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彩霞,馬云麗,盧太書,郭黃吉,陳正義
(1.貴州省遵義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治科 563002;2.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563000)
遵義市首例吸毒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發(fā)現(xiàn)于1999年,后每年均有多例吸毒感染者被發(fā)現(xiàn),到目前為止,全市累計發(fā)現(xiàn)的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中,注射吸毒占18.5%,但個別縣以注射吸毒為主,占52%。吸毒者不但通過共用注射器在同伴中傳播,同時又通過性行為對一般人群構(gòu)成威脅。艾滋病與個人高危行為(如注射吸毒、共用注射器、不安全性行為、商業(yè)性行為等)密切聯(lián)系[1-3]。了解吸毒人群的危險行為特征,為指導吸毒人群的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據(jù)。
1.1 一般資料 遵義市強制戒毒勞教所2011年4~7月新入所的所有吸毒人員為監(jiān)測對象。
1.2 方法 按照2011年《全國艾滋病哨點監(jiān)測實施方案》要求,采用國家統(tǒng)一的監(jiān)測調(diào)查表進行人口學特征、行為學特征和艾滋病防治有關信息等調(diào)查,同時采集靜脈血5mL。檢測試劑采用國家統(tǒng)一下發(fā)的HIV抗體初篩、復篩、確證試劑,HCV抗體、梅毒抗體檢測試劑。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通過國家綜合監(jiān)測哨點軟件錄入并核查,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1 人口學特征 調(diào)查問卷407人,采血407份。本省戶籍398人(97.8%),外省戶籍9人(2.2%);男370人(90.9%),女37人(9.1%);年齡18~64歲,平均33.9歲,中位年齡35歲;未婚111 人 (27.3%),已 婚 130人 (31.9%),同 居 64 人(15.7%),離異或喪偶102人(25.1%);文盲13人(3.2%),小學95人(23.3%),初中249人(61.2%),高中或中專45人(11.1%),大專及以上5人(1.2%);漢族385人(94.5%),苗族4人(1.0%),土家族6人(1.5%),仡佬族6人(1.5%),蒙古族、侗族布、依族共6人(1.5%)。
2.2 艾滋病知識知曉情況 共設置8道題,答對6題及以上共388人,知曉率為95.3%,AIDS知識知曉率較高。分別為答對8題251人(61.7%),7題100人(24.6%),6題37人(9.1%)。正確回答率最低的是“蚊蟲叮咬會傳播艾滋病病毒嗎?”為73.7%,最高是“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有可能得艾滋病嗎?”為99.3%。見表1。
表1 吸毒人群單項艾滋病相關知識問題正確回答情況[n(%)]
2.3 吸毒行為特征
2.3.1 毒品種類 407名吸毒人員中,使用海洛因324人(79.6%),使用冰毒36人(8.8%),麻古20人(4.9%),海洛因合并其他毒品10人(2.5%),大麻6人(1.5%),K粉5人(1.2%),嗎啡4人(1.0%),另使用可卡因和搖頭丸各1人(0.5%)。
2.3.2 吸毒方式與共針情況 407名調(diào)查者中有注射吸毒史180人(44.2%),口吸227人(55.8%)。注射吸毒者中平均每天注射吸毒次數(shù)為2.7次,最近1個月注射過毒品占78.3%(141/180);曾與別人共用針具占26.1%(47/180),共針中最近1個月注射毒品時共針率為38.3%(18/47)。最近1個月注射毒品共針頻率有效回答44人,從未共用43.2%(19/44),有時使用56.8%(25/44)。
2.4 性行為特征 所有調(diào)查者中,最近1個月有過性行為者115人(28.3%),最近一次性行為時安全套使用率16.5%(19/115)。已婚或同居者中,最近一次性行為時安全套使用率為15.9%(25/157),在該項回答中有157人;最近一年安全套使用頻率為從未使用72.6%(114/157),有時使用20.4%(32/157),每次使用7.0%(11/157)。最近一年中,有過商業(yè)性行為22.4%(91/407),商業(yè)性行為時安全套使用頻率中從未使用31.9%(29/91),有時使用28.6%(26/91),每次使用39.5%(36/91)。最近一次商業(yè)性行為時安全套使用率為50%(45/90),在該項回答中有90人。
2.5 血清學檢測結(jié)果 所有監(jiān)測對象均進行了HIV、HCV、梅毒抗體檢測,其中HIV抗體陽性檢出率0.49%(2/407),梅毒抗體陽性檢出率5.9%(24/407),HCV抗體陽性檢出率最高29.73%(121/407)。
3.1 人口學特征 吸毒者主要以本省戶籍,男性,青壯年,初中及以下文化者為主,未婚或離異喪偶者占52.3%。該類人群處于青壯年,性生活比較活躍,一半以上又無固定家庭,是艾滋病高危行為的高發(fā)人群,獲得艾滋病預防服務的干預比例低(27.25%),文化層次低,缺乏認知能力,個人防護意識淡?。?],行為控制能力差,今后要加強對該類人群艾滋病宣傳和干預力度,改變高危行為,同時對出所人群作好心理疏導和轉(zhuǎn)介工作[5-6],成立社區(qū)和家庭幫扶,接納吸毒人員回歸正常。
3.2 存在知-行分離現(xiàn)象 總體艾滋病知識知曉率較高(95.3%),但全部答對的比例為61.7%?!拔孟x叮咬會傳播艾滋病病毒嗎?”正確率73.7%,“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有可能得艾滋病嗎?”正確率最高(99.3%),但這與監(jiān)測對象中最近1個月注射毒品時共針率38.3%,HCV抗體陽性檢出率較高(29.7%)不吻合,說明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識和行為存在分離現(xiàn)象[7-9]。提示加強預防艾滋病相關知識的宣傳,改變高危行為,全面認識艾滋病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3.3 高危行為 調(diào)查對象中使用毒品以海洛因為主(79.6%),注射毒品占44.2%且共針率26.1%。最近一年中,有過商業(yè)性行為比例為22.4%,商業(yè)性行為時安全套使用頻率中從未使用31.9%(29/91),有時使用28.6%(26/91),每次使用39.5%(36/91)。表明吸毒人群中存在共針和無保護的商業(yè)性行為,因此對該類人群的艾滋病防治工作需引起高度重視[10-11]。但在本市,通過對吸毒人群宣傳和干預對艾滋病綜合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要針對注射和共針吸毒行為,加強吸毒方式的轉(zhuǎn)化工作,變吸毒為非吸毒,注射吸毒為非注射吸毒,共針為非共針,轉(zhuǎn)介毒品成癮者服用美沙酮、開展清潔針具交換工作等。針對商業(yè)性行為,持續(xù)開展預防知識宣傳和推廣安全套等措施[12-13],改變高危行,減少艾滋病經(jīng)吸毒和性途徑傳播,是今后本市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點。
本市吸毒人群HIV感染率處于較低水平,但注射吸毒存在共針和無保護的商業(yè)性行為,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和警惕,加大對吸毒人群干預,加強艾滋病防治知識宣傳力度,改變高危行業(yè)[14-15]。
[1]褚天新,李桂英,劉海林,等.北京地區(qū)吸毒人群人口學和行為學特征改變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3,24(4):281-283.
[2]申莉梅,陳洋,姚永明,等.貴州省銅仁市和遵義紅花崗區(qū)吸毒人群艾滋病相關知信行及HIV感染率比較研究[J].貴州醫(yī)藥,2010,34(11):1019-1021.
[3]周彩霞,潘志萍,陳正義,等.2010年遵義市艾滋病哨點監(jiān)測結(jié)果分析[J].江蘇預防醫(yī)學,2011,22(3):11-13.
[4]沈理通,馬桂林,陳娟娟,等.廈門市2010年吸毒人群艾滋病哨點監(jiān)測分析[J].流行病學調(diào)查研究,2011,17(4):27-29.
[5]湯雪琴,陳芳,李菁.南昌市部分吸毒人群艾滋病哨點監(jiān)測結(jié)果分析[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0,37(18):3544-3549.
[6]羅艷,陳衛(wèi)勇,陳樹昶.吸毒人員艾滋病知識與相關高危行為的監(jiān)測[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7,32(11):1510-1511.
[7]陳清峰,丁或,趙暢,等.全國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qū)(第一輪)吸毒人群行為干預效果分析研究[J].實用預防醫(yī)學,2010,17(4):632-635.
[8]尹潞,秦光明,阮玉華,等.四川省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和梅毒新發(fā)感染的隊列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6,4(27):293-297.
[9]申莉梅,姚永明,鐘華,等.2004年貴州省戒毒所內(nèi)吸毒人群艾滋病流行病學調(diào)查分析[J].中國艾滋病性病,2006,12(2):165,169.
[10]申莉梅,王松,姚永明,等.貴州省2002~2007年艾滋病疫情分析[J].貴州醫(yī)藥,2009,33(6):549-550.
[11]鄧莉平,桂希恩,王兮,等湖北吸毒人群 中 HIV、HBV、HCV、HGV、TTV感染情況調(diào)查[J].湖北預防醫(yī)學雜志,2003(14):1-2.
[12]李雷,還錫萍,徐金水,等.江蘇省2005~2008年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哨點監(jiān)測結(jié)果分析[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8(12):1680-1683.
[13]趙金仙,高良敏,陳良,等.1996~2009年云南省玉溪市艾滋病吸毒哨點監(jiān)測結(jié)果分析[J].疾病監(jiān)測,2010,5(25):377-379.
[14]陳波,欒榮生.宜昌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識和行為調(diào)查[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9,36(3):502-504.
[15]林竹良,陳蓮芬,徐大修,等.吸毒人群艾滋病相關知識及行為監(jiān)測分析[J].中國熱帶醫(yī)學,2011,11(3):29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