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寧, 黃清寶, 林小峰, 宋紹劍
(廣西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廣西南寧530004)
VisSim是一套集成型軟件,可快速完成TI公司系列的DSP以及MSP430微控制器的系統(tǒng)原型機的開發(fā)測試工作;可為控制算法及指定的片內外設生成標準ANSIC定點代碼,并進行仿真;支持TIF243、LF2407、F2808、F2812、F28335以及 MSP430微控制器的評估板。VisSim包含電機模塊,可用于基于交流感應電機、無刷直流電機、步進電機等運動控制系統(tǒng)的模擬以及產(chǎn)品代碼的生成。該模塊包括了PID、3相PWM驅動、空間矢量波形發(fā)生器、Park和Clarke變換、V-H剖面圖、無傳感器磁通、轉子速度評估、正交解碼速度計算器[1]。VisSim是一套圖形化的原型建模軟件,能進行控制策略的開發(fā)與驗證,執(zhí)行脫機參數(shù)調整;用戶可在Windows的環(huán)境中執(zhí)行即時模擬、數(shù)據(jù)采集和控制工作,無需編輯復雜的代碼即可得到與真實回路硬件系統(tǒng)相匹配的結果。將非線性系統(tǒng)線性化;生成BODE圖,根軌跡圖,以及連續(xù)和離散系統(tǒng)的Nyquist分析;同時還提供極點布局控制設計。提供DSP、動態(tài)、電機、電力、液壓、化學、熱與渦輪機等模型資料庫[2-4]。和Matlab建模軟件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勢:①軟件生成代碼小,直接可下載到TI公司系列的DSP以及MSP430微控制器。② VisSim使用圖形化界面,用戶可非常簡單地創(chuàng)建、修改、以及維護系統(tǒng)模型。仿真內核為線性、非線性、連續(xù)時間、離散時間、時變、SISO、MIMO,以及混合系統(tǒng)設計提供了快速精確的解決方案,可模擬線性、非線性、連續(xù)、離散系統(tǒng)、時變和混合系統(tǒng)。VisSim軟件不僅可用于電力電子技術、電機、自動控制原理、嵌入式控制器DSP的實驗教學,而且還可作為各們學科的仿真建模軟件[5-8]。
雖然VisSim軟件具有強大的功能,但是配套的實驗箱并不多見,在國外,VisSim軟件研發(fā)公司(Visual Soluctions)提供的風門控制實驗箱。TI公司提供了再生能源控制裝置。在臺灣,卓傑企業(yè)有限公司研制了VisSim通用型DSP控制器系統(tǒng),采用dsp2407實現(xiàn)了的數(shù)字濾波、輸出信號控制,具有直流伺服馬達位置控制系統(tǒng),交流伺服馬達驅動與位置控制系統(tǒng),倒立擺系統(tǒng)控制,雙螺旋槳MIMO系統(tǒng)控制實驗。清云科技大學采用RT-DAC4和VisSim軟件構建自動控制實驗教學。西南石油大學采用VisSim軟件進行“電力拖動自動控制系統(tǒng)”的仿真實驗,另外一些高校主要應用VisSim軟件進行風力發(fā)電、電機控制建模的研究[9-10]。
目前,本校的電力電子技術、電機、自動控制原理的實驗,只能開設一些傳統(tǒng)的、驗證性和演示性的實驗。內容單一、技術較落后,嚴重地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而且由于實驗裝置局限性,不能進行建模和仿真,控制算法不能更改,更不能產(chǎn)生控制程序代碼。能夠進行原型機開發(fā)的實驗裝置比較昂貴,如德國dSPACE實時仿真系統(tǒng)十幾萬元,固高Matlab實時控制軟件10萬元左右,并且這些軟件產(chǎn)生的c代碼較大,閱讀性較差,且難以脫離開發(fā)環(huán)境。因此,我們采用VisSim軟件、數(shù)據(jù)采集卡、TMS320F2812開發(fā)板等開發(fā)了以下實驗。
采用研華數(shù)據(jù)采集卡PCL1710,采用VC++建立嵌入VisSim軟件的模塊:AD采集、DA轉換、IO控制、脈寬調制PWM等模塊。
以信號采集和顯示為例,圖1是采集卡、VisSim軟件構成的信號采集和顯示框圖。
圖1 信號采集和顯示
A/D10為外部信號發(fā)生器所給的方波,圖2是由外部所給的信號采集的方波,而D/A0是由VisSim傳給外部的示波器波形。
圖2 方波信號采集測試
自動原理可開展BODE圖、根軌跡圖,以及連續(xù)和離散系統(tǒng)的Nyquist分析,極點布局控制設計,PID控制器等實驗。
由于實驗室條件所限,大多數(shù)的控制器設計開發(fā)要進行為半實物仿真。原因是:①控制對象的實物比較昂貴或無法進行多次實驗,為了驗證控制器設計的可行性,則采用控制器的半實物仿真。② 工業(yè)過程控制中,在實物環(huán)境下不能輕易調整控制器,只能離線調整,根據(jù)數(shù)學模型驗證控制算法。采用VisSim軟件及研制的實驗箱可以開展半實物仿真,利用VisSim軟件建立被控對象模型,設計控制算法,優(yōu)化控制算法參數(shù),以達到滿意控制效果。
圖3 是VisSim半實物仿真框圖
以設計一個控制器為例,欲將狀態(tài)x1(t)、x2(t)追蹤xd1(t)、xd2(t)。其狀態(tài)方程如下:
圖4 控制器設計仿真
圖5是基于DSP嵌入式系統(tǒng)VisSim實驗箱的結構框圖,主要由以下部分構成:① TMS320F2812開發(fā)板[11];② dsp仿真器;③ 12位 DA板;④ 數(shù)字量光電隔離輸出;⑤模擬信號調理電路;⑥ 數(shù)字量光電隔離輸入;⑦ 智能模塊IPM;⑧ 編碼器輸入;⑨ LED狀態(tài)指示;⑩帆板、12 V直流電機風扇。
圖5 基于DSP嵌入式系統(tǒng)Vissim實驗箱
帆板控制原理:電扇吹動帆板旋轉一定的角度,編碼器將產(chǎn)生具有一定頻率、相差90°的脈沖的信號(旋轉角度的大小決定正負號)。實驗箱上的正交編碼脈沖(QEP)電路將對編碼器產(chǎn)生的信號進行脈沖計數(shù)[12],經(jīng)過標度變換可以得到精確的帆板旋轉角度。將設定值和旋轉角度作為輸入,運用模糊控制算法計算PWM控制量,控制IPM智能模塊,實現(xiàn)對風扇轉速進行控制。
在VisSim中所使用的模糊控制功能模塊的建模是通過VC++編譯所完成的。該模塊以帆板旋轉的角度設定值和實際值作為輸入,PWM控制量作為輸出。完成包括誤差和誤差變化率的計算,量化處理、查表和解模糊化的響應過程得到控制量的功能[13-16]。所完成的模糊控制功能模塊如圖6所示。所建立的VisSim程序中的旋轉編碼器旋轉角度計算模塊和PWM信號的計算與輸出模塊,如圖7和8所示。程序中將帆板角度設定值和實際值、PWM輸出值以圖形的形式顯示,方便用戶的觀察與控制。
圖6 模糊控制器功能模塊
圖7 PWM信號的計算與輸出模塊
圖8 模糊控制結果
從圖8可以看出,模糊控制幾乎沒有出現(xiàn)超調現(xiàn)象,且穩(wěn)定時間也較短。體現(xiàn)了模糊控制系統(tǒng)對于動態(tài)系統(tǒng)的優(yōu)越性。
我們編寫VisSim軟件配套實驗指導書,實驗裝置可開出6個基本實驗內容和3個綜合設計內容,學生通過學習使用VisSim軟件,借助于VisSim軟件平臺進行,并在相應的實驗裝置得以實施。實驗3人一組,實驗前學生根據(jù)實驗內容先做預習報告,預習報告經(jīng)任課老師批改,才允許學生做實驗。實驗前由實驗教師簡要介紹本次實驗的內容與要求,示范儀器設備的使用和操作方法。學生做實驗,實驗中遇到問題由實驗教師或任課教師只作少量提示,鼓勵學生自行找到解決辦法。通過VisSim軟件對被控制對象的建模,設計控制算法,觀察仿真輸出波形,可靈活調整參數(shù)實現(xiàn)建模、控制算法優(yōu)化設計。因此,學生不但可以清楚地理解原理,而且能培養(yǎng)他們獨立思考和自學的能力,仿真驗證的參數(shù)可進行實際系統(tǒng)調試,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VisSim實驗裝置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建模、控制算法設計與綜合應用的能力,提高設計控制算法水平和實驗技能,增強他們分析問題能力,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研究能力。
VisSim軟件不僅可以采用自身定義的模塊進行建模,而且可以嵌入 C++、Matlab、Mathcad、Maple建立的模塊,采用VisSim軟件不僅可開展電力電子技術、電機控制、自動控制原理、嵌入式控制器dsp的實驗,而且將數(shù)學建模與這些課程有機結合在一起,使數(shù)據(jù)采集、控制策略、數(shù)字控制相結合,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
[1] Visual Solutions,Inc.VisSim User’s Guide Version 7.0[Z].2008.
[2] 紀志成,程永奇,沈艷霞.基于VisSim永磁同步電機矢量控制系統(tǒng)建模與仿真[J].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06,17(7):1569-1573.
[3] Ustun O,Yilmaz M,Tuncay R N.Simulation of power electronic circuits using VisSim software:a study on toolbox development[C]//Computers in Power Electronics.2000:183-187.
[4] Ozgur Ustun.Design,Analysis,and Control of a Novel Linear Actuator[J].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2006,42(4):1007-1013.
[5] Jan T Bialasiewicz.Renewable Energy Systems With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ors:Operation and Modeling[J].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2008,55(7):2752-2758.
[6] Stephen P Tseng,Hu S S,Shaw J S.Control and Motion Cues Generation of Stewart Platform with a DSP Based Controller[C]//Proceedings of the 2005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2005:96-101.
[7] 謝文濤,童 玲,王 毅.基于VisSim/ECD的直流電機控制系統(tǒng)設計[J].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tǒng)應用,2006(6):39-41.
[8] 李元龍,吳定會,紀志成.基于VisSim的SCIG風力發(fā)電機組動態(tài)模型建模與研究[J].微特電機,2009(7):4-7,61.
[9] 李紅偉,王洪誠,賴 欣.VisSim在“電力拖動自動控制系統(tǒng)”教學中的應用[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8,30(2):90-95.
[10] 李紅偉,王洪誠.永磁同步電機矢量控制系統(tǒng)的VisSim建模與仿真[J].電機與控制學報,2007,11(5):533-537.
[11] 蘇奎峰,呂 強.TMS320F2812原理與開發(fā)[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5.
[12] 潘明東.光電編碼器輸出脈沖的幾種計數(shù)方法[J].電子工程師,2004,30(8):69-71.
[13] 石辛民,郝整清.模糊控制及其MATLAB仿真[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14] 李 寧,張乃堯.采用不同的模糊推理方法時典型模糊控制器的結構分析[J].模糊系統(tǒng)與數(shù)學,1998,12(3):85-92.
[15] 王立新.模糊系統(tǒng)與模糊控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16] 鄭金幸.采用DSP的感應加熱模糊控制器的設計[C]//第五屆工業(yè)電子及應用的IEEE會議,2010:2276-2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