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路
“我要飛得更高……”這句歌詞正好能表達我的意思。因為快樂,所以我要飛。因為學生能快樂閱讀,所以我高興。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明確課程標準,深知語文教學的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孩子語文素養(yǎng)。簡而言之,要讓孩子喜歡語文,喜歡閱讀。
一、想法調(diào)動孩子閱讀的興趣
孩子是課外閱讀培養(yǎng)的主體,要想讓孩子養(yǎng)成課外閱讀的習慣,就要想辦法調(diào)動孩子讀書的興趣。剛開始我會引導孩子們喜歡上閱讀。早讀課我都會給孩子讀一篇故事情節(jié)生動的小故事,孩子們在傾聽時要布置任務:如你聽到了什么?或讀到半途先讓學生猜一猜故事結(jié)尾,然后再讓他們聽,看自己猜的結(jié)果與書上的是否一致。這樣孩子們的興趣就高漲了。比一次次的強調(diào)讀書有什么好處的效果好得多。漸漸地學生喜歡上了閱讀,會不自覺地愛上閱讀,時常會看到書包里有一兩本課外書,此時,我會選其中的好故事讀給同學聽,這樣學生不但覺得讀書好,特別是買書的孩子也會特別自豪。時間久了,孩子們都愿意接近閱讀,走進書的世界了。后來,我上語文課都會讓孩子們用兩分鐘的時間來講一講自己看到的故事。同時還利用時間為孩子們專門策劃一堂講故事比賽或讀書比賽。讓這扇閱讀的大門永遠為他們敞開著。
二、為孩子創(chuàng)設良好的讀書氛圍
讀書學習的環(huán)境是特別重要的,因此,在家里,我要求家長在孩子讀書的時候把電視的聲音調(diào)小些,為孩子創(chuàng)設安靜的讀書氛圍。還鼓勵家長和孩子一起讀書。教師在班內(nèi)創(chuàng)設“圖書角”,保證學生的“書源”,然后每周定點定時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閱讀時,教師還可以配上一些優(yōu)美抒情的音樂作為背景,從而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久而久之,孩子的閱讀習慣會越來越好。感受到讀書的快樂。
三、不斷實踐掌握閱讀方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還要講方法。陶行知先生說:“不是要先生拿現(xiàn)成的解決辦法來傳授給學生,而且要指導學生以最短的時間去找到這種辦法,并利用這種辦法找到別的方法,解決別的問題?!币虼?,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在反復訓練的過程中獲取新知、掌握閱讀方法尤為重要。
1.批注法
古人有“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說法,老師要非常關注兒童閱讀批注習慣的養(yǎng)成。強調(diào)學生閱讀時必須動筆做記號,以起到突出重點、提綱挈領、促進思維深入、彌補記憶不足等作用。如對低年級學生,就引導孩子用“心情符號”來標,笑臉與哭臉。中高年級就引導孩子用語言來做批注以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理解,這樣既是深化閱讀,提高見識,也是訓練寫作的好方法。
2.摘錄法
指導學生在讀書時,及時把看到的好詞佳句、精彩片段摘錄在采蜜本上,并看看它們出現(xiàn)在怎樣的語言環(huán)境中,以便自己在今后的語言實踐中也加以運用。
3.理解法
“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蔽恼率怯梢粋€個字匯合而成的,只有將字詞疏理通了,才能理解課文。指導學生閱讀時,理解詞語可采用查閱聯(lián)系法;通過查閱字典或詞典,再聯(lián)系文章特定的語境,選擇恰當?shù)牧x項,直接了解字義。如在《索溪峪的“野”》一文中有這樣一句話:“這種美,是一種隨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或直插云天,或橫攔綠水。旁逸斜出,崛起巍巍“斜山”;相對相依,宛如“熱戀情人”;亭亭玉立,則好似“窈窕沾淑女”。換詞比較“宛如”與“好像,似乎”等,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體會到“宛如”用得準確、傳神,真正體會到索溪峪山的野。
4.讀后思考法
文中有把最使你感動的地方畫下來,如有感想就在旁邊簡單寫一寫。因此,可以指導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畫出文章中最令人感動的地方,融入自己的理解,初步學會用簡潔的文字給課文加批注,培養(yǎng)思維能力。此外,在課文中遇到“中心句”“過渡句”“總結(jié)句”“比喻句”以及含義深刻的句子,都可以加上恰當?shù)呐?,談談自己的理解、體會。教學《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第二課時,課前布置學生一邊讀書一邊在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或詞語旁寫上自己的體會,上課時,同桌互相交流,最后進行全班交流,孩子們讀書很認真,每個人都拿筆寫下了自己的讀書感悟。
四、持之以恒形成閱讀習慣
教育家葉圣陶曾多次論述養(yǎng)成習慣的重要性。“語文方面的許多項目都要經(jīng)過不斷練習,鍥而不舍,養(yǎng)成習慣,才能變成他們自己的東西。”可見,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方法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因此,不能流于形式,更不能隨時中斷,老師要精心設計,對每次閱讀情況教師要認真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督促學生養(yǎng)成閱讀的良好習慣。只有長期堅持,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才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總之,在閱讀這塊有待開發(fā)的神圣領地里,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積累和摸索,讓我們把人類精神上的食糧帶給我們的孩子們,讓他們都能找到課外閱讀的樂趣,在快樂中閱讀,在閱讀中快樂飛翔吧!
(作者單位 重慶市武隆縣第二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