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風 / 文
今年上海的天氣,真的有點奇特:剛一出梅,就迎來了炎炎夏日。持續(xù)的37、38度,上海人都叫“吃勿消”,大大影響食欲。于是,糟貨更加“吃香”了,糟雞、糟鴨、糟鵝、糟肚、糟門腔、糟蝦,糟雞翅、糟雞爪、糟毛豆等等。素的清爽開胃,葷的鮮香無比。散發(fā)著濃郁糟香的糟貨,提神醒腦,最適合在夏季食用。
糟貨,是最有上海特色的食物之一?!渡嗉馍系闹袊防?,就介紹了上海的醉蟹。那鮮香爽口的樣子,引得人口水洶涌……而在這種上海特色食物中,最著名的要數“邵萬生”。
糟醉起家的“邵萬生”,今年已經有161歲,堪稱真正的中華老字號。如今仍在中華第一街上海南京東路,矗立著它的總店,面積有300多平方米,主營的糟醉制品、腌臘制品,自設工場生產的糟醉制品,更有:“春意盎然上銀蚶,夏日炎炎食泥螺,秋風蕭瑟出醉蟹,冬云漫天品糟雞”的美譽。
161年的老品牌屹立不倒,且越做越香(響),與老字號邵萬生延續(xù)風味特色,以質量為基礎傳播品牌,以創(chuàng)新為基因與時俱進有關。
糟醉風味,是江南人開創(chuàng)的。更確切地說,是出自紹興、寧波一帶,而邵萬生則將其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并將這個特色保持至今。江南盛產稻米,也是黃酒的故鄉(xiāng),自釀米酒也是江南人的習慣。米酒俗稱“老白酒”,加點紅 就成了黃酒。酒多,酒糟也多。于是慢慢發(fā)展出糟醉風味食物來。糟醉食物制作說簡單也簡單:食物煮熟了,晾涼,用糟醉浸泡即可。說復雜也復雜,要有“邵萬生”般鮮香味美,可就不簡單啦。
創(chuàng)立于清朝咸豐二年(1852年)的“邵萬生”,是原先開在上海虹口橫浜橋附近名為“邵萬興”的南貨店。店主祖籍浙江三北人,人稱“邵六缽頭”。“邵萬興”招牌與店堂內“童叟無欺”匾牌相得益彰,生意興隆?!吧哿忣^”手下有一批掌握著寧紹糟醉一流技藝的大師傅,糟醉食品成為“邵萬興”的特色。
為謀求更大發(fā)展,清朝咸豐六年(1856年)“邵萬興”遷址到東長治路,不料惹下了官司,傷神破產后于1870年將“邵萬興”出手,接盤人將“邵萬興”改為“邵萬生”,希望生生不息,并留下了那批掌握寧紹糟醉一流技藝的大師傅。要將寧紹糟醉風味發(fā)揚光大的新店主,還將“邵萬生”搬到了南京路414號——就是今天總店的地址。
新開設的邵萬生南貨號,門墻有兩層樓高,東面緊靠老鳳祥銀樓,正面朝南黑漆大門兩面的立面上,大氣書法“兩洋海味、閩廣洋糖、浙寧茶食、南北雜貨”。頗具規(guī)模的南京路“邵萬生”,一改原來南京路南北貨土產以小商小販為主的格局,吸引了比較講究的消費者,迎來了一批社會上層人士的青睞。細心的店主發(fā)現,好多南北貨生意,不少都是來老購買糟醉食品的顧客帶走的。每天的糟醉食品都幾乎賣光。于是堅定了將糟醉食品作為本店特色的決心,將一半店堂,一舉辟為經營寧邵風味糟醉食品的地盤,形成了前店后作坊的模式。自產糟醉食品有黃泥螺、醉蟹、銀蚶、糟魚、醉雞等。此事經小報報道后,“邵萬生”店堂更是人頭攢動,每天客流洶涌。從此,“邵萬生”特色奠定,“邵萬生”也成為中華糟醉食品的搖籃。
只有特色沒有質量,特色不會持久?!吧廴f生”恰恰很懂得這一點。為了讓消費者了解“邵萬生”的質量,“邵萬生”每天清晨在南來北往、人流熙攘的南京路上,擺開了收購海鮮貨源的工場,農歷六月,收購俗稱“六月黃”的大閘蟹做醉蟹;農歷九月,收購“九雌十雄”的大閘蟹做醉蟹。好糟貨來自好原料,“邵萬生”故意要在南京路造成“圍觀”效應。市民們也真的將看到的情況進行了人傳人的口頭傳播。“‘邵萬生’糟貨質量好”的活廣告,進一步擴大了“邵萬生”的知名度。
事實上,什么時節(jié)吃什么最好,是“邵萬生”從源頭抓質量、贏得聲譽的內在核心競爭力之一。如在春季,江南鮮蝦正當時,不僅貨源充足,而且質量好。此時“邵萬生”就大量收購,而且原料首選蘇州近郊水鄉(xiāng)出產的新鮮蝦子烘焙配制,特質各種時令精品,如“蝦子醬油”。而蝦子比用當年的“舟山裕抽油”“甲曬”。因此,“邵萬生”不僅原料好,輔料也好,制作出來的“蝦子鲞魚”味道獨特、鮮美,堪與蘇州采芝齋媲美。
質量從“食材”的源頭抓起,此為一。更重要的是,質量代代相傳,技藝越發(fā)精良?!吧廴f生”質量和工藝在“邵六缽頭”原始制作的基礎上,經歷了幾代邵氏員工的努力,技藝已經爐火純青。寧紹糟醉與腌制制作的工藝流程、配方、時段,為邵氏員工獨家掌控,每次加工前都認真選用優(yōu)質的原料和輔料,以秘傳配方與精良工藝,按腌、洗、曬、風(封)醬、糟、醉等不同的操作工藝流程,因而“邵萬生”糟醉食品的“咸中有鮮、糟香味醇”特色,就是無人能及。
堅持選料嚴格、配料精細、工藝認真,經營注重信譽、服務優(yōu)良及貨真價實的傳統(tǒng)特色始終不變,是“邵萬生”百年老店立于不敗之地的根基,也是百年品牌屹立不倒的真理。上海解放后,“邵萬生”注冊為商標,商店始終堅持以“誠信為本、服務社會”為經營宗旨,實施全方位的質量管理和服務管理,建立了由總經理掛帥、業(yè)務經理、明星檢驗員、值班長合力把關的檢測制度。
“邵萬生”的生生不息,與它持續(xù)不斷、與時俱進的創(chuàng)新分不開。19世紀30年代,南京路已經成為上海商業(yè)的中心,中國商店和外國公司林立。但兩者差異很大,在經營內容方面,中國商店一般是上海產的國貨和內地產的南北特產,以及棉布等大宗洋貨。外國公司則經營西方高檔貨,生意不如華商,利潤不比華商差,尤其是其店堂明亮、開敞、美觀、舒適。為此,“邵萬生”大破大立,將封閉的高大圍墻改建成中西相結合的店面。二樓設坐北朝南的西式小露臺,左右兩側設有大型落地玻璃櫥窗。三樓則樹立“邵萬生號”的大型店招。店堂內掛金字條幅“精制四時糟醉,南北果品海味”,吸引了四方客人。
在產品品種上,“邵萬生”也不斷研發(fā)和創(chuàng)新,開發(fā)出了四季產品,并贏得了“春上銀蚶,夏食糟魚,秋持醉蟹,冬品糟雞”之譽。所謂“春上銀蚶”,就是每年春季選用大小均勻、肉質肥嫩的優(yōu)質青島海蚶為原料,放入壇內,每5公斤用上等黃酒1.2公斤,白糖0.4公斤、醬油0.4公斤,紅乳腐0.15公斤及生姜細末一并倒入壇內,浸沒壇子,加蓋封制10天就成?!按荷香y蚶”肉質豐滿,回味微甜,鮮嫩可口。一上柜,往往一搶而空?!岸吩汶u”,說的是選用3.5公斤左右的閹雞為原來,除去頭、爪、翅膀、內臟,煮熟冷卻后切成塊狀,用紗布包扎,配以白酒與酒糟何止輔料,置于壇內密封,7天后開封上柜供應的糟雞,雞皮黃亮,鮮嫩腴醇,異香撲鼻。
進入21世紀,競爭越發(fā)激烈,“邵萬生”老字號繼續(xù)創(chuàng)新,增加了產品品種和服務種類。一方面,邵萬生豐富“南北貨”內涵,除了紅棗、桂圓、木耳等傳統(tǒng)商品,還引進當前流行的美珍香烤肉等美食吸引年輕消費群體,還推出了現場真空包裝等新服務。如今,“邵萬生”年銷售額已經過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