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錦蓉
(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qū)中醫(yī)院 深圳 518000)
中醫(yī)偏頗體質與糖尿病、糖調節(jié)受損相關性探析
馬錦蓉
(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qū)中醫(yī)院 深圳 518000)
目的:探討中醫(yī)偏頗體質與糖尿病、糖調節(jié)受損的相關性。方法:選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M)患者48例和糖調節(jié)受損(IGR)患者80例進行回顧性分析,統(tǒng)計其在各偏頗體質中的分布。結果:48例DM患者和80例IGR患者的偏頗體質差異較大,但兩組均以痰濕質、陽虛質和陰虛質為主,其中DM患者陰虛質患者最多,占22.9%,IGR患者以痰濕質患者最多,占28.8%;兩組患者3種主要偏頗體質和其它5種偏頗體質存在顯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痰濕質DM患者BMI和HbA1c明顯高于陽虛質和陰虛質,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痰濕質、陽虛質和陰虛質3種偏頗體質在高血糖中的分布與DM的發(fā)生與發(fā)展具有相關性。在中醫(yī)體質方面,可以調節(jié)與血糖高度相關的偏頗體質,及早進行干預,加強對糖尿病的防控。
中醫(yī);偏頗體質;糖尿病;糖調節(jié)受損;相關性
體質是指由先天遺傳和后天獲得形成的,人類個體在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活動方面所固有的、相對穩(wěn)定的特性。由于個體體質的不同,患者在發(fā)病過程中對病因易感性和疾病發(fā)展傾向性的表現則不同[1]。為了探討中醫(yī)偏頗體質與糖尿病、糖調節(jié)受損的相關性,本文選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DM患者48例和IGR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F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進行體檢的患者1 984例,其中偏頗體質462例,平和體質1 522例,經過進一步篩選,DM患者48例,IGR患者80例。DM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13例,年齡 35~84 歲,平均年齡為(56.9±6.7)歲,病程 1~19年,平均為(12.4±5.1)年;IGR患者中,男性65例,女性15例,年齡 37~86歲,平均年齡為(57.5±6.4)歲。
1.2 臨床診斷標準 (1)DM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且均為2型糖尿病,FPG≥7.0 mmo1/L,2 hPG≥ 11.1 mmo1/L;(2) 排除糖尿病并發(fā)癥患者。
1.3 判定方法 按照《中醫(yī)體質分類與判定》中的分類方法分為9種基本體質:痰濕質、陽虛質、陰虛質、氣郁質、氣虛質、瘀血質、特稟質、濕熱質、平和質,并按照《中醫(yī)體質分類與判定表》判定體質類型,每一個問題按照5級評分,平和質為正常體質,其余為偏頗體質。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DM和IGR患者體質類型比較 48例DM患者和80例IGR患者的偏頗體質差異較大,但兩組均以痰濕質、陽虛質和陰虛質為主,其中DM患者陰虛質患者最多,占22.9%,IGR患者以痰濕質患者最多,占28.8%。結果見表1。
表1 DM和IGR患者體質類型比較 例(%)
2.2 DM和IGR患者3種主要偏頗體質和其它5種偏頗體質比較 兩組患者3種主要偏頗體質和其它5種偏頗體質存在顯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2。
表2 DM和IGR患者3種主要偏頗體質和其它5種偏頗體質比較 例(%)
2.3 DM患者主要體質類型BMI和HbA1c的關系痰濕質DM患者BMI和HbA1c明顯高于陽虛質和陰虛質,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3。
表3 DM患者主要體質類型BMI和HbA1c的關系 (±S)
表3 DM患者主要體質類型BMI和HbA1c的關系 (±S)
體質類型 n BMI HbA1c(%)痰濕質陽虛質陰虛質8 9 1 1 29.2±1.2 26.5±1.1 24.6±3.1 7.3±0.9 6.8±0.9 6.6±0.7
根據中醫(yī)體質分類法,能夠準確、全面地反映體質類型。探討DM和IGR患者的體質特征和類型對糖尿病的防治有著重要的臨床價值。本研究中發(fā)現DM和IGR患者均以痰濕質、陽虛質和陰虛質為主,而且DM以陰虛質為主,IGR以痰濕質為主,3種主要偏頗體質和其它5種偏頗體質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與國內相關研究結果[2]一致,說明不同偏頗體質是糖尿病的發(fā)展過程,IGR是DM發(fā)展的過渡和危險階段,糖尿病早期以痰濕質體質為主,后期逐漸發(fā)展成為陰虛質。
通過研究發(fā)現,痰濕質、陽虛質和陰虛質3種偏頗體質在高血糖中的分布與DM的發(fā)生與發(fā)展具有相關性,痰濕質DM患者BMI和HbA1c明顯高于陽虛質和陰虛質,表明痰濕質患者具有更明顯的糖代謝紊亂。因而在中醫(yī)體質方面,可以調節(jié)與血糖高度相關的偏頗體質,及早進行干預,加強對DM的防控。
[1]鄧科穗,項鳳梅,鄧運明,等.IGR患者中醫(yī)體質分類與相關體檢指標的關系[J].南昌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51(1):24-26
[2]閆鏞,朱璞,張芳,等.DM患者中醫(yī)體質類型與相關指標關系的分析[J].中醫(yī)學報,2010,25(6):1 154-1 156
R 587.1
B
10.3969/j.issn.1671-4040.2013.04.037
2013-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