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祥科
(三鋼集團閩光棒材廠)
福建三鋼閩光股份有限公司棒材廠1994年投產(chǎn),設(shè)計產(chǎn)能為24萬t/年。經(jīng)過技改2007年達103萬t/年。隨著Ф16 mm~Ф20 mm兩切分及穿水冷卻工藝的應(yīng)用,原冷床裙板已嚴重制約軋線生產(chǎn)能力的發(fā)揮,須對冷床裙板傳動及控制進行改造。
冷床裙板的作用是將成品倍尺分離、制動并拋到冷床齒條上進行冷卻。通過油缸驅(qū)動連桿帶動裙板進行升降,使裙板做循環(huán)動作:由高位降至低位、低位升至中位、中位升至高位。
由于軋制速度快軋帶在傳動輥道上跳動嚴重,在裙板處于高位時,第一根鋼仍時不時會從輥道跳出裙板直接滑入齒形板,造成冷床亂鋼。經(jīng)分析為裙板高度不夠,即由于油缸行程相對不足造成裙板高位的高度不夠。原裙板角度20°,在軋制兩切分時第二根鋼較慢滑入齒形板影響生產(chǎn)節(jié)奏(如圖1所示)。
圖1 冷床裙板裝置橫截面示意圖
整條裙板是由10根液壓缸同時驅(qū)動同步長軸,當任一電磁換向閥不能正常工作時,對應(yīng)油缸將成為反向負載使長軸出現(xiàn)卡阻點,導致裙板高低不一造成亂鋼、掛鋼、竄鋼(如圖2所示)。
圖2 改造前的控制閥組
裙板動作沖擊大上、下銷軸易磨損甚至折斷,缸的支撐座易被撕裂,長軸支撐座內(nèi)銅瓦磨損、長軸支撐座撕裂下沉等都會導致裙板高低起伏,引起裙板動作不同步。
輸入輥道表面硬度不夠,輥子在很短時間內(nèi)磨損凹槽較深,造成軋帶滑到裙板上太慢甚至滑不下來,引起掛鋼亂鋼事故。
將油缸行程由100 mm增至120 mm,使裙板高位高于輥道面110 mm(增加了25 mm),確保高位時第一根鋼在輥道上無法跳出;裙板角度由20°改為35°,確保鋼快速滑入齒形板。因油缸行程增加,原液壓系統(tǒng)流量已相對不足,須重新設(shè)計。具體計算如下:
1)系統(tǒng)壓力計算。裙板角度增大重量增加、裙板動作摩擦力增大,需重新確定液壓系統(tǒng)工作壓力,以確保裙板動作安全、可靠。裙板受力分析如圖3所示。
圖3 裙板受力分析
油缸輸出總液壓力計算(連桿總重量G1、裙板總重量G2、最大軋帶重量G3計算從略):
式中:Fy——油缸輸出總液壓力(Fy=221900 N);
L1——油缸與長軸形成的力臂;
β——油缸與撥叉形成的夾角;
G1——連桿總重量;
L2——裙板連桿與長軸形成的力臂;
L3——連桿的長度;
α——裙板與垂直線的夾角;
G2——裙板總重量;
G3——最大軋帶重量;
Fm——裙板動摩擦力;
L4——軋帶到連桿的距離。
油缸頂升腔壓力:
式中:A1——油缸無桿腔面積;
p2——油缸回油腔壓力;
A2——油缸有桿腔面積;
ηcm——機械效率(取0.9)。
泵出口壓力:
式中:p1——油缸頂升腔壓力;
Δp——總壓力損失油取0.6 MPa缸回油腔壓力;
Δpe——壓力繼電器壓差,取 0.5 MPa[1]。
2)泵與蓄能器的流量計算(油缸所需總流量qg、單泵流量qb從略):
蓄能器提供的流量:
式中:K——泄漏系數(shù)(取1.3);
qg——油缸所需總流量;
ηp——葉片泵總效率(取 0.6)[2];
qb——單泵流量。
所需蓄能器容積:
式中:P0——蓄能器充氮壓力(取 6.5 MPa);
P1——系統(tǒng)最低工作壓力(取10.5 MPa);
P2——系統(tǒng)最高工作壓力(取11.5 MPa);
n——多變指數(shù)(取 1.25)[3]。
所需蓄能器個數(shù)(6個,考慮蓄能器皮囊損壞仍能滿足生產(chǎn)需要,特意多增2個):
40 L/個 ×6個 =240 L>135 L
通過以上計算,得出:液壓系統(tǒng)工作最小設(shè)定壓力≥9.45 MPa;將油泵PFE-41056/1DV由一用一備改為兩用一備;蓄能器NXQ1-F40/31.5由原來的兩個,增至六個。
3)校核控制閥架元件的選型。原電磁換向閥與疊加式單向節(jié)流閥能滿足改造后的油缸通油能力,具體對照見表 1[4]。
表1 控制元件選型表
給每組閥增加一個溢流閥與單向閥(如圖4所示),個別支路出現(xiàn)故障不影響生產(chǎn)。當任一電磁換向閥不能正常工作時,靠相鄰兩個支路油缸帶著該故障支路油缸動作,溢流閥與單向閥此時分別起超壓卸荷與負壓補油作用。同時可通過查找超系統(tǒng)壓力的壓力表,確定不正常的支路并留待計劃停機再處理。
圖4 改造后的控制閥組
讓高、低位對射光電管提前檢測到,利用支路換向閥閥芯回中位的節(jié)流過程,使油缸減速沖到位。將油缸安裝孔由Φ31.5 mm擴至Φ40 mm,上銷改為Φ32 mm的階梯銷,銷軸與油缸通過軸套裝配;下銷Φ30 mm改為Φ35 mm以增加其強度,同時加長上、下銷配合長度以降低接觸應(yīng)力,并將下銷加工成階梯狀便于裝卸。
原輥子材料為65Mn熱處理,在鋼接觸到的輥面上加工出整圈凹槽并鑲焊上耐磨體?;谠撦仒O長的壽命,每間隔1個耐磨輥布置1個普通輥,既利用原有備件又降低改造費用。
解決了長期困擾棒材廠的冷床掛鋼、亂鋼、竄鋼問題,為軋線提速創(chuàng)高產(chǎn)提供設(shè)備保障。大幅降低了設(shè)備故障停機時間,節(jié)約了大量檢修人工與備件費用。改造效果見表2。
表2 冷床裙板改造前后效果比較
[1] 成大先.機械設(shè)計手冊.第五版.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0:21-33.
[2] 徐灝.機械設(shè)計手冊.第5卷.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2:37-106.
[3] 雷天覺.新編液壓工程手冊.下冊.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1998:1774.
[4] 成大先.機械設(shè)計手冊.第五版.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0:2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