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俠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外來務工子女已成為學校學生組成的主要一部分。因此,對于外來務工子女的思想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學校不可忽略的重要課題。不可否認,他們雖然有優(yōu)點,但也存在著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點: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在品德上,學習習慣上,生活習慣上也存在著較多的問題。鑒于此,我校對外來務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采取了以下策略:
一、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學校是學生受教育的陣地,也是為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場所。
1. 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優(yōu)美、人身安全、學習舒適的物質環(huán)境。學校要通過開展各種藝術、文化、體育、科技和學習名人等活動,提高學生興趣,活躍學生身心,達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師生關系的目的,改善學生心理環(huán)境。賞心悅目的生活環(huán)境會給人帶來愉悅的心情,在四季如春的校園里,在干凈整潔的教室里,學生會精神飽滿地投入到學習狀態(tài)中。好的環(huán)境會給人帶來好的心情,心情又影響著精神狀態(tài),因此學校一定要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優(yōu)美、安全、舒適的物質環(huán)境。
2. 創(chuàng)設平等和諧的精神環(huán)境。記得蒙臺梭利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教師不僅是一個教師,還是一個心理學家,因為他要指導兒童的生活和心靈?!彼哉f,教師不但要向孩子們傳授知識,傳道授業(yè)解惑者,還要塑造他們美好的心靈。學校不但要為孩子們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還要有過硬的精神環(huán)境。教師要用自己在學生心中的高大形象,崇高的品德以及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用自己的言行、崇高的思想境界給小學生以積極的感染,用自己無私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學生。教師不能歧視外來務工子女的學生,要一視同仁,為他們搭建一個平等的學習平臺,為他們創(chuàng)設一個平等和諧的精神環(huán)境。
二、加強家校、師生、生生之間的溝通
1. 個體引導,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撐起一片藍天。班主任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在課余時間多和這些孩子談談心,談談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未來,讓他們對未來的生活有著美好的憧憬,并從心理上開導他們,向他們推薦一些名著,從中汲取知識的營養(yǎng),扭轉自己的思想。在生活上也要多幫助他們,為他們買一些衣物,為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他們感受到學校這個大家庭的溫暖。老師還要在學習上輔導他們,由于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多數(shù)來自農(nóng)村,基礎較差,成績都不太好,因此老師要耐心地給與指導,使他們的學習成績快速的提高上來,以免他們產(chǎn)生厭學的心理,在行為上正確引導他們,使他們真切地感受到學校就像個大家庭,讓他們感受到溫暖,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就是主人。作為教師的我們,有責任有義務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片心靈的沃土,開拓一片蔚藍的天空。
2. 鼓勵全班學生,共同塑造美好的心靈港灣。外來打工子女的孩子,自卑感嚴重,而且還缺乏自信心,他們是弱勢群體,作為教師的我們,要鼓勵班級的所有孩子多多關心他們,多給他們一點愛,互相關心,互相幫助,讓他們在心理上感受到溫暖,讓外來打工子女的孩子們充滿陽光,充滿朝氣。讓我們共同為他們打造美好的心靈港灣,讓他們快樂健康的成長。
作為教師的我們應多開展一些集體活動,如開班會,辯論賽、知識競賽,才藝展示大比拼等,這樣能充實他們的業(yè)余生活,通過集體活動的溝通與交流,增進了學生之間的了解,加深了他們的感情,從而打開了外來務工子女的心扉,這樣不但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更重要的是減輕了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孤獨感。由于農(nóng)村外來務工家庭的特殊情況,家長從事的工作都是社會上最臟最累的工作,掙得少,工作的時間還長,家長下班的時候孩子都已經(jīng)入睡了,因此孩子的作業(yè)家長沒有時間指導。這樣,老師要多與孩子溝通作業(yè)情況,當孩子遇到困難時,作為教師的我們要真誠以待,耐心地給與指導和幫助。為全班學生建立一個校訊通,當遇到難題時,可以隨時電話溝通,找到最合適的解決辦法。
總之,心理健康對人的一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在我們現(xiàn)在的社會上是一個不可輕視的群體。為學生開啟智慧之門的老師們應該為這些特殊學生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心理健康教育,給這些“流動的花朵”的心靈帶來健康成長的“一束陽光”,只有這樣,才能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使他們熱愛學習、熱愛生活,真誠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