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
在農村中學數學教學中,隨著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在地處偏遠、條件落后的農村初中學校中,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了一部分后進生,嚴重影響了學校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后進生也時刻牽掛在每一個數學老師心中,后進生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探索其形成原因,針對成因對癥下藥,因而對他們采取什么樣的方法和技巧去做好轉化工作,是當代教師長期探索和研究的.
一、造成數學后進生的原因
1.被動學習.許多同學隨著學習任務的增加,難度增大,內容增多,有很強的依賴心理,跟隨老師運轉,沒有掌握學習主動權.主要表現(xiàn)為不定計劃,坐等上課,課前沒有預習,對老師要上課的內容不了解,上課忙于記筆記,甚至回避.
2.學不得法.老師上課一般都會講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剖析概念的內涵,分析重點難點,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學上課沒能專心聽課,對要點沒聽到或聽不全,筆記記了一大本,問題也有一大堆,課后又不能及時鞏固、總結、尋找知識間的聯(lián)系,只是趕做作業(yè),亂套題型,對概念、法則、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機械模仿,死記硬背.結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不重視基礎.一些“自我感覺良好”的同學,常輕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學習與訓練,經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認真演算書寫,但對難題很感興趣,好高鶩遠.到正規(guī)作業(yè)或考試中不是演算出錯就是中途卡住.
4.家庭教育的失當.有些家庭由于經濟條件較好,對子女實行無原則的溺愛,使子女不懂得尊重他人,唯我獨尊,一旦犯了錯誤還能得到家人的袒護;有的家庭父母文化素養(yǎng)低,行為不檢,家庭不和睦,動不動便對子女打罵、懲罰,造成子女抵觸對抗;有的家庭在教育子女時多用物質刺激,金錢引誘,極少關心子女的成長,發(fā)現(xiàn)子女出現(xiàn)問題,把責任推卸給學校,甚至不愿意與學校配合教育.
二、數學后進生轉化的有效策略
1.培養(yǎng)學生自覺學習的良好習慣,傳授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他們的解題能力.大部分后進生學習被動,依賴性強.往往對數學概念、公式、定理、法則死記硬背,不愿動腦筋,一遇到問題就問老師,甚至扔在一邊不管;教師在解答問題時,也要注意啟發(fā)式教學方式的應用,逐步讓他們自己動腦,引導他們分析問題,解答問題.不要給他們現(xiàn)成答案,要隨時糾正他們在分析解答中出現(xiàn)的錯誤,逐步培養(yǎng)他們獨立完成作業(yè)的習慣.
因此,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時,要注意難易程度,要注意加強對后進生的輔導、轉化,督促他們認真完成布置的作業(yè).對作業(yè)做得較好或作業(yè)有所進步的后進生,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教師要注意克服急躁冒進的情緒,如對后進生加大、加重作業(yè)量的做法.對待后進生,要放低要求,采取循序漸進的原則,諄諄誘導的方法,從起點開始,耐心地輔導他們一點一滴地補習功課,讓他們逐步提高.
2.注意培養(yǎng)后進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學習成績的不理想,老師的批評,同學們的嘲笑和排斥……這些“后進生”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中遭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這些失敗的打擊幾乎摧毀了他們那脆弱的心靈,嚴重地損傷了“后進生”的自尊心,使他們對學習產生了恐懼,又由怕學發(fā)展到厭學,這是他們在學習上屢次失敗的主要心理因素.因此,設法彌補他們的心靈創(chuàng)傷,幫助他們重建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讓他們搞好學習的前提.
在教學過程中,要自始至終對“后進生”給予熱情的關注,讓他們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重視,拉近師生關系,增加師生之間的相互信任,促進他們慢慢地發(fā)生變化.特別是要想方設法尋找到“后進生”的閃光點,并設法讓他們把自己的閃光點表現(xiàn)出來.對他們在學習和言行上的每一點進步都要在全班師生面前予以肯定并加以鼓勵,激發(fā)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教師要為人師表,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后進生.“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的一言一行對于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形象道德范例能激起學生模仿心理,對學生的影響比語言教育更深刻.如果教師不思進取、怨天尤人,整天愁眉苦臉,對工作不負責任,學生會覺得他很虛偽、不誠實,從而對他的說教產生反感.因此,教師必須嚴于律己,說到做到,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榜樣,最好的教育就是用真實來教育.
教師要加強數學教學理論學習,提高自身素質,用自己堅定的數學信仰和高雅的數學氣質去感染學生,讓學生領略數學之美,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例如,以簡潔的語言去闡述深刻的道理,設法精通定理的出處和沿革,解題時盡量旁引博征,盡力做到推理嚴謹、圖示美觀、板書優(yōu)美,常給學生講一些與數學相關的趣聞軼事.
4.要加強與家長的聯(lián)系,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形成合力.家庭教育在學生成長中也是重要一環(huán),特別是對后進生的轉變來說更為顯得重要.對后進生,要予以說服,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切忌簡單粗暴和放任自流,嚴禁體罰和各種高壓措施,要經常進行家訪,了解學生在家中的學習情況,并對家長開展說服工作,要求家長一言一行要起表率作用,創(chuàng)造民主的家庭氛圍,父母與子女之間建立平等和睦的關系,對孩子既不溺愛、放任、有求必應,又不簡單、粗暴、獨斷專行,對子女要求要切合實際,期望值不能過高,以免造成子女的巨大心理壓力,培養(yǎng)孩子積極向上、熱愛生活、熱愛學習來激勵差生的上進心,使他們看到光明的前程.
參考文獻:
[1] 郭亨杰.心理學——學習與應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
[2] 陳向明.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建設. 教育科學研究,2003(2).
[南京市江寧區(qū)丹陽學校 (21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