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薇,劉 紅,初 秋,孫炳欣,孫 宇,吳 靜
(長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吉林 長春130033)
手足口病是全球范圍流行的常見傳染病,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有過此病的流行[1-3]。手足口病的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和皰疹,重癥患者會出現(xiàn)中樞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的癥狀,如無菌性腦膜炎,肺水腫,心肌炎等并發(fā)癥,甚至有死亡病例,因此是對人類威脅比較嚴重的疾?。?]。從病原學角度看,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EV)引起的,最常見的病原體是腸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薩奇病毒A組16型(CA16)。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傳染性強,傳播途徑復雜,傳播速度快,又無有效的疫苗,因此一旦流行會造成較大范圍的影響。近年來,全國不斷有疫情爆發(fā)[5-8],并呈上升趨勢,2008年5月,衛(wèi)生部將手足口病納入法定報告的丙類傳染病。為了解手足口病的流行規(guī)律,我們對2012年長春市手足口病監(jiān)測情況進行了分析。
2012年1月-12月長春市手足口病監(jiān)測哨點醫(yī)院及長春地區(qū)各縣(市)區(qū)疾控中心采集的572例手足口病病例的糞便,肛拭子等標本。
1.2.1 標本的處理 糞便標本用含10%氯仿的生理鹽水處理,震蕩,2 000rpm離心20min后取上清進行RNA提取;其它標本充分震蕩后直接用于RNA提取。
1.2.2 核酸提取 使用 QIAGEN 公司的QIAamp○RViral RNA Mini Kit試劑盒提取 RNA。
1.2.3 Real-time PCR反應 使用北京金豪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的腸道通用型/腸道病毒71型/柯薩奇A16型病毒RNA檢測試劑盒,在QIAGEN Rotor-Gene Q Real-time PCR 儀上對標本進行檢測,同時分型。
2012年共對572例手足口病例標本進行病原學檢測,有448例核酸檢測為陽性,總陽性率為78.32%。在448例核酸檢測陽性病例中,CA16型陽性260例,占陽性檢出的58.04%;EV71型陽性143例,占陽性檢出的31.92%;其它型別腸道病毒陽性45例,占陽性檢出的10.04%。
2012年我們對長春地區(qū)手足口病進行了全年監(jiān)測,經(jīng)檢測結(jié)果顯示5月份病例數(shù)急劇增多,6-7月份達到高峰,10月份病例數(shù)明顯降低。從時間分布上分析長春地區(qū)2012年手足口病高發(fā)期在5-9月份(見圖1)。
圖1 2012年長春市手足口病原體檢測結(jié)果的時間分布
在送檢手足口病病例中,陽性病例的最小年齡為2個月,最大年齡為8歲?;颊吣挲g主要集中在0-6歲,此年齡段病例數(shù)為532例,占病例總數(shù)的93.01%(532/572)(見表1)。
表1 病原體檢測結(jié)果的年齡分布
采集的572例手足口病例中,男性357例,女性215例,男女比例1.66∶1。在核酸檢測陽性的448例患者中,男性281例,女性167例,男女比例1.68∶1(見表2)。
表2 病原體檢測結(jié)果的性別分布
長春市屬于省會城市,人口流動相對比較頻繁,同時由于省內(nèi)一些地區(qū)醫(yī)療水平的限制,因此來長春市就醫(yī)的手足口患者相對較多。從長春市2012年手足口病病原體檢測結(jié)果可以看出,其主要病原是柯薩奇16型(CA16),其次是腸道病毒71型(EV71)。同時還有非CA16,非EV71型腸道病毒核酸陽性的檢出,提示了我們手足口病的病原體已非單一的腸道EV71型或CA16型病毒,而是出現(xiàn)以EV71型和CA16型病毒為主,其他腸道病毒共同參與的復雜局面。因此今后對于手足口病病原體的監(jiān)測,還應該進一步確定出除EV71型和CA16型病毒以外的其他腸道病毒的型別。
從手足口發(fā)病時間看,2012年5月-9月份手足口病患者數(shù)量明顯高于同年的其它月份。分析原因一方面可能由于長春市這幾個月的氣候條件較利于病毒生長繁殖,另一方面還可能是這幾月份較適合戶外活動,小朋友之間接觸機會大,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增多,這也提示我們防控手足口病,每年的這段高發(fā)季節(jié)是關(guān)鍵。
從患者年齡看,93.01%的患者年齡在6歲以下。分析原因一方面由于此年齡段的兒童免疫力低,衛(wèi)生意識不強,又屬于托幼年齡,相互接觸密切。另一方面由于手足口病存在一定比例的隱性感染,青少年和成人多為隱性感染,可不發(fā)病,但具有傳染性,并且大多數(shù)通過隱性感染已獲得相應免疫[9]。這也提示我們對于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主要是學齡前兒童手足口病的防治。最好要求托幼機構(gòu)應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風和對環(huán)境及物品的消毒,同時教育托幼兒童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而對于散居兒童,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間應盡量不去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同時應保持家庭環(huán)境衛(wèi)生及通風,從而降低發(fā)病率。
鑒于手足口病會對兒童的健康造成很嚴重的危害,同時又沒有有效的疫苗和特異性的治療方法[10,11],要求我們要加大監(jiān)測力度,做好有效的預防控制,以避免手足口病的大規(guī)模流行。
[1]Monto Ho,Eng-Rin Chen,et al.An Epidemic of Enterovirus 71 Infection in Taiwan[J]N Engl J Med,2003,41(13):929.
[2]Chan LG,Parashar UD,Lye MS,et a1.Deaths of children during an outbreak of 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 in Sarawak,Malaysia[J].Clin Infect Dis,2000,31(3):678.
[3]McMinn PC.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enterovirus 71strains isolated during linked epidemics in Malaysia,Singapore and Western Australia[J].J Virol,2001,39:7732.
[4]陸一涵,姜慶五.人腸道病毒71型與手足口?。跩].疾病控制雜志,2008,2(3):183.
[5]萬俊峰,朱理業(yè),劉 紅,等.阜陽市手足口?。‥V71感染)疫情流行病學分析[J].安徽醫(yī)學,2008,29(4):344.
[6]譚 潔,何雅青,楊 洪.深圳市2004年手足口病暴發(fā)疫情處理及病原學檢測[J].實用預防醫(yī)學,2005,12(6):1345.
[7]許華茹,成洪旗,常彩云,等.2007-2009年濟南市手足口病疫情分析[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0,5(12):935.
[8]李 俊,宋燦磊.上海市金山區(qū)2008-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實用預防醫(yī)學,2012,19(5):665.
[9]王連森.手足口病流行病學及病原學研究[D].山東大學,2009.
[10]黃維金,梁爭論.腸道病毒71型研究進展[J].微生物學免疫學進展,2009,37(2):54.
[11]趙秀昌,張杰民.手足口病的流行概況及其預防控制措施[J].內(nèi)科,2012,7(3):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