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淑琴 張澤萍
高血壓病是老年人常見病、多發(fā)病,據(jù)統(tǒng)計我國60歲以上人群高血壓的患者為49%,即每2位60歲以上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壓[1]。老年高血壓常與多種疾病共存,常并發(fā)冠心病、心力衰竭、腦血管疾病、腎功能不全、糖尿病等。高血壓是腦卒中及冠心病發(fā)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險因素。隨著醫(y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的轉變,心理干預已成為高血壓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本研究通過對高血壓患者采取一系列的心理干預措施,以探討心理干預對高血壓治療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了80例五股路社區(qū)老年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高血壓診斷標準參照2004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0例,2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分級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分組數(shù)據(jù)
1.2 治療方法 詳細記錄其身高、體重、既往病史、吸煙史、血壓及血糖、血脂、生化等檢查結果。2組均應用治療高血壓的常規(guī)藥物,常見降壓藥物主要有以下5類,即利尿劑、B-阻滯劑、ACEI、ARB、CCB 等,而治療組同時聯(lián)合心理干預,、心理疏導、生物反饋和松弛治療、興趣培養(yǎng)法等綜合治療方法。對照組僅予上述藥物及一般的改善生活習慣。對治療組的高血壓患者按照心理反應情況分為6種類型,即恐懼型、急躁型、憂郁型、焦慮型、樂觀型、麻痹型,針對不同類型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心理治療疏導方法,針對每個患者的心理特點和生活方式,進行個體化指導,調(diào)整治療組高血壓患者的“自我調(diào)節(jié)、自我維持、自我改善”的能動作用,讓患者參與討論合理的治療方案,患者對疾病知識掌握的更全面,更能積極主動配合治療。反復講解藥物治療的相關知識,強化患者的遵醫(yī)行為。加強患者家人、朋友等對患者的關懷等,對每位高血壓患者都建立健康檔案,按照高血壓不同分級標準,進行家庭隨訪管理。
1.3 觀察方法 80例患者測血壓2次/d,分別為8點和18點,每1周復查一次動態(tài)血壓,連續(xù)測8周,取其平均值。
1.4 效果評定標準 顯效:血壓控制理想,24 h波動在1.52/0.53kPa以下,頭暈、頭疼癥狀消失。有效:血壓有效控制,24 h波動在2.67~1.52/2.0~0.5kPa之間,頭暈、頭疼癥狀較治療前減輕。無效:血壓控制不理想,24 h波動在2.67/2.0以上kPa,自覺頭暈、頭疼癥狀無明顯減輕。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分析,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
治療后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兩組在治療后,其臨床癥狀較治療前均有改善,但治療組比對照組癥狀改善更為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Whitehead(1977)和Wood(1979)等人研究發(fā)現(xiàn),恐懼、焦慮時,腎上腺素分泌相對增加,于是心輸出量增加而使收縮壓明顯上升,伴皮膚和肌電值增高;憤怒和敵意時,則以舒張壓升高為主,皮膚電阻和電位也是增高的。如果心理社會應激或情緒應激強烈、持久,就會使神經(jīng)、體液、內(nèi)發(fā)泌等的血壓調(diào)節(jié)機制遭到破壞而導致數(shù)月乃至數(shù)年的血壓反復波動,最終形成持續(xù)的高血壓[3]。老年高血壓病由于病情長、治療效果緩慢、病情易反復,致使患者容易出現(xiàn)多種多樣復雜的心理變化,這些不健康的不良的心理因素對高血壓病的治療及改善癥狀非常不利。單純的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由于心理、社會因素的作用,患者容易出現(xiàn)緊張、恐懼、抑郁、憤怒等情緒,因此,針對高血壓的治療,不僅需要藥物本身,心理干預同樣重要[4,5]。向患者宣傳生活習慣的改變在高血壓的預防治療中的重要性;指導患者避免情緒激動或過度緊張,遇事要沉著冷靜,當有較大精神壓力時應設法釋放,如向親人傾訴,與他人交談等,以保持血壓相對穩(wěn)定;合理調(diào)整膳食結構,控制總熱量的攝入,根據(jù)患者自身愛好和病情,教會患者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有養(yǎng)運動方法,如練爬山、散步、慢跑、慢節(jié)奏的交際舞等[6]。
本研究中對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情況進行比較不難發(fā)現(xiàn),兩組在治療后,其臨床癥狀較治療前均有改善,但治療組比對照組癥狀改善更為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綜上所述,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給予常規(guī)治療及護理的同時,應該及早對患者的心理問題進行關注,及早識別其存在的不良情緒,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疏導,加強心理干預,對患者給予更多的關愛、照顧和支持。有利于高血壓患者的疾病恢復。
[1] 沈宇.老年高血壓的健康教育.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2011,9(6):104-105.
[2]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2004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實用本).中國心血管雜志,2004,32:1060-1064.
[3] Lisheng Liu.The Study of hypertension in china.Blood Pressure,2004,13:72-74.
[4] 張領,趙誠,張書琴.高血壓病患者服藥依從性分析及其對策.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2006,29(3):67-68.
[5] 黃村華,陳金山,黃蕾,等.高血壓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調(diào)查.實用醫(yī)學雜志,2005,21(1):84-85.
[6] 孫峰,于浩,錢曉勤,等.揚州農(nóng)村社區(qū)人群高血壓患病率及相關因素研究.實用全科醫(yī)學,2007,5(11):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