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引 辛雨玲 李向華 田英利 秦 瑤 魏 寧
(河北省辛集市第二醫(yī)院耳鼻咽喉科,河北 辛集 052360)
兒童鼻竇炎發(fā)病率高?;純褐饕憩F(xiàn)為鼻塞、流黃膿涕,部分患兒伴有頭痛、頭暈。由于兒童的生理解剖特點以及表達能力差,不利于臨床醫(yī)生全面收集病情資料,加上家長對相關疾病了解不足,使患兒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病情反復發(fā)作,遷延不愈,易發(fā)展成慢性鼻竇炎。我們應用膽黃蒼花液負壓置換聯(lián)合抗生素治療兒童慢性鼻竇炎75例,并與應用0.9%氯化鈉注射液負壓置換聯(lián)合抗生素治療75例對照觀察,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09—2012-09我院耳鼻喉科門診兒童慢性鼻竇炎150例,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75例,男48例,女27例;年齡6~14歲,平均10 歲;病程3個月~2年;以鼻塞癥狀為主39例,以流黃膿為主26例,以頭痛頭暈為主7例,面部疼痛感3例。對照組75例,男46例,女29例;年齡5~15歲,平均9.5 歲;病程4個月~2.5年;以鼻塞癥狀為主39例,以流黃涕為主26例,以頭痛頭暈為主6例,面部疼痛感4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根據(jù)鼻內窺鏡檢查及鼻竇冠狀位CT掃描結果,符合《眼、耳鼻咽喉科疾病診斷標準》中慢性鼻竇炎診斷標準[1]。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鼻腔堵塞,流黃膿涕,間斷或持續(xù)性頭痛頭暈。
1.3 治療方法
1.3.1 治療組 采用膽黃蒼花液負壓置換方法聯(lián)合抗生素治療。 配置0.5%的麻黃素溶液(江蘇云陽集團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6126),噴于患兒鼻腔,以收縮鼻腔黏膜。3~5 min后協(xié)助患兒取垂頭仰臥位,肩下墊枕,鼻孔朝上。分別向兩側鼻腔滴入0.5%麻黃素溶液2~3滴,開放竇口。抽取膽黃蒼花液(藥物組成:豬膽汁膏16 g,黃芩20 g,蒼耳子10 g,金銀花30 g,野菊花12 g,鵝不食草20 g, 藿香20 g,薄荷腦9g。由本院制劑室制成水煎劑,加水3 000 mL,煎至1 000 mL。每劑煎3次,藥劑混合后過濾取上清液,分裝成250 mL,瓶裝高壓滅菌備用)15 mL,向單側鼻腔內滴入約2.5 mL,以淹沒所有竇口為宜。一般分3次滴入。操作者一手用無菌棉球按壓一側鼻腔,以封閉鼻孔,另一手持吸引器(揚州慧科電子有限公司,YB.DX-98-3型)管抽吸另一側鼻孔。抽吸時叮囑患兒配合治療,張嘴說“開”,并發(fā)出聲音。持續(xù)負壓吸引2~3 s松開再吸引,連續(xù)3~5次。同法向另一側鼻腔內注入膽黃蒼花置換液后負壓吸引。治療期間注意調節(jié)好負壓保持在24 kPa[2],并在吸引過程中調節(jié)吸引管的角度,以取得最好的吸引效果。吸引完畢保持原姿勢2 min左右后起身,盡量不要低頭,保留藥液以提高療效。治療完畢用雙掌扣式按壓雙耳,或嚼口香糖,以調節(jié)中耳的壓力。置換治療每日1次。同時口服頭孢氨芐片(華北制藥河北華民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13020526)50~100 mg/(kg·d),分3次口服。連續(xù)治療5 d,觀察療效。
1.3.2 對照組 置換溶液應用0.9%氯化鈉注射液,置換方法及口服抗生素同治療組。
1.4 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中華醫(yī)學會耳鼻咽喉科學會“慢性鼻竇炎鼻息肉臨床分型分期及內窺鏡鼻竇手術療效評定標準”(以鼻內窺鏡檢查為準)。治愈:癥狀消散,內窺鏡檢查竇口開放良好,竇腔黏膜上皮化,無膿性分泌物;好轉:癥狀明顯改善,內窺鏡檢查見竇腔黏膜部分區(qū)域水腫、肥厚,或肉芽組織形成,有少量膿性分泌物;無效:癥狀無改善,內窺鏡檢查見術腔粘連,竇口狹窄或閉鎖,息肉形成,有膿性分泌物[3]??傆行?治愈率+好轉率。
2組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2組療效比較 例(%)
與對照組比較,*P<0.05
由表1可見,2組總有效率比較經χ2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兒童慢性鼻竇炎在臨床中很常見,大多數(shù)兒童不能完整的描述病情。由于兒童鼻竇結構發(fā)育沒有完全成熟,炎癥引起的鼻腔鼻竇生理功能障礙可逆性大,加上兒童耐受創(chuàng)傷性手術的能力差,所以應該采用保守療法。
本研究采用負壓置換療法,在鼻腔黏膜收縮的前提下,使鼻腔竇口充分開放。采用負壓吸引法把鼻竇內的分泌物充分清除,加上膽黃蒼花液的局部治療作用,藥物直達病所,達到局部消炎的目的。膽黃蒼花液為純中藥制劑,方中豬膽汁膏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黃芩清熱燥濕,止血涼血;蒼耳子散風除濕,通竅止痛;金銀花清熱解毒,涼散風熱;野菊花消腫,解表,抗病毒;鵝不食草發(fā)散風寒,通鼻竅,止咳,解毒;藿香芳香化濁,可治鼻淵頭痛;薄荷腦作用于皮膚或黏膜,有清涼、止癢、消炎止痛的作用[4]。諸藥合用,具有消炎清熱、祛風散寒、通竅止痛、收斂消腫的功效。
本研究結果表明,在全身應用抗生素治療基礎上,采用膽黃蒼花液負壓置換療法治療兒童慢性鼻竇炎,方法安全,易操作,毒副作用小,兒童易于接受,適合臨床推廣應用。此外,慢性鼻竇炎患兒平時應多注意鍛煉身體,多到戶外呼吸新鮮空氣,提高自身機體的免疫力,增強體質,預防慢性鼻竇炎的發(fā)生和復發(fā)。
[1] 貝政平,舒懷,周梁,等.眼、耳鼻咽喉科疾病診斷標準[S]. 2版.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20,305-306
[2] 趙萬秋,錢火紅.外科創(chuàng)面封閉式負壓引流的應用研究現(xiàn)狀[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7,24(3):48-49.
[3] 中華醫(yī)學會耳鼻咽喉科學會.慢性鼻竇炎鼻息肉臨床分型分期及內窺鏡鼻竇手術療效評定標準[J].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1998,33(2):134.
[4] 沈丕安.中藥藥理與臨床運用[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269-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