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娜 徐榕青 林文津 張亞敏 林玉霖
1.福建中醫(yī)藥大學,福建 福州 350003;2.福建省醫(yī)學科學研究院,福建省醫(yī)學測試重點實驗室,福建 福州 350001;3.福建省莆田市醫(yī)學科學研究所,福建 莆田 351100
枇杷葉為薔薇科枇杷屬常綠小喬木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ld.干燥葉,是常用傳統(tǒng)中藥,也是福建道地藥材之一。枇杷葉味苦,微辛,性微寒,歸肺、胃經,具有清肺鎮(zhèn)咳、降逆止嘔的治療功效[1]?,F代藥理研究表明,枇杷葉主要成分為三萜酸類的齊墩果酸、熊果酸,具有抗炎、抗病毒、降低血糖等作用[2-4]?,F行版中國藥典已將齊墩果酸、熊果酸含量測定列入枇杷葉項下質量控制項目。福建枇杷葉不僅資源儲量大,而且枇杷葉種源極為豐富。本研究采用HPLC法比較福建不同種源枇杷葉中齊墩果酸、熊果酸含量,旨在為枇杷葉的采收及品質評價提供科學依據。
1.1 材料 不同種源枇杷葉共23份,其中19份采自福建莆田常太枇杷葉GAP生產基地,樹齡5年;4份采自莆田常太鎮(zhèn)野生枇杷樹。所有樣本經福建莆田市中醫(yī)藥研究所林力強鑒定,憑證標本存于福建莆田醫(yī)學科學研究所標本室。
1.2 儀器及試劑 LC-20A液相色譜儀(島津公司);AL204型電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公司);5L/H50w型超純水機(艾科浦公司);KQ2200E型超聲波清洗機(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齊墩果酸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110709-201206)、熊果酸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110742-200519),乙腈、甲醇(色譜純)。
2.1 色譜條件 齊墩果酸、熊果酸含量測定多采用HPLC法[5-8],齊墩果酸和熊果酸是一對結構相似、性質相近的同分異構體,常以結合或游離的形式同時存在于植物中,較難分離[9]。為了同時檢測出兩種成分,并得到較高的響應,選擇210nm為檢測波長。
色譜條件:色譜柱為 Inertsil ODS-SP(5μm,4.6×250mm);乙腈-甲醇-醋酸銨(67:12:21)為流動相;柱溫:室溫;進樣量10μl;檢測波長210nm。此色譜條件下齊墩果酸與熊果酸分離度良好,理論塔板數不低于5000。
2.2 溶液的制備 取枇杷葉粉末1g,精密稱定,按料液比1:50加入95%乙醇,超聲萃取30min,過濾,濾液濃縮,靜置備用。加95%乙醇定容至5ml,用0.45μm的微孔濾膜過濾,取續(xù)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精密稱量齊墩果酸、熊果酸對照品,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分別制成0.5mg·ml-1的對照品溶液。
2.3 線性關系 精密吸取齊墩果酸與熊果酸對照品溶液,分別制成濃度為 0.3125、0.625、1.25、2.5、5μg·ml-1和1.25、2.5、5、10、20μg·ml-1的溶液,用 0.45μm 的微孔濾膜,取續(xù)濾液進樣,以色譜峰峰面積為縱坐標,對照品溶液濃度為橫坐標,建立標準曲線方程。齊墩果酸標準曲線方程:y=49287x-18238,R2=0.9919(n=5),熊果酸標準曲線方程:y=41244x+1546,R2=0.9981(n=5),線性關系良好。
2.4 精密度實驗 取同一濃度對照品溶液,反復進樣6次,齊墩果酸與熊果酸色譜峰峰面積的RSD分別為0.6%和0.8%,表明儀器的精密度良好。
2.5 重復性實驗 取同一供試樣品粉末6份,按上述方法分別獨立制備供試品溶液,進樣檢測。齊墩果酸與熊果酸色譜峰峰面積的RSD值分別為1.4%與1.3%,方法重復性良好。
2.6 穩(wěn)定性實驗 精密吸取同一份供試品溶,分別在0、1、2、4、6、10、24h進樣檢測,齊墩果酸與熊果酸色譜峰峰面積的RSD值分別為1.8%與2.0%,24小時內測定穩(wěn)定性良好。
2.7 回收率 齊墩果酸、熊果酸平均加樣回收率分別為98.5%(n=6)和101.2%(n=6)。
2.8 樣品測定 取23個福建不同種源枇杷葉樣本,按上法制備供試品溶液產并進樣測定,結果見表1。
表1 福建不同種源枇杷葉中齊墩果酸與熊果酸含量
23個不同種源枇杷葉中齊墩果酸與熊果酸總量具有顯著差異性??偭孔罡哒邽榻夥喷姺N源枇杷葉(1.78%),最低者為湖南白沙種源枇杷葉(0.57%),兩者相差三倍多。齊墩果酸、熊果酸含量最高的均為解放鐘種源枇杷葉,分別為0.29%和1.49%;齊墩果酸含量最低的為夾腳種源枇杷葉(0.09%),熊果酸含量最低為湖南白沙種源枇杷葉(0.45%)。
解放鐘、早鐘6號、長紅3號為福建枇杷主栽品種,也是福建枇杷葉的主要來源,實驗表明這三個種源枇杷葉中齊墩果酸、熊果酸總量較高,平均高達1.60%,是中國藥典含量規(guī)定的2倍以上,提示解放鐘、早鐘6號、長紅3號福建枇杷葉具有較高的藥用品質。
與采自福建枇杷葉GAP基地的樣本相比,單邊種、湖南白沙、軟條白沙、夾腳4個野生枇杷葉中齊墩果酸、熊果酸總量較低,平均僅為0.72%。其中湖南白沙、夾腳的總量低于中國藥典含量規(guī)定(齊墩果酸、熊果酸總量不低于0.7%),為不合格品。對于同一種源枇杷葉野生品與栽培品的化學成分比較,有待進一步研究。
枇杷品種極為豐富,初步統(tǒng)計有14個種,1個新變種,600多個品種[10]。枇杷作為經濟作物,近年來主要從其果實的豐產性、抗逆性、商品性及耐貯性等角度出發(fā),選育推廣了一系列新品種,但品種繁雜也給枇杷葉的藥用品質帶來重要影響。實驗表明不同種源枇杷葉中齊墩果酸與熊果酸總量具有顯著性差異,因此枇杷葉藥材的采收有必要考慮種源因素,以保證福建主要道地藥材枇杷葉的優(yōu)良品質。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第一部)[M].北京: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142.
[2]李婷,林文津,徐榕青.枇杷葉的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10,29(5):11-14.
[3]De Tommasi N,De simone F,Cirino G,et al.Hypoglycemic effect of sesquiterpene glycosides and polyhydroxylated trierpenoids ofEriobotrya japonica[J].PlantaMed,1991,57(5):414-416.
[4]葛金芳,李俊,胡成穆,等.枇杷葉三萜酸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研究[J].中國藥理學通報,2006,22(10):1194-1195.
[5]呂寒,習超鵬,陳劍,等.不同產地枇杷葉中三萜酸類成分的含量比較[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0,21(12):3170-3171.
[6]陳世斌,徐社金,江小蓉,等.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枇杷葉中齊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J].今日藥學,2009,19(2):46-47.
[7]杜豐玉,陳鈞,許月明.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枇杷葉中熊果酸和齊墩果酸含量[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08,28(1):21-23.
[8]王穎,余曉琴.HPLC同時測定枇杷葉糖漿中熊果酸和齊墩果酸含量[J].中成藥,2009,31(9):1389-1391.
[9]杜豐玉,陳鈞,宣寒,等.RP-HPLC測定枇杷葉中熊果酸和齊墩果酸的含量[J].中成藥,2006,28(12):1790-1793.
[10]章恢志,彭抒昂,蔡禮鴻,等.中國枇杷屬種質資源及普通枇杷起源研究[J].園藝學報,1990,17(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