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娟 付鳳偉 劉金林
鹽酸多奈哌齊聯(lián)合帕羅西汀對血管性癡呆合并抑郁患者血清BDNF的影響
李淑娟 付鳳偉 劉金林
目的探討鹽酸多奈哌齊聯(lián)合帕羅西汀對血管性癡呆合并抑郁患者血清BDNF的影響。方法將我院收治的血管性癡呆合并抑郁患者給予鹽酸多奈哌齊聯(lián)合帕羅西汀治療,檢測血清中BDNF的含量變化,與健康志愿者進行比較。結(jié)果經(jīng)過治療后,血管性癡呆合并抑郁患者血清中BDNF含量顯著降低(P<0.01),接近正常水平。結(jié)論鹽酸多奈哌齊聯(lián)合帕羅西汀對血管性癡呆合并抑郁患者血清BDNF含量有顯著的矯正療效,對臨床上治療血管性癡呆合并抑郁患者具有重要的意義。
鹽酸多奈哌齊;帕羅西??;血管性癡呆,抑郁;血清BDNF
血管性癡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由一系列腦血管因素(缺血或出血或急慢性缺氧性腦血管病等)導致腦組織損害引起的以認知功能障礙為特征的癡呆綜合征,為慢性進行性疾病[1]。臨床中血管性癡呆患者常伴有抑郁情緒,同時有焦慮,激越及情緒不穩(wěn)等癥狀[2]。有研究表明[3],海馬腦源性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缺乏可能與血管性抑郁有密切關(guān)系,BDNF可能參與了慢性缺血性抑郁的神經(jīng)再生調(diào)控過程,其水平的改變對血管性抑郁具有重要的意義。筆者將我院就診的VD合并抑郁患者給予鹽酸多奈哌齊聯(lián)合帕羅西汀治療,探討對患者血清中BDNF的影響,現(xiàn)將結(jié)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我院于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共收治VD合并抑郁患者62例做為治療組,男36例,女26例,年齡65~84歲,平均(74.3±4.2)歲。所有患者均符合《血管性癡呆的診斷、辨證及療效判定標準》[4]中的診斷標準,以及中國精神病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CCMD-3)對抑郁癥的診斷標準[5],抑郁自評量表(SDS)中度以上。排除標準:①存在可致癡呆的其他疾病。②患有心、肝、腎等其他臟器系統(tǒng)嚴重疾病。③有意識障礙、認知功能障礙的腦部疾病。④對膽堿類藥物過敏。⑤不愿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或不適合量表評估。同時納入57例健康志愿者作為正常對照組,其中男33例,女24例,年齡64~83歲,平均(73.7±3.8)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給予鹽酸多奈哌齊 5 mg 口服,1次/d,睡前服用;口服帕羅西汀20 mg/次,1次/d,早餐后服用。一療程為8周。期間有嚴重失眠者可短期服用鎮(zhèn)靜催眠藥,但不使用其他精神類藥物。
1.3評價標準 所有納入對象在治療前和治療一療程后,分別檢測血清中BDNF含量,觀察其含量變化規(guī)律及其與治療效果之間的關(guān)系。
BDNF含量測定:結(jié)果顯示,在治療前,與正常對照組相比較,血管性癡呆合并抑郁患者血清中BDNF含量顯著降低(P<0.01);與治療前相比較,患者治療后BDNF含量顯著升高(P<0.01);治療后與正常對照組相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結(jié)果見表1。
表1 所有對象治療前后BDNF含量變化
注:與正常對照組相比較,*P<0.01;與治療前相比較,#P<0.01。
VD老年人最常見的癡呆類型之一,發(fā)病率僅次于阿爾茨海默病(AD),可能在某些人群中超過 AD[6]?,F(xiàn)在研究表明,VD患者輕至中度認知功能障礙可能是因為腦缺血發(fā)生后引起腦內(nèi)相關(guān)區(qū)域的乙酰膽堿遞質(zhì)濃度水平下降,而腦內(nèi)局部的乙酰膽堿遞質(zhì)濃度水平與記憶、學習等認知功能有關(guān)[7]。VD合并抑郁患者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是很明確,可能是血管性癡呆后影響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5-HT)能神經(jīng)元及其傳導通路致使去甲腎上腺素和5-HT神經(jīng)遞質(zhì)下降而導致抑郁[8]。因此,應高度重視VD患者的抑郁癥狀,及時予以相應的藥物治療,對促進患者的全面康復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鹽酸多奈哌齊為特異的可逆性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于1996年被美國FDA批準為輕、中度VD的治療藥,目前是在全世界應用最廣泛的長效藥物。其作用機制為:其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乙酰膽堿酯酶具有高度的選擇性,抑制酶的活性持效時間長且沒有外周作用,能提高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乙酰膽堿(Ach)濃度從而改善認知功能[9],具有作用時間長、藥效強、安全性高等特點。帕羅西汀為一種較強的5-HT再攝取抑制劑,增強5-HT傳遞效能,進而發(fā)揮抗抑郁作用。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鹽酸多奈哌齊聯(lián)合帕羅西汀對血管性癡呆合并抑郁患者血清中BDNF含量有顯著的提高作用,使其接近于正常水平,對臨床上治療血管性癡呆合并抑郁有很好的借鑒作用,對患者其他方面的影響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1] 陳俊拋, 林煜, 徐賓編. 癡呆治療學. 人民軍醫(yī)出版社, 2002:63-65.
[2] 陳怡. 帕羅西汀治療血管性癡呆伴焦慮抑郁臨床觀察. 現(xiàn)代醫(yī)院, 2008,8 (9):64.
[3] Russo-Neustadt AA, Chen MJ.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and antidepressant activity. Curt Pharm Des, 2005, 11(3):1495-1510.
[4] 田金洲. 血管性癡呆的診斷、辨證及療效判定標準.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00, 23(5):16.
[5] 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科分會. CCMD-3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 濟南:山東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 2001:118.
[6] 李春娟, 徐慶迎, 陳玉輝. 鹽酸多奈哌齊治療76例血管性癡呆臨床療效觀察. 中國民康醫(yī)學, 2012, 24(9):1081-1082.
[7] 郝文莉. 鹽酸多奈哌齊治療血管性癡呆33例臨床療效觀察.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10, 4(8):125-126.
[8] 嚴斌, 周國慶. 心理干預聯(lián)合藥物治療血管性癡呆伴發(fā)抑郁臨床分析. 山西醫(yī)藥雜志, 2012, 41(7):698-700.
[9] 王益旺. 鹽酸多奈哌齊治療血管性癡呆的療效觀察. 廣東醫(yī)學院學報, 2010,28(5):538-539.
253800 河北省故城縣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