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軍 王亞萍▲ 武漢大學2010級生物醫(yī)學工程碩士研究生(武漢 430000)
為了減少臨床上常見的化療導致的不良反應,自2008年6月~2010年10月,我們采用參芪扶正注射液聯(lián)合化療治療常見的惡性腫瘤,取得了一定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臨床資料 2008年6月~2010年10月我科收治的70例腫瘤患者,所有病例均有病理組織學和細胞學檢查確診,并有客觀可評價的指標。其中男42例,女28例,年齡在25~72歲之間。每例患者在化療前均查肝腎功能、血常規(guī)、心電圖、凝血功能基本正常,生活質(zhì)量評價(KPS)評分>70分,無明顯的化療禁忌證。與患者及家屬談話充分獲得知情同意,簽署化療知情同意書。其中,肺癌15例,胃癌12例,直腸癌10例,結腸癌9例,鼻咽癌8例,乳腺癌6例,食管癌6例,宮頸癌4例。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對照組各35例,兩組臨床資料在性別、年齡、病情等方面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有可比性。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單純化療,根據(jù)不同疾病及病理類型選擇常規(guī)化療方案。非小細胞肺癌采用DP方案(多西紫杉醇+順鉑)、小細胞肺癌采用EP方案(依托泊苷+順鉑)、胃癌采用FOLFOX 4方案(奧沙利鉑+醛氫葉酸+5-氟尿嘧啶)、大腸癌采用FL方案(5-氟尿嘧啶+亞葉酸鈣)、食管癌采用DF方案(順鉑+5-氟尿嘧啶)、乳腺癌采用CMF方案(環(huán)磷酰胺+絲裂霉素+5-氟尿嘧啶)、鼻咽癌采用DP方案(多西他賽+順鉑)、宮頸癌采用DF方案(順鉑+5-氟尿嘧啶)。以上方案均以3周21d為1個化療周期,在此基礎上,治療組采用參芪扶正注射液250mL配合化療同時靜脈滴注,1d1次,21d為1個周期,共觀察2個周期。對照組采用與治療組相同的化療方案,但不用參芪扶正注射液。兩組均以21d為1個周期,2個周期療程結束后評價療效。
觀察指標 實驗室檢查:化療前后均查血常規(guī)及肝腎功能,化療期間動態(tài)監(jiān)測血常規(guī)每周2次,復查肝腎功電解質(zhì)每周1次。
不良反應 化療期間每天觀察記錄惡心嘔吐等胃腸道不良反應。
生活質(zhì)量 觀察記錄治療前后患者Karnofsky評分變化情況。
療效標準 外周血象變化及消化道毒副反應評價按WHO抗癌藥物急性與亞急性毒副反應表現(xiàn)及分度標準評價,分為0-IV度[1]。
生活質(zhì)量以Karnofsky評分標準為指標,治療后比治療前增加≥10分者為改善,治療后比治療前減少≥10分者為下降,治療后比治療前增加或減少<10分者為穩(wěn)定。
治療結果 外周血細胞計數(shù)變化 治療組患者出現(xiàn)白細胞和/或血小板減少的骨髓抑制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 (χ2=5.41、4.02,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化療前后白細胞、血小板變化測定結果比較(×109/L,)
表1 兩組患者化療前后白細胞、血小板變化測定結果比較(×109/L,)
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 別 毒副反應 0度 Ⅰ度 Ⅱ度 III度 Ⅳ度發(fā)生率治療組 白細胞減少 2010△4 1 0 n=35 血小板減少 2563 1 0對照組 白細胞減少 12156 2 0 n=35 血小板減少18115 1 0
生活質(zhì)量改善比較 KPS評分:治療組KPS評分改善22例,穩(wěn)定8例,降低5例;對照組改善6例,穩(wěn)定10例,降低14例。兩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臨床癥狀療效 治療組顯效18例,有效12例,無效5例,有效率85.7%;對照組顯效7例,有效8例,無效20例,有效率42.8%。兩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 <0.05)。
不良反應 兩組在治療期間均未發(fā)生任何不良反應。
討 論 惡性腫瘤患者寄希望于通過化療能得以控制腫瘤的同時,現(xiàn)在也越來越重視能否合理的改善腫瘤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以改善生存質(zhì)量為目的的治療已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改善癥狀、增強免疫功能、減輕化療毒副反應是生存質(zhì)量標準中重要組成部分。藥物治療在控制手術或放療區(qū)域隱匿轉(zhuǎn)移癌灶,控制全身遠處微小轉(zhuǎn)移灶方面具有特殊的優(yōu)勢。但化療的主要缺陷在于對腫瘤細胞的選擇性抑制作用不強,而且由于化療藥物是細胞毒性藥物,造成患者全身毒性反應較大,對機體有較嚴重的不良反應。隨著聯(lián)合化療方案強度的增強,毒副反應增加,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高效高毒現(xiàn)象。一般腫瘤患者由于多種原因?qū)е聶C體免疫功能多處于低下狀態(tài),所以臨床上采用單純化療手段對其療效欠佳。因此,在腫瘤綜合治療中,適時配以扶正中藥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參芪扶正注射液是采用我國傳統(tǒng)中醫(yī)藥學方法以黨參、黃芪為主要原料提取其中有效成分,經(jīng)過加工研制而成的一種純中藥制劑。經(jīng)過大量臨床實踐驗證,參芪扶正注射液不僅具有扶正固本、益氣健脾、抗疲勞、提高機體免疫功能[2]的巨大功效,而且也可以通過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huán)從而起到減輕化療毒副作用、升高白細胞的功能[3]。本組應用參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療治療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結果顯示治療組不僅明顯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提高了KPS評分,而且也明顯減輕了化療所致的惡心嘔吐等胃腸道毒副反應,還能夠明顯的改善白細胞及血小板計數(shù)下降情況。治療前后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另有文獻報道,參芪扶正注射液在減輕化療毒副反應的同時,在治療腫瘤方面有協(xié)同增敏作用,能夠明顯提高化療的療效[4]。
所以,我們認為在腫瘤患者化療過程中聯(lián)合應用參芪扶正注射液,可以起到扶正固本、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減輕化療毒副反應的作用,能改善化療病人的臨床癥狀、提高生存質(zhì)量、提高病人的免疫水平,能成為一種較為理想的化療輔助用藥,值得臨床使用。
[1]孫 燕.內(nèi)科腫瘤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995-996.
[2]吳敏慧,李輝賢,安 怡.參芪扶正注射液在腫瘤臨床中的應用[J].腫瘤防治雜志,2004,9:1008.
[3]王 燕.參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療治療中晚期惡性腫瘤的臨床觀察[J].河北醫(yī)藥,2004,26(4):343.
[4]朱莉菲,張亞聲,吳 晴.參芪扶正注射液聯(lián)合化療治療胃癌的臨床觀察[J].上海醫(yī)學,2007,30(7):542-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