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峰,陳劍鋒
(1.寧德師范學院化學系,福建 寧德 352100;2.福州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福建 福州 350001)
梔子紅色素是一種極易溶于水的純天然食用紅色素[1]。它是從梔子果實中提取出梔子苷 (梔子苷是一種環(huán)烯醚萜苷化合物,它既是多種藥品的有效單體,又是生產梔子藍、梔子紅的中間體),梔子苷經脫酯和酸化后生成京尼平酸,該京尼平酸用酶水解從其糖苷鍵上脫去一分子蔗糖,脫去蔗糖后的殘基與氨基酸進行顯色反應得到的[2—4]。梔子紅色素具有顏色鮮艷,染色性能好,安全無毒,無異味,不潮解等特點,再加上在天然食用色素中,水溶性的天然紅色素很少,因此,梔子紅色素在國內外市場上都很暢銷,是一種具有廣闊開發(fā)前景的食品添加劑,廣泛用于食品、飲料、日用化工等領域[5—7]。有研究報道,梔子紅色素在日本已實現(xiàn)商業(yè)化,但在我國梔子紅色素的研究開發(fā)至今還不成熟,規(guī)模生產尚屬空白[8,9]。因此,對梔子紅色素的穩(wěn)定性進行考察,可以為開發(fā)利用梔子紅色素資源提供參考依據(jù)。
梔子紅色素 (E1%1cm(525nm)=90,河南潤誠化工產品有限公司);磷酸氫二鈉、檸檬酸、碳酸鈉、碳酸氫鈉、過氧化氫、亞硫酸鈉、蔗糖、山梨酸鉀等均為分析純。
BS224S型電子分析天平,賽多利斯(北京)公司;UV-1700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公司;HH-6型數(shù)顯恒溫水浴鍋,國華電器有限公司;PHS-3C型pH計,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將一定量的梔子紅色素粉末,用蒸餾水溶解配制成一定濃度的稀釋液。以蒸餾水做參比,在400—800 nm區(qū)間內進行可見光譜掃描,測試并分析其掃描圖譜。
配制等體積、同濃度的梔子紅色素稀釋液,在20℃、40℃、60℃、80℃、100℃恒溫水浴中保溫,分別放置0.5 h、1 h、4 h。
配制等體積、同濃度的梔子紅色素稀釋液,用磷酸氫二鈉 (0.2 mol/L)-檸檬酸 (0.1 mol/L)緩沖溶液和碳酸鈉-碳酸氫鈉緩沖溶液 (0.1 mol/L)將其pH值分別調至2、3、4、5、6、7、8、9、10、11,于室溫下分別放置1h、6h、24h。
在等體積、同濃度的梔子紅色素稀釋液中分別加入一定量的濃度均為5 mmol/L的各種金屬離子,室溫下分別靜置0.5 h、1 h、4 h。
以H2O2為氧化劑,配置濃度為0.25%、0.5%、1%、1.5%、2%的H2O2,分別加入到等體積、同濃度的梔子紅色素稀釋液中,于室溫下分別放置1 h、6 h、12 h。
以Na2SO3為還原劑,配置濃度為0.1mg/mL、0.25mg/mL、0.5mg/mL、1mg/mL的Na2SO3,分別加入到等體積、同濃度的梔子紅色素稀釋液中,于室溫下分別放置1 h、6 h、12 h。
配制同濃度的梔子紅色素稀釋液,將其平均分成4份,在室內避光處、室內散射光、室外自然光及紫外光四種條件下,分別放置1、2、3、4、5、6、7d。
以山梨酸鉀為防腐劑,配置濃度為1mg/mL、2.5mg/mL、5mg/mL的山梨酸鉀,分別加入到等體積、同濃度的梔子紅色素稀釋液中,在室溫下分別靜置1、2、3、4、5、6、7d。
配置濃度為0.1%、0.5%、1%的蔗糖和檸檬酸,分別加入到同濃度的梔子紅溶液中,室溫下分別靜置1、2、3、4、5、6、7d。
根據(jù)2.2至2.8進行的單因素實驗,在室溫下測定梔子紅溶液在其最大吸收波長處的吸光值后,均要計算梔子紅色素的殘留率,并以殘留率為指標來評價單因素對梔子紅色素穩(wěn)定性的影響。其公式為:
其中,A后:實驗結束后的梔子紅溶液在最大吸收波長處的吸光值;
A前:實驗前的梔子紅溶液在最大吸收波長處的吸光值。
按2.1方法測得結果見圖1。從可見掃描圖譜可知,在525nm波長處梔子紅色素有最大吸收,因此,實驗時選用此最大吸收波長來測定吸光值。
按2.2方法測得結果見圖2。當溫度低于60℃時,梔子紅溶液的色澤、透明度和吸光度隨著保溫時間的變化無明顯影響,色素殘留率均保持在90%以上。但當溫度超過60℃時隨著保溫時間的延長,溶液有一定的褪色,吸光值迅速下降,導致色素殘留率也迅速下降。當溫度為100℃,放置4h后,色素殘留率降低到61%。但有研究報道,保溫時間為2h時,溫度對色素沒有不良影響[9]。
圖1 梔子紅色素的可見吸收光譜Fig.1 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a of GRP
圖2 溫度對梔子紅色素穩(wěn)定性的影響Fig.2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stability of GRP
按2.3方法測得結果見圖3。梔子紅色素在pH<3的溶液中,隨著酸度的加大和時間的延長,會出現(xiàn)少許絮狀沉淀,但吸光值變化不大,色素殘留率仍保持在94%左右。在pH=3~11區(qū)間內,色素殘留率變化不大,保持在96%以上。這表明,pH值對梔子紅色素穩(wěn)定性無不良影響。
圖3 PH對梔子紅色素穩(wěn)定性的影響Fig.3 Effect of PH value on the stability of GRP
圖4 金屬離子對梔子紅色素穩(wěn)定性的影響Fig.4 Effect of metal ion on the stability of GRP
按2.4方法測得結果見圖4。Cu2+、Fe3+對梔子紅色素的穩(wěn)定性影響較大,尤其是Cu2+。加入Cu2+之后,隨著時間的延長,產生沉淀,溶液褪色迅速,放置4 h后梔子紅殘留率降低到10%以下。而其他的金屬離子對梔子紅色素穩(wěn)定性影響不大,梔子紅殘留率均在90%以上。但有研究報道,Al3+對梔子紅色素的穩(wěn)定性影響也較大[9]。
按2.5方法測得結果見圖5、圖6。由圖5可知,梔子紅色素抗氧化能力良好。在含2%H2O2的條件下,梔子紅色素放置12h,殘留率仍在80%以上。由圖6可知,Na2SO3對梔子紅色素的穩(wěn)定性影響很大,在含0.5%mg/mlNa2SO3的條件下,梔子紅色素放置12h,溶液幾乎褪色,殘留率低于10%。
圖5 H2O2對梔子紅色素穩(wěn)定性的影響Fig.5 Effect of H2O2on the stability of GRP
圖6 Na2S03對梔子紅色素穩(wěn)定性的影響Fig.6 Effect of Na2S03on the stability of GRP
按2.6方法測得結果見圖7。在上述四種光照射條件下,放置7d后,梔子紅色素色調無變化,殘留率均保持在90%以上。這表明,梔子紅色素耐光性良好。
按2.7方法測得結果見圖8。在含5mg/mL山梨酸鉀的條件下,放置7d后,梔子紅色素幾乎不褪色,殘留率仍保持在95%以上。這表明,防腐劑山梨酸鉀對梔子紅色素穩(wěn)定性沒有不良影響。
圖7 光照對梔子紅色素穩(wěn)定性的影響Fig.7 Effect of light on the stability of GRP
圖8 山梨酸鉀對梔子紅色素穩(wěn)定性的影響Fig.8 Effect of potassium sorbate on the stability of GRP
按2.8方法測得結果見圖9和圖10。由圖9可知,蔗糖對梔子紅色素的穩(wěn)定性沒有不良影響。在含1%蔗糖的條件下,放置7d后,梔子紅色素幾乎不褪色,殘留率仍保持在90%以上。由圖10可知,檸檬酸對梔子紅色素穩(wěn)定性也沒有不良影響,當添加1%的檸檬酸時,放置7d后,梔子紅色素也幾乎不褪色,殘留率保持在85%以上。這表明蔗糖、檸檬酸作為食品添加劑,均可以和梔子紅色素一起添加使用。
圖9 蔗糖對梔子紅色素穩(wěn)定性的影響Fig.9 Effect of sucrose on the stability of GRP
圖10 檸檬酸對梔子紅色素穩(wěn)定性的影響Fig.10 Effect of citric acid on the stability of GRP
梔子紅色素具有良好的耐酸堿性、耐光性。氧化劑 (H2O2)、防腐劑 (山梨酸鉀)、食品添加劑(蔗糖、檸檬酸)對其沒有不良影響;溫度對其有一定的影響;金屬離子 (Cu2+、Fe3+)、還原劑(Na2SO3)對其有較大影響。
[1]凌關庭.食品添加劑手冊 (第四版)[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3.
[2]吳拾荊,李華.結晶梔子苷的研究[J].中國食品添加劑,2006,2(75):54—56.
[3]王振華,杜勤.梔子提取工藝研究[J].中藥材,2000,23(4):224—226.
[4]吳拾荊,李華.梔子紅轉色酶的研究[J].中國食品添加劑,2003,6(61):31—33.
[5]張慶華,朱向東,張寶,等.大孔樹脂法精制梔子紅色素[J].食品工業(yè)科技,2009,30(6):229—231.
[6]李炳根,趙博謙.磷酸鹽、檸檬酸鈉、碳酸氫鈉、加熱對梔子紅色素色價的影響[J].現(xiàn)代食品科技,22(4):99—103.
[7]韓沖,胡先望,喻曉燕,等.酶法制取梔子紅色素的研究報告[J].甘肅科技情報,1995,11(3):11—13.
[8]林英,李世杰.梔子紅的生物轉化[J].現(xiàn)代農業(yè)科學,2009,16(3):18—20.
[9]張美,李世杰.梔子紅色素的穩(wěn)定性研究[J].中國食品添加劑,2004,(1):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