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翠
一、如何培養(yǎng)幼兒自理能力
我現(xiàn)在在帶小班,班上的孩子都不會自己穿、脫衣服,戶外活動、午睡等一系列的活動都需要老師代勞。這樣,浪費了老師的時間,也養(yǎng)成了孩子們依賴老師的個性。到底該怎么做才能使幼兒又快又自愿學會這個基本技能呢?如,我試著和孩子的家長溝通,并且在園里組織穿衣服比賽,把穿衣服當做一堂課,配上音樂,慢慢教步驟?,F(xiàn)在,每天我們班上都會有音樂律動,而穿衣步驟,是必須的。雖然現(xiàn)在班上的孩子穿脫衣服還是不太熟練,但是比以前好多了。我們還可以請大一點的孩子來班上表演穿脫衣服,這樣可以激發(fā)幼兒對此活動的興趣,又促進了孩子們之間的感情。
自理能力在我看來不光是指幼兒在生活中的小事,也有孩子在各種情況下的不依賴。孩子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做。
二、如何進行課堂教學
幼兒園現(xiàn)在的理念就是不能小學化,和全日制的教學要有一定的區(qū)別。要讓孩子們在園快樂的學習。小朋友和青少年有著很大的區(qū)別,他們好奇、好問、好想、好動。當然,這給教師增添了一定程度的“麻煩”。在教學工作中針對不同的孩子要用不同的方法。但是,當全班幼兒一起上課時,會有怎樣的困難呢?
如,在教學活動中,音樂活動是最難的。我們音樂活動一般的授課過程是先學歌詞——教師帶唱——幼兒跟唱——熟悉后幼兒獨唱??墒菍τ谶@樣的教學過程,我們班上的孩子根本不感興趣,而且每次上音樂課都是常規(guī)最差的時候,大部分孩子都是自己玩自己的。我思來想去,這樣的教學方法不行,可是要怎樣才能使孩子對音樂有興趣呢?于是,我給每首歌都配上相應的動作,邊跳邊唱。而且,針對每首歌,把重點的歌詞剔出來,給幼兒做重點講述。比如,我愛我的幼兒園。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幼兒園還是挺新鮮的一個地方,我就會提問“你們現(xiàn)在是在哪???幼兒園好玩嗎?你們愛幼兒園嗎?好,我們現(xiàn)在來和老師一起說:我愛我的幼兒園。我們都很喜歡幼兒園,那現(xiàn)在我們把這句歌詞套上音調(diào),把它唱出來。”如果歌詞中包含著動物、花草之類的,就更簡單了,讓小朋友有個想象的空間,有互動的環(huán)節(jié),這樣的音樂活動將不再單調(diào)。
每個班都有那么幾個軟硬不吃的孩子,你在上面上課,他就在下面玩自己的。我們班也是,雖然每次都點名,有時候批評,有時候勸說,有一點點進步就表揚,但他們還是很不聽話。怎么辦呢?這就需要教師在上課的時候特別注意這些孩子了,是不是提個問題或者請他讀些什么,不能讓孩子們沉浸到自己的世界去。要把孩子的眼光全部吸引到自己這里來。能把全班的孩子都互動起來這是很不容易的。
幼兒老師上課無論是語氣、教態(tài)、教具、方式都要比其他老師生動活潑,是整個一天活動的引導者。所以,課堂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一般的家長都很重視自己孩子在幼兒園所學到的東西,如果老師的課堂教育做得好,孩子肯定學到更多的知識。
三、如何與幼兒進行情感溝通
幼兒教育特殊的一面也體現(xiàn)在和孩子們的情感溝通上面,孩子們?nèi)雸@后,呆在幼兒園的時間比呆在家里的時間還長。很多家長都說,孩子比起自己的話更聽老師的話。教師在園對孩子的一句話、一個表揚都會使孩子有不同的反響。像我們班一男孩子,我只要說一句不喜歡他了,他馬上就能大哭出來,而我馬上說我喜歡你喜歡你,他又能止住。所以,我們對孩子應該像媽媽一樣細致、耐心。
孩子都是相當敏感的,知道老師一舉一動的意義。我經(jīng)常會抱一個男孩子,另一個男孩子看見了,就問我“老師,你為什么只抱他啊?你是不是只喜歡他?。俊痹隗@嘆孩子早熟的同時,我也感受到孩子對老師愛的渴望。幼兒園是孩子的另一個家,我們就是孩子的另一個媽媽。雖然媽媽不光要愛他們,還要嚴格的管他們。與幼兒情感上面的溝通確實是非常重要的。像我們班上,都是那么一點點大的孩子,有次一個孩子回家說老師打了他,還是拿衣架打的,后來我和家長解釋清楚后問小朋友:老師到底有沒有打小朋友?。拷Y(jié)果我們班上大多數(shù)孩子都說打了。當然,這是剛進幼兒園一個月是發(fā)生的事。也許,你的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會讓幼兒誤會。
由此,我知道了與幼兒溝通的重要性。平時我都會抽出一部分時間和孩子們聊天,關于孩子本身的也好,關于自己爸爸媽媽的也好,只要是孩子感興趣的事,只要能和孩子有共鳴。這樣孩子和教師之間的隔閡就會少很多。
四、如何教幼兒面對挫折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既有愉快的創(chuàng)造,也會遇到各種挫折。如果在幼年就能受到積極的挫折教育,那孩子長大后遇到困境就會自己整理挫折。小班經(jīng)常會遇見尿床的的現(xiàn)象,這對老師來說可能是小事,可如果引導不當,對孩子是一個相當大的打擊。班上有膽子比較小的孩子,有次尿床了,被子濕了,褲子也濕了,她不敢和老師說,就一個人坐在那,也不說話。我開始以為只是睡醒了,后來才發(fā)現(xiàn)不對勁,我坐到她旁邊,伸手摸了一下,然后笑瞇瞇地看著她:“沒關系的,老師會收拾,但是下次一定要和老師說好不好?”孩子雖然怕,但是還是答應了。無論是快樂、失望,還是痛苦,都要讓孩子自己去體驗、去經(jīng)歷。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會做錯事、說錯話,那不要緊,我們要告訴他們,人在小時候總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錯誤,就是那些有名的科學家小時候也常犯錯誤,他們也會遭遇失敗、挫折,如愛迪生、愛因斯坦……重要的是在遇到困難、失敗的時候要自己想辦法解決。這樣才能使孩子有足夠的能力去面對未來各種各樣的挑戰(zhàn),去適應日新月異的時代的變遷。
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各種情景來“考驗”幼兒。在游戲中設置各種人為的障礙,讓幼兒自己解決。如自己取某樣東西,解決和小朋友的矛盾等等。在各種活動當中,引導幼兒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等等。另外,教師和家長也要以身作則,以自己的行動為孩子樹立榜樣,教育孩子勇于面對困難,面對挑戰(zhàn)。
孩子在遇到困難和失敗時,往往會產(chǎn)生消極情緒,表現(xiàn)出畏縮、退卻、逃避等行為。因此,作為我們就應該在平時有意識的設計一些有一定難度的,跳一跳就夠得到的任務,讓孩子去完成。在孩子遇到困難退卻、逃避的時候可以有一些批評,以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不是因為不忍心、舍不得孩子受委屈,就不愿意對孩子的行為作出正確的評價。當然,在孩子承受挫折的時候,我們還是需要給孩子適當?shù)墓膭?,給他們面對挫折的勇氣。幼兒個體素質(zhì)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有些家長望子成龍心切,給孩子提出過高的要求,人為地設置陷阱,使孩子在壓力面前產(chǎn)生強烈的挫折感。如果孩子經(jīng)常遭受這樣的挫折,孩子就會產(chǎn)生“無能”的感覺,感到事事失敗而喪失自信心。在實施挫折教育時,一定要把握好“度”,注意孩子在發(fā)展過程中,沒有挫折不行,挫折過多過大也不行。教育的作用在于引導孩子正視挫折,在遭受挫折時保持心理平衡,想辦法戰(zhàn)勝挫折,使身心得到健康發(fā)展。教師應根據(jù)班上孩子的不同情況,和家長制定詳細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