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通訊員 陳紅梅 本刊記者 張 筠 圖/由受訪者學校提供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腳踏實地,默默耕耘,做愛崗敬業(yè)的楷模;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做學生表率”是他的座右銘,同時成為了他工作二十二載的真實寫照。
他就是四川省蒲江縣大塘九年制學校教師周基賢。多年來,周老師懷揣教育夢想,修品立德,熱愛、關心每一位學生,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執(zhí)著的追求,幾十年如一日,周老師殫精竭慮,用奉獻、愛心、責任筑起了一座閃亮的師魂,照亮著每一個懵懂孩子前行的路。
—— 明 師 檔 案 ——
周基賢,四川省蒲江縣大塘九年制學校教師,中學語文一級教師,他幾十年如一日,用奉獻、愛心、責任筑起了一座閃亮的師魂,照亮著每一個懵懂孩子前行的路。
“我們面對每一位學生時,就應首先想到他們是一個個有個性,有人格尊嚴的人,要教育好他們,唯有師生互相尊重,以心換心,以情感人……”采訪中,記者無意中讀到了周老師的教學札記。
每一篇教學札記就像一顆顆閃亮的珍珠,記錄著周老師在教育教學的征程中跋涉的印跡。
“當我們班主任時,周老師堅持騎自行車家訪。當時班里有50個學生,他的自行車就要騎到50個學生家里。只要是看到周老師一來,大家就高興得很,都爭著跟老師親密交談,很受學生和家長歡迎”,學生家長周明如是說。
“親其師,信其道。”周老師用自己甘醇的話語,滿腔誠摯的愛心滋潤著每一顆稚嫩的心……
同學們回憶起周老師關愛他們的事跡都滔滔不絕:“我班有個同學是雅安的,父母離異,母親改嫁,與繼父關系一直不好,他離家出走了。得知有人在蒲江縣城的網(wǎng)吧看到過這位同學的消息后,周老師二話沒說,就直奔縣城,挨家網(wǎng)吧尋找。那年蒲江縣城有很多網(wǎng)吧,但最后還是在一家網(wǎng)吧里看到了那個同學。周老師拉著他的手,語重心長地說,你媽媽很著急,你走了,他們多么擔心你呀!最后,周老師全然不顧自己的勞累,又親自把學生送到了雅安名山縣的家里”。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愛學生就是愛自己?!敝芾蠋熓沁@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隨時洞悉學生的思想情感大門,開展愛心教育,總是給學生教授一些有較強思想教育力、藝術感染力、情感穿透力的文藝作品時,總是用充滿感情的語言,聲情并茂地向學生傾述說自己對作品的感受,以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他利用班會、自習、郊游、課余時間深入到學生中去,與學生同憂同喜,同悲同歌,全身心、全方位地去感受他們的生活。
周老師用引導、探討、活動、民主等教育手段,讓學生在潤物無聲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他和學生們討論趙薇、謝庭峰、齊達內(nèi)……正確引導他們不要盲目追星;他放手發(fā)動學生參與班級管理,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意識和民主精神,讓學生真正成為大寫的人。
周基賢組織開展課題研修會
在教學中,周老師深入鉆研教材,準確把握課程標準和教學目標,認真進行教學研究,始終把學生的“學”和個性體驗放在教學的核心地位,努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向往,重點突出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他常說:“語文和文學沒有多大差異,只是語文有一定的工具性,但語文絕不能工具化!它要承擔啟迪思想、激發(fā)情感、引領人生的使命?!敝芾蠋熯@樣認識語文。在他教學中有力印證了“平庸的老師在說教,好的老師在解惑,卓越的老師在啟迪”這句話。
課堂教學中,周老師認真體會和呈現(xiàn)新課程教學理念,講究教學藝術,聯(lián)系生活,充分發(fā)揮課程育人的功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素質和品德修養(yǎng)。
“他教得自然,學生學得輕松。在教一些文字優(yōu)美的課文時,周基賢講得非常動感情,他不會讓學生歸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他要讓每一個學生根據(jù)個人體驗說出打動內(nèi)心的那一句話,從細節(jié)入手、整體閱讀?!睂W校教導主任這樣評價周老師的課堂。
語文教學就是激發(fā)學生生命流動的在場,“記得他在講解朱自清的《背影》時,其中有個父親在站臺上買桔子弓著腰很吃力的畫面,他讓學生與自己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用真情講一講自己的外婆、外公、母親等等接送自己上放學的圖景”。聽過周老師上課的語文老師稱贊道。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立教以立研為導。”這是周老師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
他深知,作為一名教師,時刻都必須把學習作為自己的人生追求,必須使學習成為一種常態(tài),將教育科研作為一種常態(tài)。
周老師始終把教育科研放在自己教育生涯的重要位置,不斷鞭策自己,勤奮學習,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把握課程改革的趨勢和發(fā)展方向,與老師們一道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研究。
粒粒皆辛苦,付出皆有獲。大膽的實踐和創(chuàng)新,周老師在教育科研的道路上披荊斬棘,無數(shù)榮譽接踵而至。
作為課題組的骨干成員,自2003年以來,大塘學校的《農(nóng)村初中創(chuàng)設良好課堂氛圍的策略研究》《農(nóng)村初中缺損家庭學生心理問題輔導的策略研究》兩個課題被確定為蒲江縣“十五”教育科研課題并相繼結題,周老師作為這兩個課題的副組長和主研人員,付出了太多的艱辛和汗水,有時他為研究一個問題常常工作到深夜,甚至天亮。
辛勤的付出終于獲得了豐碩的果實,2007年6月,大塘學?!掇r(nóng)村初中創(chuàng)設良好課堂氛圍的策略研究》獲得了全市科研成果一等獎,《農(nóng)村初中缺損家庭學生心理問題輔導的策略研究》研究報告獲縣教育科研成果評比一等獎,多項成果在教學中推廣應用。
《愛學生等于愛自己》在“全國教育學術論壇”全國教育教學優(yōu)秀論文評選中獲中學類一等獎,并發(fā)表于《全國教育優(yōu)秀論文摘》第1期,多篇論文獲縣級以上表彰和獎勵。
“研究的目的并不是為了得獎,作為處在信息社會飛速發(fā)展今天的一名教師,要時刻具有知識恐慌感。時代在變,環(huán)境在變,我們所教的學生在變,要不斷獲取新的知識,改良教育教學方法,順應教育發(fā)展的需要。生命是短暫的,教書育人的時間更短,只有增加知識的密度,才能增加教育生命的厚度,在成就學生的同時,成就自己?!泵鎸s譽和成績,談話間,周老師透露出少有的從容與淡定。
周基賢在外校學習取“經(jīng)”
“他是一位十分熱愛教育事業(yè)的教師,常常早出晚歸,以校為家,無暇顧及家庭,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已獻給了所熱愛的教育事業(yè)?!逼呀h大塘學校校長楊玖這樣評價周老師。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在2009年4月,周老師感到身體不適,但初三中考在即,他要親自帶隊到縣城與學生同吃同睡,所以沒有及時到醫(yī)院檢查。
中考結束,伴隨著大塘學校中考在全縣九年制學校學生素質綜評價第一名的好消息的同時,卻傳來了周老師得了鼻咽癌的噩訊,這無疑給蒲江教育是晴天霹靂。
“當時我一下就懵了,感覺天就快塌了”,周老師的妻子滿含淚水,“可是他卻從沒在我和孩子面前嘆過一回氣,沒掉過一滴淚。三個月的治療硬是讓這個平時從不叫累的鐵漢子折磨得頭發(fā)掉光,只剩皮包骨頭了。可是每次他的同事們來看他,他仍然強打起精神,樂觀地和大家說笑”。
“我們每次去看周老師,他都要向我們反復了解學校的工作,看他坐著都非常吃力還和大家說笑,我們的淚水都在眼眶中打轉?!贝筇翆W校的老師動情地說。
“大家都以為他就在家養(yǎng)病了,居然沒想到休息了三個月后,他又要來上班了?!?010年2月春季開學,周老師第一次從醫(yī)院出來,重返學校。
依然的笑容,依然的樂觀,他笑著對同事們說:“在學校還是穩(wěn)當些,上班有事做,時間過得快,免得一個人老是想到不高興的事,你們都不要把我當病人看待!”
轉眼間,兩年過去了。2012年春季開學后,由于身體素質差,周老師經(jīng)常發(fā)覺自己的腰有些痛,有時需要使勁按住腰部才好受些,但是他仍然一直堅持上班。
直到2012年7月,周老師腰痛得連蹲都成了問題,但為了準備7月18日的教導主任論壇,他堅持在酷暑中做PPT,汗水濕透了的衣背,疼痛吞噬著他的軀體。然而,他仍然堅守在一線。
功夫不負有心人,周老師在全縣舉行的教導主任論壇上獲得了一等獎?!?012年8月,當他再次到醫(yī)院復查,卻被告知癌細胞已經(jīng)擴散轉移,可是他仍然一邊服藥一邊堅持到北京學習,回到學校后安排下學期的課程,直到開學的第一天才住進醫(yī)院,他是我們學校的脊梁。”大塘學校副校長曹志富向我們透露。
“身處農(nóng)村的父母年事已高,體弱多病,作為兒子的我卻無力贍養(yǎng)他們,深感愧疚!我多希望康復之后還要繼續(xù)為我深深熱愛的學生和教師服務??!”躺在病床上的周老師充滿無限遺憾和深情。
大愛,用行動書寫;精神,以師魂澆鑄。采訪結束,離開病房,我們一行不約而同地流下了眼淚,只為周老師,只為他的“不帶半根草去”的教育人生。我們多想為他撐起一把健康的傘,或許,這只是一種奢求。我們只好在心底里默默祝福他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