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宗燕
(湖北省黃石市中心醫(yī)院感染科,湖北黃石,435000)
院內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內獲得的感染,感染不僅使住院時間延長、費用增加,還直接影響療效,重者還會危及患者的生命[1]。慢性肝病是因多種因素所致的肝臟炎性病變導致多臟器功能損害的一種疾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下降,是院內感染的高危人群[1]。感染的發(fā)生給慢性肝病的治療帶來了困難,慢性肝病合并感染的患者往往生活質量和疾病轉歸都較差。預防醫(yī)院內感染已成為當今控制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引起臨床工作者的重視。為有效控制慢性肝病患者院內感染的發(fā)生率,本院對慢性肝病患者院內感染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對因護理措施和合理用藥指導,現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2011年 2月—2012年2月收治400例慢性肝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95例,女105例;年齡25~78歲,平均(53.5±12.8)歲;慢性肝炎274例,乙肝肝硬化85例,酒精肝41例。選取本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400例實施對因護理和用藥指導的慢性肝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 293例,女 107例;年齡26~79歲,平均(54.2±11.5)歲;慢性肝炎 272例,乙肝肝硬化86例,酒精肝42例。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疾病組成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1 調查方法:由經過專門培訓的調查員進行調查,分析前400例慢性肝病患者感染的發(fā)生率、感染的種類以及危險因素。感染的判定標準采用衛(wèi)生部醫(yī)政司醫(yī)院感染監(jiān)控協調組擬定的《醫(yī)院感染的診斷標準》[3]。感染的種類包括呼吸道感染、胃腸道感染、腹腔感染、泌尿系統感染等。危險因素主要考察患者的住院時間和侵襲性操作因素(留置導尿、深靜脈插管、鼻飼等)。
1.2.2 護理方法:針對分析所得的慢性肝病院內感染危險因素開展護理措施(對因護理和合理用藥指導)。具體措施如下:①加強感染監(jiān)控。對醫(yī)務人員進行無菌操作觀察培訓,規(guī)范操作流程,加強無菌操作管理。每個月對外科室內空氣、各種物體表面、工作人員手進行微生物監(jiān)測,確保達到控制標準,定期對治療車進行消毒,病房內紫外線照射消毒,進入病房必須戴口罩、帽子、手套。護士每日檢查消毒隔離情況,做好空氣消毒及衛(wèi)生管理,定時開門窗通風,保證室內環(huán)境清潔、空氣流通[8]。實施嚴密隔離、呼吸道隔離、消化隔離、接觸隔離或保護性隔離,發(fā)生感染時要及時轉出感染的病例,單間安置,進行重點監(jiān)控[9]。每日檢查消毒隔離情況,做好空氣消毒及衛(wèi)生管理,以切斷高發(fā)的呼吸道感染傳染源。患者的分泌物、嘔吐物和排泄物應嚴格消毒處理。功能流程做到潔、污分開,防止人流、物流導致的感染。定期觀察體溫、咳嗽、腹痛等感染征象,定期復查血常規(guī)[10];②嚴格的無菌操作。侵襲性操作明顯增加了院內感染的機會,在各項操作中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保證一患一套檢查護理用具,盡量減少對患者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定期進行無菌操作技術規(guī)范的培訓與考核,使無菌操作成為醫(yī)療活動中的良好習慣;③生活方式指導。合理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全身狀況、縮短住院時間,在飲食方面既要遵守飲食限制又要保證飲食營養(yǎng)是改善肝功能、延緩病情進展的原則,忌酒忌煙,飲食冷熱要適宜、清潔、定量、定時,清淡細軟,鼓勵進食熱量充足、高維生素的食物(特別是含維生素C多的食物,以利解毒)[11],攝入脂肪不宜過多。指導患者合理作息,保證睡眠時間,增加肝臟血流量,使肝細胞有機會修復與再生。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指導患者運動,主要以太極拳、八段錦以及散步等有氧運動項目為主,提高患者的抵抗力;④合理用藥指導。合理用藥可以明顯縮短病程及住院時間。詳細向患者介紹常用肝病治療藥物的名稱、劑量、給藥時間和方法,教會其觀察藥物療效和不良反應方面,每日查詢患者服藥情況,防止漏服、多服和不按時服藥的情況發(fā)生。定期檢測血象、尿液、膽紅素、轉氨酶、ALP等。監(jiān)視各種毒性反應及不良反應;⑤加強感染宣教。加強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感染控制知識宣教,重點予以呼吸道感染、手衛(wèi)生、口腔衛(wèi)生、飲食衛(wèi)生的知識宣教。講解院內感染的各種危害以及感染的危險因素(高齡、長期住院以及侵襲性操作等),強調預防感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告知患者及其家屬預防感染的基本注意事項,提高患者預防感染的能力。必要時,可發(fā)放宣傳冊或重復宣教,以確保宣教的時效性。
1.2.3 觀察方法:比較對因護理和合理用藥指導實施前后感染率的變化、護理質量滿意度和生活質量情況:①護理質量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住院患者護理質量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共10個項目,每項分滿意、較滿意、不滿意3個等級,滿意度≥90%為滿意,60%~89%為較滿意,≤59%為不滿意;②生活質量[4]: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OLI-74)進行調查,該量表共包括物質生活、軀體功能、心理功能和社會功能4個維度,評分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好。
對因護理實施前,組中有135例患者發(fā)生感染,感染率為33.8%,主要以呼吸系統感染和腹腔感染為主。135例感染的患者中,入院1周發(fā)生感染者5例,1周至1個月感染者47例,1個月以上感染者83例,發(fā)生率分別為3.7%、34.8%、61.5%,感染率隨住院時間延長遞增(P<0.05)。135例患者中有86例有侵襲性操作,占63.7%,顯著高于無侵襲性操作的36.3%(P<0.05)。135例患者中,呼吸道感染71例,占52.6%;胃腸道感染37例,占27.4%;腹腔感染27例,占20.0%。結果顯示,呼吸道感染發(fā)生率顯著高于胃腸道感染和腹腔感染(P<0.05)。135例患者中,年齡≥65歲者有80例,占59.3%;<65歲者55例,占40.7%。結果提示,年齡≥65歲患者的感染率顯著高于<65歲者(P<0.05)。
對因護理實施前,274例慢性肝炎患者中感染81例(感染率29.6%),85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中感染32例(感染率37.6%),41例酒精肝患者中感染22例(感染率53.6%);對因護理實施后,2 72例慢性肝炎患者中感染50例(感染率18.4%),86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中感染13例(感染率15.1%),42例酒精肝患者中感染7例(感染率16.7%)。結果顯示,對因護理實施后的總感染率為17.5%,顯著低于對因護理實施前的總感染率33.8%(P<0.05);對因護理實施后的慢性肝炎、乙肝肝硬化和酒精肝的院內感染的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實施前(P<0.05)。
對因護理實施后,患者對護理質量的滿意度及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實施前(P<0.05),見表1。
表1 對因護理實施前后患者護理滿意度以及生活質量比較
慢性肝病患者由于肝功能不全,肝網狀內皮系統受損,門脈高壓形成,門靜脈側支循環(huán)的建立,加之相關免疫性功能缺陷,小腸淤血水腫和黏膜屏障作用削弱,腸壁通透性增高,增加了腸道細菌進入血液及外至腹腔的機會,院內感染的發(fā)生率較高[5]。本研究結果顯示,住院時間、侵襲性操作和患者年齡都是慢性肝病患者發(fā)生院內感染的危險因素。年齡是院內感染的危險因素,老年患者身體各功能衰退,免疫功能低下,對細菌等微生物的易感性增高,常合并有多種基礎疾病,病情的恢復也較為緩慢,更容易發(fā)生院內感染[6]。住院時間也是院內感染的危險因素,已經有眾多研究都顯示,住院時間越長,患者院內感染的發(fā)病率越高,院內感染發(fā)生率與住院時間成正比[7]。侵入性操作容易損傷呼吸道黏膜、尿道黏膜等,這些都增加了感染發(fā)生的可能。經過對因護理及合理用藥指導的實施,結果顯示,對因護理和合理用藥從外部環(huán)境和患者自身因素兩方面全方位的以科學監(jiān)測為依據,以感染管理為手段,切實有效地控制了院內感染,為臨床救治工作奠定了基礎。綜上所述,慢性肝病患者感染的發(fā)生率較高,其會影響治療效果和轉歸,故能否預防感染是關系慢性肝病治療成敗的關鍵之一,而對因護理和用藥指導有利于減少感染的發(fā)生、改善患者的臨床結局、提高患者住院期間的生活質量。
[1]王艷,張華,任靜.老年患者院內感染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0,8(11):1467.
[2]郭萬越.肝硬化患者醫(yī)院感染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基層醫(yī)藥雜志,2009,16(2):279.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醫(y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1,81(5):314.
[4]鄒靜,王嵐,張仲翡.個性化護理干預對肝硬化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9):1568.
[5]何兵.慢性肝病患者醫(yī)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及護理[J].實用臨床醫(yī)學,2011,12(11):96.
[6]唐玉平.院內感染控制中護理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海南醫(yī)學,2009,20(2):127.
[7]王其芳,錢淼.循證護理在慢性肝病患者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1,15(22):85.
[8]周愛武,胡愛榮.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合并侵襲性真菌感染的危險因素及預防對策[J].護理與康復,2010,9(5):404.
[9]葉丹青,周敏,陳妙華,等.老年重癥肝炎患者醫(yī)院感染分析和護理措施[J].黑龍江醫(yī)學,2012,36(8):630.
[10]劉雄芳.重型肝炎患者并發(fā)感染的原因分析與護理對策[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18(10):101.
[11]何映紅.慢性肝病患者院內感染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的效果觀察[J].海峽藥學,2012,24(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