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建華 徐 倩 (襄陽市中心醫(yī)院,湖北 襄陽 441128)
維持性血液透析(MHD)是終末期腎衰(ESRD)的主要治療方法,心血管疾病(CVD)是ESRD多發(fā)和主要的死亡原因,也是影響患者遠期生存率的主要原因〔1~4〕。國內(nèi)外研究顯示,MHD患者的CVD、微炎癥狀態(tài)和營養(yǎng)不良存在密切相關。本研究探討MHD患者CVD與超敏C-反應蛋白(hs-CRP)、血清白蛋白(Alb)的關系。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MHD患者80例,男56例,女24例;年齡31~77歲,平均(51.31±15.59)歲。原發(fā)病為慢性腎炎45例,糖尿病腎病12例,高血壓腎病11例,慢性腎小球腎炎7例,多囊腎4例,腎病綜合征1例。使用碳酸氫鹽透析液,血流量200~300 ml/min,透析液流速500 ml/min,采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
1.2 納入標準〔5〕①透析時間均≥6個月,平均(45±41.74)個月;透析2~3次/w,4~6 h/次。②近1個月內(nèi)無急慢性感染、創(chuàng)傷及手術;③近6個月內(nèi)無腫瘤或自身免疫疾病;④無器官移植;⑤近3個月內(nèi)未服用抗氧化劑及鐵劑無結締組織疾病等。
1.3 研究方法 入選的MHD患者透析前空腹10 h后透前靜脈采血,常規(guī)檢測Alb、前白蛋白(PA)、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轉(zhuǎn)鐵蛋白(Tf)、甘油三酯(TG)、膽固醇(TC)、血肌酐(Scr)、血紅蛋白(Hb)、血尿素氮(BUN)等生化指標。采用乳膠增強免疫透射比濁法測定超敏CRP(德國BNⅡ特種蛋白分析儀,試劑Dade Behring公司),并在透后計算尿素清除指數(shù)(KT/V),同期監(jiān)控血壓,記錄有無心血管并發(fā)癥,CVD包括心力衰竭、心包炎、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經(jīng)ECG、超聲心動圖證實。
2.1 不同hs-CRP水平患者各項生化指標比較 以hs-CRP正常參考值0.3 mg/dl為界分為hs-CRP正常組32例、hs-CRP升高組48例。hs-CRP升高組血清Alb、PA、Hb及Tf與hs-CRP正常組比較,差異顯著(P <0.001,P <0.05);而 LDL、HDL、TG、TC、SCr、BUN、KT/V組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表1 不同hs-CRP水平患者各項生化指標比較(±s)
表1 不同hs-CRP水平患者各項生化指標比較(±s)
與hs-CRP正常組比較:1)P<0.001;2)P<0.05
指標 hs-CRP正常組(n=32)hs-CRP升高組(n=48)Alb(g/L) 38.29 ±1.05 33.43±2.191)PA(g/L) 36.2±3.61 32.9±4.212)LDL(mmol/L) 2.94±0.33 2.81±0.53 HDL(mmol/L) 1.46±0.52 1.40±0.35 Tf(mg/L) 223.1±41.0 191.8±37.02)TG(mmol/L) 1.80±0.40 1.77±0.57 TC(mmol/L) 4.54±1.05 4.51±1.08 SCr(μmol/L) 1003.1±111.8 998.3±96.8 BUN(mmol/L) 26.7±7.1 25.5±9.0 Hb(g/L) 118.53±3.47 107.64±4.672)KT/V 1.32±0.12 1.30±0.19
2.2 不同Alb水平患者各項生化指標比較 Alb≥35 g/L組46例,Alb<35g/L組34例。Alb<35 g/L組的hs-CRP水平顯著高于Alb≥35 g/L組(P<0.001),其PA、Tf水平顯著低于Alb≥35 g/L組(P <0.05、P <0.001),其他生化指標 LDL、HDL、TG、TC、Hb,Scr、BUN、KT/V 組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 >0.05)。見表2。
2.3 CVD發(fā)生率及死亡率比較 hs-CRP升高組、Alb<35 g/L組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顯著高于hs-CRP正常組、Alb≥35 g/L組(P<0.001,P<0.05)。因CVD死亡18人,其血清hs-CRP、Alb水平與存活患者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3。
2.4 MHD患者CVD發(fā)病情況與血清hs-CPR、Alb水平的關系MHD患者CVD發(fā)病、死亡與血清hs-CRP水平呈正相關(r=0.32,P<0.05),與血清 Alb水平呈負相關(r= -0.41,P<0.05),血清hs-CRP與血清Alb水平呈負相關(r=-0.33, P <0.05
表2 不同Alb水平患者組各項生化指標比較(±s)
表2 不同Alb水平患者組各項生化指標比較(±s)
與Alb≥35 g/L組比較:1)P<0.001;2)P<0.05
指標 Alb≥35 g/L組(n=46)Alb<35 g/L組(n=34)hs-CPR(mg/L) 4.02±3.91 5.51±6.811)PA(g/L) 37.12±2.97 36.08±3.082)LDL(mmol/L) 4.71±1.64 3.91±2.42 HDL(mmol/L) 1.02±0.11 0.93±0.28 Tf(mg/L) 253.2±39.2 179.3±43.81)TG(mmol/L) 2.42±1.19 2.01±1.23 TC(mmol/L) 4.58±0.99 4.53±1.01 Scr(μmol/L) 983.2±56.0 1003.6±47.35 BUN(mmol/L) 26.8±7.0 25.8±6.9 Hb(g/L) 111.4±20.1 119.8±17.76 KT/V 1.38±0.52 1.49±0.32
表3 MHD患者CVD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比較〔n(%)〕
hs-CRP是反映亞臨床炎癥的較好指標,在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起主要作用,與心血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關系密切〔6,7〕。營養(yǎng)不良在 MHD 患者中普遍存在,文獻報道〔8〕有23%~76%血透病人合并存在營養(yǎng)不良。營養(yǎng)不良指標包括Hb、Alb、PA、Tf水平等,其中 Alb是營養(yǎng)不良的敏感指標。本研究說明MHD患者存在微炎癥狀態(tài)和營養(yǎng)不良狀態(tài)。
營養(yǎng)不良、微炎癥狀態(tài)相互關聯(lián),共同影響血管內(nèi)皮功能,增加氧化應激而促進血管粥樣硬化的形成,進一步引起心血管并發(fā)癥。有學者〔9〕也認為hs-CRP增高和Alb降低是血液凈化患者預后不良的強烈預測因子。其原因可能是:hs-CPR升高可刺激血管內(nèi)皮細胞,導致胞間黏附因子-1(ICAM-1)和血管黏附因子-1(VCAM-1)的表達增加,并調(diào)節(jié)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MCP-1)的分泌,誘導內(nèi)皮細胞致炎癥因子表達,調(diào)節(jié)巨噬細胞攝取LDL-C,然后轉(zhuǎn)化為泡沫細胞〔10〕,加快患者微炎癥反應,促進動脈硬化外周血管閉塞發(fā)生率上升,引起心血管疾病上升。炎癥又可通過以下途徑導致營養(yǎng)不良:(1)炎癥因子加速蛋白質(zhì)分解,抑制蛋白質(zhì)合成;(2)提高患者基礎代謝水平;(3)炎癥因子,如TNF-α可以直接抑制胃酸分泌,抑制腸蠕動,抑制中樞神經(jīng)食欲;(4)炎癥因子促進脂肪細胞合成瘦素,直接抑制下丘腦食欲。但是也有學者認為CRP是炎癥反應的陽性蛋白,而Alb、PA屬于炎癥的負性蛋白,且這是炎癥時Alb下降的原因之一。營養(yǎng)不良又可以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容易引起反復持續(xù)的感染導致微炎癥狀態(tài)的慢性存在,最終導致機體出現(xiàn)CVD。
綜上所述,MHD患者CVD發(fā)生率較高,慢性微炎癥與營養(yǎng)不良狀態(tài)參與其形成、發(fā)展,并相互影響。
1 黃慧俐,李霽鋒,胡 建,等.血液透析患者營養(yǎng)不良、炎癥和心血管疾病關系探討〔J〕.西南軍醫(yī),2007;9(5):10.
2 葉朝陽,李玉斌,張翼翔,等.長期應用西拉普利對血液透析病人心血管的保護作用〔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02;21(9):541.
3 潘 萌,姜路明.維持性血透者CRP與心血管事件的相關性分析〔J〕.現(xiàn)代臨床醫(yī)學,2012;10(5):348-9.
4 董 捷,王海燕.腹膜透忻病人營養(yǎng)不良、炎癥和心血管疾病的關系初探〔J〕.中華腎臟病雜志,2002;18(5):317-21.
5 王 振,劉艷妹,劉中柱,等.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發(fā)生與血清脂聯(lián)素、炎癥標志物的關系〔J〕.中國臨床醫(yī)生雜志,2008;36(6):29-30.
6 李桂英,佘鴻燕,李淑霞,等.慢性維持性血透患者超敏C反應蛋白與氧化應激的相關研究〔J〕.臨床薈萃,2007;22(10):702-3.
7 張 冬,陳香美,申力軍,等.血液透析患者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與營養(yǎng)狀況及心室結構的相關研究〔J〕.中國血液凈化,2005;2(4):62-4.
8 李 新,彭立人.血液透析患者血清IL-6與急性時相反應的關系研究〔J〕.中國血液凈化,2004;3(7):371-2.
9 Kalousova M,Zima T,Tesar V,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advanced glycoxidation end products,inflammatory markers/acute-phase reactants,and some autoantibodies in chronic hemodialysis patients〔J〕.Kidney Int Suppl,2003;(84):S62-64.
10 Du Clos TW.Function of C-reactive protein〔J〕.Ann Med,2000;32(4):2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