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 瓊,盧慶紅
(江西省兒童醫(yī)院藥劑科,南昌 330006)
七葉蓮又名七角楓,是五加科大參屬植物,在我國西南部和長江中下游的廣大地區(qū)均有分布。七葉蓮全草入藥,有驅熱散風、解毒消腫、散瘀接骨之功效,常用于治療骨折、風濕性關節(jié)炎、跌打損傷等各種疾病,尤其應用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治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近幾年,從七葉蓮的揮發(fā)油中分離了倍半萜烯類化合物并證明其具有抗腫瘤作用[2],在七葉蓮的其他提取物中分離了三萜皂苷類化合物和有機酸。其有機酸主要成分之一為延胡索酸[3],與琥珀酸、γ-羥基丁酸共同配制的三丁酸鈉注射液,熱板法鎮(zhèn)痛實驗具有顯著鎮(zhèn)痛作用。為有效反映七葉蓮藥材質量,筆者參考有關文獻[4-5],建立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七葉蓮藥材中延胡索酸的含量,以期為七葉蓮藥材質量提供實驗基礎。
LC-10ATvp、島津SPD-10Avp高效液相色譜儀。HHS 21-4B型號電熱恒溫水浴鍋(上海醫(yī)療機械五廠),延胡索酸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1541-200001),七葉蓮藥材于2008年3月采自江西省宜豐縣山區(qū),由江西中醫(yī)學院中藥鑒定室賴學文副教授鑒定為五加科大參屬植物短梗大M.rosthornii,并粉碎成細粉備用。乙腈為色譜純,水為重蒸餾水,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
色譜柱:Kromasil C18(250 mm×4.6 mm,5 μm),流動相:乙腈-0.1%磷酸溶液(5∶95);檢測波長:210 nm,流速 1.0 mL·min-1;進樣量 5 μL;柱溫:35 ℃。在上述色譜條件下,供試品溶液中延胡索酸與其他成分能達到基線分離,與相鄰色譜峰的分離度大于1.5,見圖 1。
圖1 高效液相色譜圖
2.2.1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延胡索酸對照品適量,加甲醇溶解制成每毫升含1.024 mg的延胡索酸溶液,作對照品儲備液,備用。
2.2.2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粉末(過 1號篩)約2 g,精密稱定,加70%乙醇200 mL回流提取2 h,提取液濾過,至水浴蒸干,殘渣加石油醚10 mL浸泡2次,每次5 min,棄去石油醚液,蒸干,殘渣用甲醇溶解,移置50 mL量瓶中,稀釋至刻度,搖勻,0.45 μm微孔濾膜過濾,作為供試品溶液。
精密量取延胡索酸對照品溶液 0.1、0.3、0.5、0.7、0.9、2、3 mL,置 5 mL 量瓶中,加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吸取5 μL,注入液相色譜儀中,測定延胡索酸峰面積。以進樣量(C)為橫坐標,峰面積(Y)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計算回歸方程:Y=24 365C-272.104,r=0.999 5。結果顯示,延胡索酸的檢測濃度在0.102 4~3.067 2 μg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
取濃度為0.102 4 mg·mL-1的延胡索酸對照品溶液,精密吸取5 μL,在上述色譜條件下,連續(xù)測定5次,結果測得延胡索酸峰面積分別為226 770、216 549、218 967、223 675、221 250,RSD 為 1.79%,表明精密度良好。
取同一供試品溶液,精密吸取供試品溶液5 μL,在 0、2、4、6、8 h 分別按上述色譜條件進樣測定,結果測得延胡索酸峰面積分別為95 112、95 526、95 091、95 040、95 707,平均峰面積 95 295,RSD 為0.32%,表明樣品在8 h內穩(wěn)定,本方法穩(wěn)定性良好。
取同一七葉蓮藥材5份,按“2.2.2”項中方法制備樣品溶液,按“2.1”項下色譜條件測定,并計算含量。結果5份樣品延胡索酸含量的RSD為0.61,符合重復性要求。
取已知延胡索酸含量的七葉蓮藥材1 g,9份,精密稱定。各樣品分別加入延胡索酸對照品貯備液適量,按“2.2.2”項下方法平行制備。按“2.1”項下色譜條件測定。結果延胡索酸的平均回收率為99.05%,RSD為0.55%。結果見表1。
表1 回收率實驗結果
取七葉蓮5批樣品,經干燥、粉碎后分別按“2.2.2”項下方法制成供試品溶液,精密吸取延胡索酸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各 5 μL,按“2.1”項下色譜條件,分別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按外標法以峰面積計算延胡索酸的含量。結果顯示,5批樣品中延胡索酸含量分別為0.480%、0.485%、0.478%、0.493%、0.465%。
1)波長的選擇:將適量濃度的延胡索酸對照品溶液用紫外分光光度儀在波長200~400 nm范圍內進行掃描,結果延胡索酸在210 nm處有最大吸收。
2)提取溶劑的選擇:曾用 95%、80%、70%、60%乙醇作為溶劑進行提取,結果發(fā)現70%乙醇提取效果相對較高,故選用70%乙醇作為提取溶劑。
3)流動相的選擇:曾用甲醇-0.01 mol·L-1磷酸二氫鉀溶液(5∶95)、甲醇-0.01 mol·L-1磷酸二氫鉀溶液(10∶90)、乙腈-0.4% 磷酸二氫鉀(20∶80)、乙腈-0.1%磷酸溶液(5∶95)作為溶劑系統。結果表明,乙腈-0.1%磷酸溶液(5∶95)系統的分離效果最好。
采用HPLC法測定七葉蓮藥材中的延胡索酸含量,簡便、準確、精密度好,平均加樣回收率為99.05%,為更好地控制七葉蓮藥材的質量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1] 周菲菲,朱湘生.七葉蓮酒治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臨床觀察[J].中國農村醫(yī)學,1998,6(5):44.
[2] 何濤,李林松,康麗潔,等.七葉蓮揮發(fā)油成分的GC/MS分析[J].江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06,18(4):51.
[3] 崔向青,蔣燕,楊輝.七葉蓮的研究進展[J].中華中醫(yī)學雜志,2005,20(增刊):308-309.
[4] 廖建春.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七葉蓮膠囊中延胡索酸的含量[J].藥學與臨床研究,2007,15(5):421-422.
[5] 劉佳,樸惠順,施溯筠,等.HPLC法測定金頂側耳中延胡索酸的含量[J].中國藥房,2010,21(11):1018-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