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偉 米光明 朱召儒 申 洋 楊紅茹 李建芬
1.河北省保定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北保定 071000;2.河北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河北保定 071000
世界衛(wèi)生組織將飲酒列為全球范圍的主要公共衛(wèi)生問題[1]。有害使用酒精損害人類健康和社會發(fā)展,目前已成為世界上導致早亡和殘疾的第三大風險因素[2-3]。在我國,隨著社會經濟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的產量及消費量呈逐年上升趨勢,同時,有害飲酒帶來的相關健康及社會問題已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河北省是農業(yè)大省,農村居民普遍有飲酒習俗,既往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該省農村成年居民飲酒率高達38.9%[4]。目前,國內對農村居民的飲酒行為特征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尚較為缺乏。為了解河北省農村居民飲酒行為特征,課題組對河北省農村居民進行了飲酒行為流行現狀調查,旨在為開展農村地區(qū)控制有害飲酒行為的綜合干預提供科學依據。
河北省農村地區(qū)18周歲以上常住居民,抽樣標準:①在過去1年內在調查點居住時間累計超過6個月;②在接受調查時自行承認在1年內曾飲酒的人員。
1.2.1 抽樣方法 采用多階段整群隨機抽樣,按照地理分布狀況,選擇地處山區(qū)的保定市唐縣、易縣和平原地區(qū)的邢臺市廣宗縣、新河縣作為抽樣地點;依交通便利和當地人員的支持情況,每個縣各抽取1個鄉(xiāng)鎮(zhèn),每個鄉(xiāng)鎮(zhèn)各抽取2個村;每個村隨機抽取符合調查標準的居民150人作為調查對象。
1.2.2 調查方法 采用課題統(tǒng)一設計的調查問卷,對調查對象進行面對面的問卷調查,內容包括個人的基本情況、飲酒行為狀況、飲酒后的不良行為反應等。調查表由經統(tǒng)一培訓的調查員發(fā)放,調查對象當場填寫,文盲及識字困難者由調查員詢問填寫,當場收回。
1.3.1 飲酒率 飲酒率=調查對象中1年內至少飲過1次酒者占調查對象總數的百分比[5]。
1.3.2 安全飲酒量與有害飲酒率 采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版)》建議的安全飲酒量:成年男性每日酒精攝入量不超過25 g,折合每日飲用葡萄酒≤3兩,或啤酒≤1瓶,或高度白酒(≥42°)≤1兩;女性減半量[6]。有害飲酒率=每日飲酒量超過安全飲酒量者占被調查飲酒者總數的百分比。
1.3.3 飲酒后不良行為反應 指飲酒后出現與他人沖突、家庭暴力、疏遠親友、耽誤事情等行為表現。不良行為反應率=飲酒后出現不良行為反應人數占飲酒總人數的百分比。
采用Epi Data 3.2軟件建立數據庫,用雙錄入法進行數據錄入,使用SPSS 16.0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共調查1200人,問卷回收率為100%;有效問卷1088份,有效率為 97.3%;其中,男 893人(82.1%),女 195人(17.9%);居住山區(qū) 537人(49.4%),平原 551人(50.6%);調查對象平均年齡(45.89±14.94)歲,其中,18~<36 歲 305 人(28.0%),36~<60 歲 574 人(52.8%),≥60 歲 209 人(19.2%);文化程度分布:小學及以下350人(32.2%),初中 492人(45.2%),高中及以上 246人(22.6%)。
在1088例調查對象中,飲酒率100%,全部符合入選要求。
2.2.1 飲酒頻率 調查結果顯示,近1個月飲過酒者為913人(83.9%);每天飲酒者 341人(31.3%),飲酒頻率≥3次/周者501人(46.0%)。對飲酒≥3次/周者進行人群分析:男454人(50.8%),女 47人(24.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6.055,P < 0.01);山區(qū)居民 284人(52.9%),平原 217 人(39.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9.960,P < 0.01);不同年齡組中,18~<36歲為 103人(33.7%),36~<60歲 276人(48.1%),≥60歲 122人(58.4%),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2.243,P < 0.01);不同文化程度人群中,小學及以下 187人(53.4%);初中 212人(43.1%);高中以及上 102人(41.5%),不同文化程度人群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1.489,P < 0.01)。
2.2.2 飲酒類型 1088名調查對象中,喝商業(yè)白酒的人數為927人(61.5%),自釀白酒 332人(22.0%),啤酒 184人(12.2%),葡萄酒64人(4.3%)。飲酒類型在不同性別、年齡、居住地區(qū)和文化程度人群中分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2.2.3 飲酒度數 1088名調查對象中,喝高度白酒為347人(31.9%),其中男305人(87.9%)。調查對象的飲酒度數在不同性別和文化程度人群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不同年齡和地區(qū)人群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見表2。
表1 不同人群飲酒類型分析[n(%)]
表2 不同人群飲酒度數分析[n(%)]
1088名飲酒者中,每日飲酒量超過安全飲酒量者為840人,有害飲酒率為77.2%。有害飲酒率在不同性別、年齡、地區(qū)、文化程度人群間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3。
表3 不同人群的有害飲酒行為分析
1088名調查對象中,飲酒后出現不良行為反應者為696人(64.0%)。在出現不良行為反應的人中,有害飲酒者為662人,不良行為反應率為78.8%,與非有害飲酒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52.066,P < 0.01)。 見表4。
表4 飲酒后的不良行為反應分析[n(%)]
我國農村居民占總人口的60%,其健康狀況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整體人口素質。受社會經濟、文化習俗、行為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響,飲酒行為在我國農村居民中普遍存在[7]。本研究結果顯示,河北省農村居民中飲酒頻率≥3次/周的男性占50.8%,女性占24.1%,高于國內其他研究[8-9]。男性飲酒者大部分為長期、經常飲酒,且大多數飲高度白酒;飲酒頻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隨文化程度的上升而降低,山區(qū)高于平原。人群有害飲酒率為77.2%,男性明顯高于女性,平原高于山區(qū),且隨年齡的增加而降低,隨文化程度的上升而上升,這一行為特征可能與該人群有較多社會應酬、聚會有關。研究結果還顯示,農村居民飲用的酒類以白酒、啤酒為主,白酒和啤酒的單次平均飲酒量均超過《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的安全飲酒范圍[6]。這些都說明了河北省農村居民飲酒行為普遍,飲酒頻率高,有害飲酒行為流行嚴重。值得關注的是,調查對象中有22%的人飲用非商業(yè)白酒,其飲用率呈現男性多于女性,山區(qū)高于平原,隨年齡的增加而增加,隨文化程度的上升而降低的行為特征。究其原因,可能與當地經濟水平、文化習俗、有害飲酒的宣傳教育以及控制酒精使用的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方面尚未到位有關。
國外多種薈萃分析證實,酒精給人類軀體、精神和社會帶來極嚴重的危害,人體沒有任何器官系統(tǒng)可免于酒精的損害,長期大量飲酒可導致多種疾病[10]。相關研究表明,較高的酒駕率與較高的飲酒頻率密不可分,極易導致交通事故的發(fā)生[5],給本人以及親戚朋友造成巨大的身心傷害。本研究結果顯示,有害飲酒后更容易導致與他人發(fā)生沖突、家庭暴力、疏遠親人等不良行為,有害飲酒者的不良行為反應率遠遠大于安全飲酒者的酒后不良行為反應率,二者之間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說明有害飲酒會對人們的身心健康、家庭和睦、社會和諧帶來嚴重的不良影響。
隨著農村經濟水平提高和社會文化環(huán)境的變化,農村居民的飲酒人數不斷增加,有害飲酒帶來的健康及社會問題將會日漸突出。建議相關部門采取現代健康促進理念,綜合運用衛(wèi)生、人文、法律等手段,加大社會宣傳教育力度;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訂針對農村居民有害飲酒行為干預的政策和措施,倡導文明安全飲酒,以有效減少有害飲酒帶來的疾病和健康危害。
志謝:衷心感謝美國內布拉斯加州酒精與藥物濫用防治中心、美國內布拉斯加Buffalo Beach公司、美國內布拉斯加林肯大學教育心理系教授伊恩·紐曼博士為本研究提供的資助和支持。
[1]Walsh B,Grant M.Public health implications of alcohol production and trade[R].Geneva: WHO,1985.
[2]世界衛(wèi)生組織.全球健康風險:由部分選定的主要風險因素導致的死亡率和疾病負擔[R].日內瓦:世界衛(wèi)生組織,2009.
[3]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lobal Strategy to Reduce Harmful Use of Alcohol[R].Geneva:WHO,2009:1-10.
[4]王麗娜,栗華,曹麗,等.河北省成年居民飲酒與高血壓的流行病學調查[J].現代醫(yī)學,2007,35(1):43-45.
[5]申洋,米光明,金天星,等.河北省農村居民酒后駕駛行為調查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12,28(12):1022-1025.
[6]中國營養(yǎng)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M].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2008:93.
[7]張博,申洋,朱召儒,等.我國農村居民飲酒行為及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3,3(4):27-29.
[8]楊續(xù)兵,劉曉強,王德斌,等.江蘇省城鄉(xiāng)居民飲酒頻率流行趨勢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1,15(6):503-506.
[9]周旭輝,蘇中華,鄧慧瓊,等.湖南省四地區(qū)農村居民飲酒行為調查[J].中華藥物依賴性雜志,2006,15(4):303-308.
[10]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A summary of global status report on alcohol[R].Geneva:WHO,2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