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杰輝
腸梗阻為普外科常見的一種急腹癥,對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繼發(fā)腸梗阻的患者在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同時也要注重腸梗阻的治療[1-2]。從近3年來,本院治療的腸梗阻合并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患者中隨機選擇6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的腸梗阻的治療方法,實驗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奧曲肽治療,現(xiàn)將研究結果作如下報告。
1.1 一般資料 從近3年來,本院治療的腸梗阻合并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患者,隨機選擇6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每組30例。實驗組中男19例,女11例,年齡為23~70歲,平均42.5歲;對照組30例,男12例,女18,年齡23~70歲,平均43.9歲。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年齡、性別、疾病類型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可以進行對比研究。排除標準:(1)合并有心、腦、肝等重要臟器的功能損害的患者;(2)被診斷為絞窄型腸梗阻的患者;(3)被明確為對奧曲肽過敏的患者。
1.2 方法
1.2.1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處理 兩組的處理相同,首先給予患者補液治療,并給予小劑量的胰島素持續(xù)靜脈滴注,每1小時測量一次血糖,根據血糖的測量結果來調整胰島素的種類及用量,使血糖穩(wěn)步下降,逐步逆轉酮癥酸中毒。與此同時要積極地處理酮癥酸中毒的誘發(fā)因素,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平衡的失調。
1.2.2 腸梗阻的處理 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患者均給予禁食、胃腸減壓、腸外營養(yǎng)、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經胃管注入石蠟油和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等常規(guī)的治療。實驗組在以上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奧曲肽靜脈注射,具體用法用量為:將0.2 mg奧曲肽加入50 ml的0.9%氯化鈉液中,以25 μg/h,每8小時一次,治療3 d。
1.3 評價標準 (1)治愈:治療后腹痛、腹脹完全緩解,肝門恢復排氣排便,X線檢查結果提示腸腔內的積氣積液和腸腔擴張消失,水、電解質指標恢復正常指標,酸堿達平衡;(2)好轉:治療后腹痛、腹脹的癥狀緩解,肛門有排氣排便,X線檢查結果提示腸腔內的積氣積液和腸腔擴張的現(xiàn)象有所緩解,水、電解質指標接近正常指標,酸堿接近平衡狀態(tài);(3)無效:治療后腹痛、腹脹的癥狀未見緩解甚至加劇,水、電解質指標未見改善,仍存在酸堿失衡。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PEMS 3.1軟件對數(shù)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肛門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肛門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的對比 d
2.2 實驗組治愈20例,好轉8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3.3%;對照組治愈13例,好轉12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83.3%。實驗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臨床療效對比結果
腸梗阻為普外科常見的一種急腹癥,胃液、胰液以及膽汁聚集、腸管分泌增加和吸收減少是導致腸梗阻是腸管擴張和腸腔內積氣、積液的主要原因。也常常會導致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失調[3,4]。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患者常常伴有惡心、嘔吐、腹痛等癥狀,常常同時引起胃腸功能紊亂,從而可能導致腸梗阻[5]。腸梗阻合并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患者的主要病因可能為應激、繼發(fā)感染等[6]。對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繼發(fā)腸梗阻的患者在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同時也要注重腸梗阻的治療[7-8]。常規(guī)的胃腸減壓、補液及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等治療雖然可以治療腸梗阻,但是治愈率低,且患者的癥狀緩解時間和住院時間均較長。奧曲肽為一種人工合成的生長抑素,可以減少消化液的分泌,從而減少腸腔內的積液量,減輕腸腔的擴張和積氣、積液癥狀,有利于腸道功能的恢復和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的調節(jié)[9-10]。
本研究中實驗組在治療后肛門排氣的平均時間為(3.4±1.2)d,住院時間為(8.0±2.2)d;對照組在治療后肛門排氣的平均時間為(6.4±2.2)d,住院時間為(13.2±1.9)d。且實驗組和對照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93.3%、83.3%。結果表明,實驗組患者的肛門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且實驗組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綜上所述,奧曲肽治療腸梗阻合并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的臨床療效顯著,有很好的臨床意義和推廣價值。
[1]趙山斗. 奧曲肽治療腸梗阻的臨床評價[J].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2,15(6):3-4.
[2]許慕明,莊業(yè)忠,王偉峰,等.奧曲膚在腸梗阻治療中的作用[J].西部醫(yī)學,2009, 21(7):1171-1172.
[3]孫傳興.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療好轉標準[M].第2版.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1998:357.
[4]彭銘,謝綱,張軍. 奧曲肽治療腸梗阻患者38例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22(27):549-550
[5]張連華.奧曲肽聯(lián)合奧美拉哇治療消化性潰瘍并出血86例療效觀察[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9,19(5):88.
[6]孟和.奧曲肽聯(lián)合奧美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大出血療效觀察[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9, 10(5):83-84.
[7]黃明輝,劉力華. 奧曲肽治療腸梗阻的療效分析[J]. 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41(22):107-108.
[8]常瑞明,黃建強,溫立強,等.奧曲膚治療腸梗阻的臨床研究[J].嶺南急診醫(yī)學雜志,2008,13(5):337-338.
[9]蔡建圃. 復方大承氣湯聯(lián)合奧曲肽治療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療效觀察[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3(01):186-187.
[10]丁永軍. 奧曲肽治療腸梗阻50例[J]. 中國藥業(yè),2012,31(21):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