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 備/文
1.2.1.3.3 字母視力表
世界上最早的視力表就是字母視力表,字母視標的標高為筆畫寬度的5倍?,F(xiàn)在常用的視力表為Sloan視力表仍保留自0.1至1.0共計8個級次,改為對數(shù)視標增率,視標選擇C、D、H、K、N、O、R、S、V、Z等字母(圖1-8c)。
另一種較流行的字母視力表為Edtrs視力表,自0.32至2.0共計9個級次,采用對數(shù)視標增率,每行5個視標,橫向間隔寬度為一個視標,縱向行距為下一行視標的標高,視標旁側不標定視標值,僅在0.5視標旁標雙線,1.0視標旁標單線,幫助測試者推算視標值(圖1-8d)。
1.2.1.3.4 數(shù)字視力表和圖形視力表
視標的標高參照同一視角級別的其他視力表,線寬的要求不高,主要用于不能辨認其他視標的兒童或智障人群(圖1-8e)。
1.2.2 視力的記錄方法
1.2.2.1 分數(shù)法
歐美國家習慣用分數(shù)法記錄視力,分子為測試距離,分母為該視標對被測眼張5’視角時距離被測眼結點的距離。例如測試距離為20ft,被測眼能看清的最小視標在距離被測眼40ft處對被測眼張5’視角,則分數(shù)視力為20/40,測試距離為6m,被測眼能看清的最小視標在距離被測眼24m處對被測眼張5’視角,則分數(shù)視力為6/24。
1.2.2.2 小數(shù)法
小數(shù)視力為分數(shù)視力的比值,例如分數(shù)視力為20/40,小數(shù)視力為0.5。小數(shù)視力也可以用視標在標準測試距離對于被測眼所張視角的倒數(shù)來表征,例如被測眼能看清的最小視標在標準測試距離對被測眼張2’視角,則該視標為1/2,即0.5。
1.2.2.3 5分法
先確定視標在標準測試距離對于被測眼所張視角MAR(即小數(shù)視力的倒數(shù)),計算該視角的常用對數(shù)值logMAR,然后用5減去視標的logMAR計算值。例如:0.5視標的倒數(shù)為2,lg2=0.3,5減去0.3等于4.7;0.2視標的倒數(shù)為5,lg5=0.7,5減去0.7等于4.3。
現(xiàn)將各種視力表達方式不同級次視標值的互換關系列表如下。
表1-1各種視力表達方式不同級次視標值的互換關系表
1.2.3 影響視力測試的因素
1.2.3.1 投影視標的成像質(zhì)量
將印有測試視標的微型膠片固定在電機控制的輪盤上,測試時將選定的視標面幅調(diào)至投照孔,采用光學投照系統(tǒng)使測試視標的影像投照在反射板上(圖1-9),要求反射板所見視標的亮度、對比度、清晰度、偏振光折射向和紅綠單色光的波長均符合測試規(guī)范。
圖1-9 投影儀視力表的成像原理
1.2.3.2 亮度
視力表的亮度是影響視力測試的主要因素,國際標準規(guī)定視力表的亮度為200±120cd/m2,實驗證實即使在標準量度范圍內(nèi),亮度不同的100cd/m2與300cd/m2的測試結果平均相差1.4行。為了使測試結果具有較好的復現(xiàn)性,在進行臨床研究時,建議將視力表的亮度控制在200cd/m2±15%。
1.2.3.3 對比度
在亮度穩(wěn)定不變的情況下,視標與背景的對比度是影響視力測試的另一主要因素,通常對比度采用視標反光與背景亮度的百分比來表征,現(xiàn)有的視力表產(chǎn)品中燈箱視力表的對比度最好,通常大于0.95,視頻視力表次之,投影儀視力表則因反射板對于白熾光的反射不徹底,對比度最差,視力測試結果與亮度相同的燈箱視力表平均相差0.3~0.5行。在進行臨床研究時,建議將視力表的對比度控制在0.9±0.05。
測試環(huán)境的照度對于視力表的對比度影響頗大,但始終沒有控制環(huán)境光線的統(tǒng)一規(guī)定,因此建議在測試環(huán)境中無人工照明光線,并采用深色避光窗簾控制外界光線。
1.2.3.4 測試距離
遠視力不可能在無限遠進行測試,由于目標離開被測眼足夠遠時,對于被測眼釋放的近目標信息可以忽略,故常規(guī)將遠視力表的測試距離定為5m(在歐美國家將測試距離定為6m或20ft)。
1.3 測試方法
1.3.1 準備工作
⑴開啟檢測室總電源,檢視設備正常接電,若使用組合型驗眼臺,應開啟控制視力表的電源開關。
⑵若使用投影視力表,應觀察視標的清晰度,必要時可調(diào)試投影視標的焦距。
⑶注意控制測試距離或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的測試距離為5m。
⑷注意控制被測眼的高度與投影儀視力表反射板或視頻視力表的中點齊平。若使用視力表燈箱,被測眼的高度應大致與0.5視標齊平。
1.3.2 操作步驟
⑴視力視標測試從大視標逐步向小視標依次辨認,依次測試右眼、左眼和雙眼視力,記錄能夠辨認的最小視標值。
⑵測試視標配合輔助透鏡進行測試。
1.3.3 注意事項
⑴視力視標的檢測時可配合使用指示棒、激光筆等工具指定測試視標,也可用遙控器顯示單個視標,但應注意消除視標間擁擠效應以后可能獲得較好的視力。
⑵視力表使用完畢應注意切斷電源,待冷卻后覆蓋防塵罩。
2 近用視力表
注視距離在5m以內(nèi)的視力均為近視力,故近視力的特點在于測試距離不定,測試距離可設置為40cm、30cm或25cm等,視標的尺寸根據(jù)標準視角和試距離進行計算。
2.1 基本結構
近視力的測試不如遠視力受重視,絕大對數(shù)屈光測試以后并不進行近視力的測定。實際上,被測眼在注視近目標時會發(fā)生調(diào)節(jié)、聚散和瞳孔縮小等近反射,尤其是配戴遠用框架眼鏡看近時,雙眼視線經(jīng)過眼鏡透鏡光學中心的內(nèi)下方,均可能給近視力的測試結果帶來影響,理應與遠視力同樣受到重視。
2.1.1 印刷近用視力表
近用視力表因為面積小,可以很容易通過計算機打印或膠版印刷制作,制作質(zhì)量以最小視標清晰可辨為成功標準,講究者放入鏡框或進行熱壓過塑。測試時用自然光線或工作燈具照明,測試距離控制則不夠嚴格。
2.1.2 燈箱近用視力表
有生產(chǎn)商仿照遠用燈箱視力表的方式將近用視力表印刷在乳白色透明塑料板上制作近用燈箱視力表,很好地控制了近用視力表的亮度。近來又出現(xiàn)LED照明光源的近用視力表,以可充式鋰電池為電源,又將不同空間頻率的視標制作成不同對比度,使近用視力表的工藝發(fā)展到很高的水平。
2.1.3 綜合驗光儀近視力表
因為屈光檢查的需要,更多的近視力是在綜合驗光儀上完成的,所有的綜合驗光儀均附帶近視標尺、近視標盤和近工作燈,較為統(tǒng)一地控制了近視力表的亮度和測試距離。
⑴近工作燈近工作燈為白熾燈或熒光燈,照度設置為450±250lx,由蛇形管控制投照角度。
⑵近視標尺:將近視標尺豎直固定于綜合驗光儀驗光盤上方,近距離檢測時翻下,附有公制及英制的長度單位刻度,近視標盤可沿著刻度桿前后移動,從而精確控制測試距離,近視標尺除了用于控制近視力的測試距離,也用于測試調(diào)節(jié)幅度等近距離視覺功能測試項目(圖1-10a)。
⑶近視標盤:為一具孔雙層紙板,紙質(zhì)近視標卡夾于紙板中間,可通過旋轉近視標卡使不同的近視標面幅自紙板夾的孔隙中露出,供近距離檢測時使用(圖1-10b)。
圖1-10 近視標尺和近視標盤
⑷近視標:為了配合綜合驗光儀測試,近視標盤不僅設置近視力視標,同時包括部分近測試視標。
a.近視力視標:配合遠用球柱鏡試片組合或老視附加焦度試片,雙眼測試或單眼測試,定量測試裸眼視力及近矯正視力。多為字母視標形式,采用對數(shù)增率級次(圖1-11a)。
b.近交叉視標:配合遠用球柱鏡試片組合和交叉柱鏡輔鏡和球鏡試片,雙眼測試或單眼測試,定量測試被測眼調(diào)節(jié)幅度、調(diào)節(jié)滯后及適宜的老視處方(圖1-11b)。
c.近十字視標:配合遠用球柱鏡試片組合和球鏡試片,雙眼測試或單眼測試,定量測試被測眼調(diào)節(jié)幅度及相對調(diào)節(jié)等(圖1-11c)。
d.近散光盤視標:配合遠用球柱鏡試片組合和柱鏡試片,單眼測試,定量分析被測眼近距離散光的軸位和焦度(圖1-11d)。
e.近單行視標:配合遠用球柱鏡試片組合和6△底向上三棱鏡輔鏡及旋轉棱鏡,雙眼測試,定量分析近距離水平向隱性斜視及AC/A比率等(圖1-11e)。
f.近單列視標:配合遠用球柱鏡試片組合和10△底向內(nèi)三棱鏡輔鏡及旋轉棱鏡,雙眼測試,定量分析聚散力、相對聚散和近垂直向隱性斜視等(圖1-11f)。
圖1-11 綜合驗光儀配套的近視標
2.2 設計原理
2.2.1 對數(shù)近視力表
近視力表由遠視力表發(fā)展而來,近視標可設計為E視標、環(huán)形視標、字母視標和數(shù)字視標等。視標的行數(shù)和增率均仿照對數(shù)遠視力表,常用檢測距離為40cm、30cm或25cm,根據(jù)不同的檢測距離確定視標的標高,稱為等價對數(shù)近視力表(圖1-12)。
圖1-12 對數(shù)近視力表
2.2.2 點近視力表
點近視力表的視標設計為閱讀文字,視標值用“點”來表示,英文單位記為“N”,相當于計算機office辦公軟件輸入文字的字號,每一點相當于1/72in,即0.353mm,視標大小設計為從16N~1.6N計11行,分別為16N、13N、10N、8N、6.6N、5N、4N、3.3N、2.5N、2N和1.6N,標準檢測距離為40cm。
2.2.3 M近視力卡
M閱讀近視力卡的視標為高對比閱讀文字,共分10節(jié),視標值用節(jié)系數(shù)表示,表示在節(jié)系數(shù)值(以m為單位)處,視標的標高對被測眼張5’視角,標準測定距離為40cm。M閱讀視力卡的節(jié)系數(shù)值分別為4.0M、2.5M、2.0M、1.6M、1.2M、1.0M、0.8M、0.6M、0.5M和0.4M(圖1-13)。
茲將對數(shù)近視力表、點近視力表和M近視力卡的視標值的對應關系列表如下。
圖1-13 M近視力卡
表1-2 各種近視力表不同級次視標值的對應關系表(測試距離40cm)
2.2.4 Jaeger視力表
Jaeger視力表為由Snellen視力表發(fā)展而來的近視力表,采用字母視標,從J1~J8共8個級次,視標增率為調(diào)和級數(shù),即J1視標的標高比J2大1倍,比J8大8倍。自從對數(shù)近用視力表流行以來,Jaeger視力表已經(jīng)較少使用。
2.3 測試方法
2.3.1 準備工作
⑴開啟光源,使視力表獲得均勻良好的照明。
⑵若測試矯正視力,應事先在試鏡架或驗光盤置入被測眼配戴適用的遠用瞳距和驗光試片組合,以及近用附加焦度試片。
⑶注意控制測試距離為視力表規(guī)定的距離。
2.3.2 操作步驟
⑴視力測試從大視標逐步向小視標依次辨認,測試單眼和雙眼視力,記錄能夠辨認的最小視標值。
⑵檢測視標配合輔助透鏡進行測試。
2.3.3 注意事項
⑴近視力的測試受環(huán)境光線的影響很大,須注意每次測試的光照條件大致相同。
⑵老視對于近視力測試的影響很大,40歲以上的被測者測試近視力均應考慮適量置入老視附加焦度。
⑶近視眼測試裸眼近視力,其調(diào)節(jié)遠點有可能在測試距離以內(nèi),則視力表處于被測眼的明視范圍以外。例如測試距離為40cm,-3.00D近視眼的調(diào)節(jié)遠點在眼的主點軸面前方33cm處。遇這種情況,建議被測者配戴合適的遠用矯正眼鏡進行近視力測試。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