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然
廣東省江門市中心醫(yī)院眼科,廣東江門 529030
正常眼壓性青光眼是青光眼的一個類型,歸類屬于原發(fā)性開角型青光眼,是一種慢性遷延性疾病,其臨床特點是眼壓正常,但房角開放,視網膜受損,視野缺損受限,危害極大,甚至引起失明。很多研究發(fā)現(xiàn)[1],青光眼發(fā)生與角膜尤其是中央角膜厚度有一定關系,本研究旨在找到正常眼壓性青光眼患者與正常人群的中央角膜厚度之間有無差別,是否可以把中央角膜厚度作為正常眼壓性青光眼的診斷依據(jù)。
選擇2010年6月~2012年2月間,來治療的患者中,患有青光眼的患者50例作為觀察組,其中男39例,女11例;年齡46~63歲,平均(51.3±2.6)歲;病程1~20年,平均(6.5±1.3)年;應用Goldman壓平式眼壓計測量患者雙眼眼壓,連續(xù)測量3次取平均值,按照Goldman眼壓金標準[2],其眼壓最高值為20.9 mm Hg,最低值為15.3 mm Hg,平均為(17.3±1.3)mm Hg,屬于正常范圍;按照病情嚴重程度分為輕度有31例,中度有19例;另選擇來體檢的正常健康人群50例作為對照組,包括男35例,女15例;年齡45~60歲,平均(49.3±1.8)歲;應用Goldman壓平式眼壓計測量對照組受試者的雙眼眼壓,連續(xù)測量3次取平均值,按照Goldman眼壓金標準,其眼壓最高值為19.7 mm Hg,最低值為16.2 mm Hg,平均為(17.2±0.9)mm Hg,屬于正常范圍;兩組入選者的年齡分布和性別比例、最高、最低和平均眼壓值無顯著差異,經統(tǒng)計學分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選擇和排除標準:所有入選者均知情同意,觀察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頭暈腦脹,惡心嘔吐或視力下降,并且未經過任何眼部手術,已排除有其他眼部疾患或原發(fā)病引起的眼部疾患者,排除家族病史或先天青光眼患者;對照組裸眼視力或經校正后視力在1.0以上。
時間要求:所有患者進行檢查的時間均安排在下午,在14:00~15:00之間進行,并且經過充足休息,無看書、看電視等用眼疲勞史,避免因用眼或日波動引起的角膜厚度變化。
儀器設備:所有檢查對象均使用本院A超檢測儀(型號為日本DGH的PACHETTE2)及Swiss生產的T-900型裂隙燈顯微鏡,操作者為兩名資深技術人員。
檢查方法:每個患者先行眼壓測量,隨后行角膜厚度測量,在檢查前均使用丙美卡因眼藥水進行表面麻醉處理,測量眼壓時在表面麻醉后采用一次性的角膜染色熒光紙條進行角膜染色;測量角膜厚度時讓患者取仰臥位并注視上方,將檢查探頭移至檢查對象所檢查眼部的角膜中央表面[3],每眼共進行10次檢查,取平均值作為最終中央角膜厚度測量值[4]。
正常眼壓為11~21 mm Hg之間。嚴重程度分級包括:輕度:MD在-6 dB以下,P<5%的點數(shù)在18個點以下,模式偏差圖P<1%的點數(shù)在10個以下,中央5度范圍內有光敏感度在15dB以上。中度:MD在-12dB以下,P<5%的點數(shù)在37個點以下,模式偏差圖P<1%的點數(shù)在20個以下,中央5度范圍內無,光敏感度為0的點,且中央5度范圍內僅在一個半野內有光敏感度在15 dB以下。重度:MD在-12 dB以上,P<5%的點數(shù)在37個點以上,模式偏差圖P<1%的點數(shù)在20個以上,中央5度范圍內有光敏感度為0的點,且中央5度范圍內在上下半野內有光敏感度在15 dB以下。
將數(shù)據(jù)的結果輸入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 s)表示,組間差異用t檢驗,數(shù)據(jù)間的相關性使用系數(shù)r表示,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正常健康人群中央角膜厚度最大值為541.6 μm,最小值為521.5 μm,平均為(534.2±30.2)μm,觀察組正常眼壓型青光眼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最大值為548.3μm,最小值為525.7μm,平均為(541.5±31.4)μm,兩組數(shù)據(jù),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比較(μm,± s)
表1 兩組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比較(μm,± s)
組別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P觀察組 548.3 525.7 541.5±31.4 >0.05對照組 541.6 521.5 534.2±30.2
按照正常眼壓性青光眼的疾病進展程度,正常眼壓性青光眼輕度者中央角膜厚度正常,正常眼壓性青光眼中度者中央角膜厚度較薄,正常眼壓性青光眼重度者中央角膜厚度較厚,兩者有相關性,呈負性增長。見表2。
表2 觀察組患者的平均中央角膜厚度與病情嚴重程度的關系比較(μm,± s)
表2 觀察組患者的平均中央角膜厚度與病情嚴重程度的關系比較(μm,± s)
病情嚴重程度 n 平均中央角膜厚度 r P輕度中度31 19 542.5±31.4 -0.35 <0.05 553.3±32.5
青光眼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一類疾病,造成的致盲率很高,隨著對青光眼的深入研究,發(fā)現(xiàn)眼壓是影響青光眼嚴重程度的重要指標,在治療時,控制眼壓,使其在正常范圍內,是行而有效的好方法。但是,測量眼壓時,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其中最關鍵的是中央角膜厚度,使測量發(fā)生誤差,關于眼壓與中央角膜厚度和青光眼之間的關系,出現(xiàn)很多學說,其中占絕對地位的理論是中央角膜厚度與青光眼關系密切,通過測量中央角膜厚度來診斷是否發(fā)生青光眼,并在高眼壓性青光眼和低眼壓性青光眼中得到證實[6],對于正常眼壓性青光眼與角膜厚度間的關系,是近年來一個研究熱點,相關研究中指出,平均中央角膜厚度與病情嚴重程度間存在明顯的相關性[7]。
本次臨床試驗以正常眼壓型青光眼患者和正常健康人群為對象,并在同一時間同一設備同一技術人員操作的基礎上,進行檢查,全部參照Goldman壓平式眼壓計測量,測得所有入選者的眼壓在正常范圍,并且無顯著差異,再進行中央角膜厚度的測量。正常眼壓性青光眼的中央角膜厚度相對其他類型的青光眼患者薄,與正常健康人群更為接近,測試結果是對照組平均中央角膜厚度為(534.2±30.2)μm,觀察組平均中央角膜厚度為(541.5±31.4)μm,兩者無明顯差異。一般情況下,因眼壓升高引起了角膜的水腫,臨床上可能發(fā)現(xiàn)角膜厚度有所改變,本文可能由于樣本量不夠大,正常眼壓性青光眼與正常人群相比,中央角膜厚度間存在一定差異,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而本文中統(tǒng)計結果顯示正常眼壓性青光眼輕度者中央角膜厚度正常,正常眼壓性青光眼中度者中央角膜厚度較薄,正常眼壓性青光眼重度者中央角膜厚度較厚,兩者有相關性,呈負性增長,與文獻結果基本一致。
[1]趙鳳蕾,王大博,王靖華,等.正常人、高眼壓癥及青光眼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 [J].工企醫(yī)刊,2007,20(2):29.
[2]蘇暢,李偉,王躍麗,等.中央角膜厚度與正常眼壓性青光眼的臨床關系 [J].河北醫(yī)學,2012,18(11):1565-1569.
[3]張?zhí)熨Y.高眼壓癥中央角膜厚度與眼壓關系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8,26(6):591-593.
[4]肖璐,楊瑤華,張淑琴.高眼壓癥與中央角膜厚度[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09,18(7):78-80.
[5]周文炳.臨床青光眼[M].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48-50.
[6]趙治,吳燕,周敏,等.急性原發(fā)性閉角型青光眼手術后中央角膜厚度的改變 [J].江蘇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21(6):500-505.
[7]Memarzadeh F,Li Y,Chopra V,et al Lsser peripheral iridotdmy in prinary angle-closure suspect biomedical and gonioscopic outcomes:the Liwan Eye Study[J].Ophthaimology,2007,114(3):49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