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紅超
支氣管哮喘是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隨著近年來環(huán)境污染加重發(fā)病率逐年增加,對人們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在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期,主要治療方法是應用支氣管擴張藥物進行解痙平喘治療,常用的藥物是氨茶堿,多索茶堿是新型的甲基黃嘌呤衍生物對支氣管哮喘治療效果更佳,為了能夠了解氨茶堿與多索茶堿在支氣管哮喘治療效果,我們進行觀察,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支氣管哮喘患者128例,其中男78例,女50例,年齡21~78歲,平均年齡46.9歲;所有病例均符合《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1]哮喘學組制定輕中度哮喘急性發(fā)作病例;并排除哺乳期、妊娠期婦女,對藥物過敏,排除甲狀腺功能亢進、竇性心律失常及嚴重心血管疾病。將128例支氣管哮喘患者分為氨茶堿組64例,多索茶堿組64例,兩組病例在年齡、性別、病程、疾病程度上無差異,具有臨床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常規(guī)給于吸氧、抗生素應用及對癥支持治療,氨茶堿組采用生理鹽水40 ml融入氨茶堿250 mg緩慢靜脈注射,2次/d;多索茶堿組采用生理鹽水40 ml融入多索茶堿200 mg緩慢靜脈注射,2次/d;連續(xù)應用7 d為1療程。
1.3 觀察內容 對兩組病例肺功能進行治療前后檢測并比較,肺功能包括第1秒用力呼氣量(FEV1)和FEV1占預計值的百分數(FEV1/FVC)、晨間和晚間測定最大呼氣峰值流速(PEFam、PEFpm)等各項指標。
1.4 臨床療效 顯效:經治療7 d后臨床癥狀消失,肺部體征及啰音消失,肺功能檢測顯著改善;有效:經治療7 d后臨床癥狀顯著減輕,肺部體征及啰音顯著減少,肺功能檢測有改善;無效:經治療7 d后臨床癥狀無改善,肺部體征及啰音無改善,肺功能檢測無改善。
2.1 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 對兩組病例治療7 d后依據療效標準進行療效評定,并同時對兩組病例發(fā)生的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心率失常、心悸、興奮失眠)進行統(tǒng)計,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例,%)
2.2 觀察內容 對兩組病例肺功能進行治療前后檢測并比較,具體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檢測()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檢測()
觀察內容 治療前治療后1.49±0.53 1.48±0.39 1.89±0.36 2.35±0.42 FEV1/FVC(%) 54.61±11.39 55.32±10.28 59.46±10.87 64.28±11.32 PEFam(L/min) 210.33±13.64 211.47±10.85 274.68±15.38 297.85±14.28 PEFpm 41.38±5.64 42.25±5.79 281.39±15.27 31氨茶堿組 多索茶堿組 氨茶堿組 多索茶堿組FEV1(L)0.85±13.54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氣道高反應性、氣道變應性炎癥為臨床特征呼吸系統(tǒng)疾病,反復發(fā)作,對肺功能造成嚴重影響,隨著病程發(fā)展可以發(fā)展至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給社會和家庭造成沉重負擔。
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期,主要治療方法是應用支氣管擴張藥物進行解痙平喘治療,常用的藥物是氨茶堿,但由于氨茶堿治療窗狹窄,容易引起不良反應,特別是在靜脈應用時更容易發(fā)生不良反應,如出現惡心、嘔吐、血壓下降、心悸、心律失常、興奮、失眠、驚厥等嚴重不良反應,安全系數較低[2]。
多索茶堿與氨茶堿同屬于甲基黃嘌呤衍生物[3],是在氨茶堿分子結構N-7位增加了3-二氧戊環(huán)結構。是新一代甲基黃嘌呤衍生物,可以通過抑制炎癥介質、細胞因子釋放,達到降低氣道高反應性,通過對平滑肌細胞內鈣離子移動進行干擾,達到對支氣管平滑肌松弛作用,對支氣管平滑肌松弛作用是氨茶堿10~15倍[4]。
通過對兩組病例進行觀察,氨茶堿組總有效率81.25%,不良反應發(fā)生率25.00%;多索茶堿組總有效率96.88%不良反應發(fā)生率6.25%;多索茶堿能夠顯著改善臨床癥狀,提高臨床療效,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是替代氨茶堿治療支氣管哮喘藥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會哮喘學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氣管哮喘的定義、診斷、治療及教育和管理方案).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3,26(3):132-138.
[2]楊紅雨.多索茶堿治療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病70例臨床觀察.沈陽醫(yī)學院學報,2008,10(4):226-227.
[3]董哲,邵麗華.多索茶堿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觀察.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13):3081-3082.
[4]田秀明,王春霞.多索茶堿擴張支氣管臨床療效觀察.中國誤診學雜志,2006,6(12):2329-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