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能 徐建華 楊伯軍
(1江蘇省陶瓷研究所有限公司,宜興214221;2宜興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宜興214206)
印釉,就是運用轉印機硅膠頭將銅版上的釉漿或色漿層圖案轉印到坯體表面或釉層表面,來達到特殊的裝飾效果。國內印釉裝飾以前主要用于平板產品為主的建筑陶瓷領域,由于器型及工藝的特殊性,其在陶瓷餐具方面的成功應用較少。我們在這方面作了嘗試,已形成完整的工藝及材料制備體系,目前印釉裝飾已大量應用于本公司陶瓷西餐具的生產,豐富了裝飾手段,較大程度地拓展了裝飾風格與效果,產品大批量出口歐美,深受市場青睞。
陶瓷餐具印釉裝飾分為釉上印釉和釉下印釉兩種。對釉下印釉來講,被轉印的彩料不是簡單的色料,而是特殊性能的印釉料;對釉上印釉來講,受體是生釉層,不是已燒好的產品,因此與傳統(tǒng)的釉上、釉下彩裝飾完全不同,印釉裝飾對材料性能及工藝都有特定的要求。
印釉是借助轉印機來完成的,由可以變形的轉印機硅膠頭把目標圖案轉印到素坯表面(釉下裝飾)或釉層上(釉上裝飾)。
(1)釉下裝飾.
先將設計的圖案蝕刻制成轉印凹版,版子安裝到位,同時準備素坯與印釉料。通過機器的運行,使轉印凹版表面涂上印釉料,用刮刀刮去印版表面非圖文區(qū)的印釉料,由硅膠頭蘸取印版凹坑處的印釉料并抬起轉印到坯體表面,從而完成轉移印釉,然后浸面釉。面釉可以是透明釉,也可是窯變淡色釉,由于印釉圖案與面釉有反應,而變化又不能過度而模糊,因此對印釉料與面釉有很高的理化性能要求。
(2)釉上裝飾.
釉上裝飾同樣需先制作銅版,版子安裝到位,同時準備上好底釉的半成品與印釉料,在釉層達到合適干度后,由硅膠頭完成轉移印釉。釉上印釉對底釉的表面強度與坯釉結合性有較高的要求,否則印釉時底釉層會受壓后破壞甚至脫落,尤其對大曲度的杯類產品更如此。底釉與印釉料在理化性能上應有較好的匹配性,轉移印釉后有時還需填色。
印釉料主要由干釉粉和有機功能劑組成。干釉粉主要包括色料和填充物(蘇州土、長石、方解石、氧化鋁等),有機功能劑包括連接料和稀釋劑。
有機功能劑有親水性和斥水性之分。親水性的常用羥甲基纖維素的水溶液、糖漿、甘油等配成水溶液,組分大致比例為無機粉料50%~70%,親水性連結料50%~30%;斥水性的常采用有機硅類物質或樹脂類油等,要求其憎水性要強,又要求配好的印釉料對印刷有較好的適應性和對受體的粘附性,組分大致比例為無機粉料30%~50%,斥水性連結料70%~50%。根據(jù)使用的具體的有機功能劑作相應調整,調至合適的呈色和印釉效果。印釉料中各組分的作用:
(1)無機粉料。最主要的作用是呈色或者幫助呈色的作用。
(2)連接料。連接料是由高分子物質混溶而成的,是印釉料中的液相分散介質,是無機固體顆粒的載體,具有粘性、流動性、成膜功能,可有效地分散固體顆粒,賦予印釉料粘滯能力、印刷能力、成膜能力。
(3)稀釋劑。降低印釉料粘度,增加流動性,調節(jié)印釉料合適的印刷效果。
制備時,先按普通釉料的制備工藝方法,濕式球磨制成釉漿,然后將釉漿脫水、烘干、干法粉碎成釉粉,再按配比與有機功能劑混磨成印釉料。工藝流程:色料、填充物的稱配→加水研磨→過篩、烘干→加入有機功能劑研磨→過篩→密封儲存→備用。
親水性印釉具體制備工藝過程:按表一配比稱量配制,濕式球磨至細度萬孔篩余量小于0.1%,過篩、烘干后按表2比例配制,研磨至充分均勻。
首先,要求具有穩(wěn)定的膠體性質,才能在膠頭表面獲得均勻一致的印花釉量;其次,要求與干釉粉配制成的印釉料在膠頭的吸附性和轉印到坯體上時的脫墨性要好;第三,要求常溫殘留物、無有害物質釋放等。
表1 干釉粉配比
表2 印釉料比例
表3 無機粉料球磨細度的影響
不同的印花圖案、不同的花板對印釉料的要求也不同。尤其是銅版上圖文的蝕刻深度較淺的對印釉的要求相對較高。有些印釉料為了滿足印刷效果,所用的原料在使用前要進行煅燒處理,在煅燒溫度下?lián)]發(fā)掉結晶水、微生物、氣體,提高致密度、提高印花釉的印刷質量,如鐵紅粉、氧化錳粉、硅酸鋯等,有時候也可將色料與填充料混磨烘干后一起煅燒。
同一種無機粉料配方的配料量在相同球磨條件下,采用不同的球磨時間來控制其細度,測其萬孔篩余量,并配制成印釉料,通過印花操作檢驗其性能(見表3)。
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通過試驗得知固體顆粒的細度應盡可能小點。因為顆粒越細,印花釉單位體積內的顆粒數(shù)越多,分散越均勻,著色力越強,與連結料的接觸面也越大,提高了印花釉的穩(wěn)定性與印花質量。若顆粒較粗,其尺寸與花板上的網點尺寸較接近的話,易導致網點內不能充實印花釉、鋪展起毛、沉淀而達不到理想的印刷效果,并且印刷過程中會因摩擦系數(shù)大,大大降低刮板、硅膠頭、花板的使用壽命。
加入有機功能劑后的研磨,其主要作用在于使有機料與無機料之間、固相與液相間的充分混合均勻,因此其狀態(tài)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印釉料的性能,應使固體顆粒在溶液中要充分地分散均勻,固體顆粒要被溶液所潤濕。在研磨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大量的氣泡,氣泡多對印刷不利,會出現(xiàn)花紋模糊、線條輪廓不清等現(xiàn)象,所以印釉料在倒出來過篩之后要加入適量的消泡劑。
為了使紋樣清晰,膠頭只能沾一層薄薄的印釉,因此必須盡量提高釉粉與介質的比例或用著色力強的色料。
釉下印釉時,為了燒成后既能使圖案既與坯體結合牢固,又能與面釉形成微反應產生恰到好處的變化效果,這就要求混入連結料中的干釉粉具有陶瓷釉料的性能,同時又要求在高溫下不與面釉反應過度而產生互熔的現(xiàn)象,以防止消色、呈色不純或圖文模糊不清等,要求無機粉料有合適的高溫性能。
釉上印釉裝飾時,要求底釉在素坯上的附著能力盡可能的大些,釉體本身也有較高的結合強度,避免釉上印釉時將底釉的釉層粘到膠頭上或受到破壞,杯類產品印花之前可在印釉部位作強化處理,在不影響釉面效果的前提下也可適當提高釉料中的粘土含量。
在高溫燒成時,要求底釉與面釉的高溫流動性應適當,不可過大,避免產生流釉而使紋飾輪廓變形、模糊等??蛇m當提高底面釉的Al2O3/SiO2值來提高高溫粘度,豎面產品應更加注意。
綜上所述,影響印釉裝飾效果的因素很多,影響作用也較復雜,印釉裝飾時經常遇到的問題,其原因及解決方法可歸納如下(見表 4)。
印釉裝飾在陶瓷餐具領域的應用,較大程度地豐富了其裝飾效果,但具有一定的技術門坎。為了獲得理想的印釉效果與質量,必須設計合適的印釉裝飾工藝與印釉料組成。在實際生產、使用過程中,不同的印花圖案、花板、器型對印花釉的性能要求也不完全一樣,主要還是要通過對現(xiàn)場印花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分析、判斷其問題,選用合適的連結料和稀釋劑,然后通過試驗,調配出理想的印花印釉料。
[1]于秀珠,趙柏林.移印的特點、工藝及設備[J].印刷雜志.2002(8):98-99.
[2]徐建華.陶瓷花釉及裝飾技術[M].2010.
[3]張玉南.陶瓷藝術釉工藝學[M].2003.
[4]陳德山.移印技術及故障排除[J].絲網印刷.2003(6):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