見,2組治療后血漿TNF-α、CRP均降低(P<0.05);2組治療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低于對照組。
急性腦梗死患者多伴有紅細胞比容增加,紅細胞變形能力降低,從而使血液黏滯性、聚集性及凝固性升高,腦部血流速度減慢,血流量減少,容易形成腦缺血或腦梗死。另外,急性腦梗死患者機體內(nèi)某些激素及炎性細胞因子發(fā)生變化,如TNF-α、CRP等均在急性腦梗死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到一定作用[6-7]。TNF-α是一種有多種生物學活性的細胞因子,可破壞內(nèi)皮細胞,促進血管新生內(nèi)膜形成,促進凝血,抑制纖溶,促進單核細胞對內(nèi)皮細胞的黏附,促進血栓形成[8-9]。CRP是一種炎性反應標志物,在急性腦梗死后2 h升高,72 h達頂峰,其通過激活補體途徑參與炎癥反應和組織損傷,從而促進血栓形成[10]。綜上所述,臨床治療急性腦梗死的重要目標在于使梗死部位的血管再通,保護血管內(nèi)皮功能,改善病灶周圍的血液循環(huán),搶救缺血半暗帶中瀕死的神經(jīng)元。
中藥丹參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功效,已廣泛應用于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是從丹參中提取的以丹參乙酸鎂為主要成分的丹參多酚酸鹽類化合物,可通過多種途徑,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環(huán)。此外,還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活化,促進血管內(nèi)皮細胞遷移,促進血管生成[11]。動物實驗發(fā)現(xiàn),丹參多酚酸鹽能減少大鼠局部腦缺血后腦梗死面積,對缺血再灌注造成的腦損傷有保護作用,并可延長低壓、缺氧小鼠的存活時間[12]。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確切,可顯著降低腦梗死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降低血漿TNF-α及CRP水平,有效防止血管內(nèi)皮細胞及腦細胞受損,減輕炎癥反應,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王修石,冷小艷,孫昌君,等.急性腦梗死患者血小板參數(shù)與脂蛋白(a)及C反應蛋白的變化[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1,8(4):411-413.
[2] 梁曉坤,吳曉秋.依達拉奉聯(lián)合低分子肝素鈣輔治急性腦梗死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4(19):64-65.
[3] 中華神經(jīng)科學會,中華神經(jīng)外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1996,29(6):379-380.
[4] 全國第四次腦血管病學術(shù)會議.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1995)[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1996,29(6):381-383.
[5]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腦病急癥協(xié)作組.中風病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1995)[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1996,19(1):55-56.
[6] 詹三華,宋玉麗,季燕,等.燈盞細辛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漿內(nèi)皮素及腫瘤壞死因子的影響及意義[J].廣東醫(yī)學,2006,27(1):120-121.
[7] 孫衛(wèi)亞.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C-反應蛋白及TNF-α濃度變化的臨床研究[J].神經(jīng)損傷與功能重建,2006,1(2):93-95.
[8] 袁平,周翔宇,黃黎,等.急性腦梗死患者白細胞介素6、白細胞介素8、白細胞介素10、腫瘤壞死因子α的水平及意義[J].臨床薈萃,2007,22(11):790-791.
[9] 楊瑞雪,張繼東,羅瑋敏,等.益腎活血膠囊對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Hcy及ET、TNF-α、NO的影響[J].上海中醫(yī)藥雜志,2006,21(1):22-24.
[10] Yasojima K,Schwab C,McGeer EG,et al.Generation of C-reactive protein and complement components in atherosclerotic plaques[J].Am J Pathol,2001,158(3):1039-1051.
[11] 顏平,羅心平,施海明.丹參多酚酸鹽對血小板功能影響的臨床研究[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05,14(16):2092-2094.
[12] 蔣玉鳳,王秋華,劉智勤,等.丹酚酸B對缺血小鼠腦能量代謝和腦水腫的影響[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7,23(12):2300-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