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云武 王榮華 羅春榮 魏正蓮
1.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藥劑科,云南昭通 657000;2.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呼吸科,云南昭通 657000;3.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顱腦外科,云南昭通 657000
呼吸道感染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疾病,其病情輕重不一,輕者無須治療,重者可危及生命[1]。隨著我國工業(yè)的高速發(fā)展,空氣污染日益加重,人們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幾率大大增加,這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病痛及經濟負擔,及時有效地救治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的臨床及社會意義。近年來,在抗生素普遍應用的情況下,引起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發(fā)生變化,出現了更多的耐藥菌株,這加大了醫(yī)生用藥及病情治療的難度,同時也提高了對新藥物的研發(fā)速度。阿奇霉素是新生的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其作用機制是阻礙病原體的轉肽過程,從而抑制蛋白質的合成[2],達到抑菌的目的。我院將阿奇霉素用于呼吸道感染的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總結報道如下。
收集我院于2012年1~7月所收治的36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齡25~78歲,平均年齡(34.6±2.5)歲,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熱、咳嗽;聽診可聞及干濕性啰音;胸部X線可見肺紋理紊亂增粗或有斑片狀陰影,排除結核性感染、肝腎功能不全及合并其他嚴重慢性疾病。經X線片檢查8例診斷為慢阻肺合并感染,11例為支氣管擴張合并感染,13例為間質性肺炎,4例為急性肺膿腫。所有患者在入院前48 h之內僅服用對癥治療藥物,均未應用其他抗生素治療。
治療前后均作痰培養(yǎng)試驗,痰菌陽性共31例(86.1%),其中肺炎支原體11例,克雷伯桿菌10例,腸產氣桿菌7例,硝酸鹽陰性桿菌3例。
所有患者均在解痙、平喘、止咳、促進排痰、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等基礎治療進行治療,選用注射用阿奇霉素(澳立平,杭州澳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H2005138,0.25 g/支),用適量注射用水充分溶解,配制成0.1 g/mL,再加入至250 mL或500 mL的氯化鈉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成1.0~2.0 mg/mL濃度,靜脈滴注3 h,如配成2.0 mg/mL,則靜脈滴注1 h,連續(xù)用藥3~5 d后改為口服阿奇霉素繼續(xù)應用,根據其病情變化由專業(yè)醫(yī)師來確定療程。
治療前后常規(guī)檢查血、尿常規(guī)、X線胸片,并定期檢測肝腎功能,記錄療程期間每日的癥狀、體征的變化及治療期間所出現的不良反應等情況。
根據《抗菌藥物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評價療效[3],評價指標包括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X線檢查3個方面。治療后其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X線表現均恢復正常為治愈;治療后病情明顯好轉,3個方面中有1個尚未完全恢復正常者為顯效;治療后病情有所恢復,但以上3方面中有2或2個以上者尚未恢復正常者為有效;療程結束后病情無明顯改善或者有加重者為無效。
表1 阿奇霉素治療呼吸道疾病的效果
表2 病原體清除結果
治療前體溫超過39℃者3例,38~39℃者9例,37.5~37.9℃者24例;應用阿奇霉素治療后其中10例患者在2~3 d體溫恢復正常,23例3~4 d恢復正常,3例5~7 d內恢復正常。
治療期間5例出現不同程度的嘔吐、腹痛、腹瀉,給予對癥治療后癥狀消失,2例出現皮疹,停藥后2~3 d緩解,1例轉氨酶升高,停藥后3~5 d恢復正常。
呼吸道感染是臨床上的多發(fā)疾病,可發(fā)于各個年齡段[4],其病情輕者僅有咳嗽、咳痰的癥狀,可自行緩解痊愈,重者則會影響呼吸功能,造成呼吸衰竭、酸堿電解質紊亂,危及生命,因此對其治療是人們研究關注的重點方向。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我國的醫(yī)療水平有著顯著的提高,抗生素的應用亦隨著多樣化,多元化,這為患者帶來了福祉的同時也加大了濫用的風險,隨著抗生素的普遍應用,尤其是廣譜抗生素的使用,使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有著越來越多的耐藥菌株出現,這加大了治療呼吸道感染的難度。
阿奇霉素是近些年來新研發(fā)的抗生素之一,其是唯一的半合成十五環(huán)的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阿奇霉素具有二堿價雙親的特性[5],對酸性物質穩(wěn)定,其在胃酸中的穩(wěn)定性更是比同屬大環(huán)內酯類的紅霉素高達300倍[6],因此阿奇霉素的口服制劑吸收較好。同時,阿奇霉素有著抗菌譜廣、抗菌活性強的特點,其抗菌的作用機制是阻礙病原體的轉鈦過程,抑制其蛋白質的合成,從而達到抑菌的目的,對肺炎球菌、溶血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嗜肺軍團菌等革蘭氏陽性、陰性、厭氧菌抑菌作用顯著,對肺炎支原體、衣原體、沙眼衣原體、螺旋體等效果確切[7]。
阿奇霉素的藥物動力學呈多房室模型,組織滲透性好,分布容積高,速度快,并且具有特異的靶向轉運作用,應用后可從血液中迅速進入組織間質及細胞質內,通過趨化作用,可以將藥物釋放到特定感染部位,使感染部位的濃度高于血液濃度的10~100倍[8],高于非感染組織的6倍。阿奇霉素的半衰期長達68 h[9],停藥后期局部有效地抗菌濃度能夠維持10 d左右,與同類的其他抗生素、內酰胺類、喹諾酮類相比較,這些藥物代謝動力學上的優(yōu)點使得其在呼吸道感染的治療上更為有利。
同時,阿奇霉素同免疫系統(tǒng)存在著相互協同的作用,研究發(fā)現其可以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可以誘發(fā)氧化爆發(fā)、體液免疫反應及促進炎癥前細胞因子的產生,在作用于呼吸道時可減少支氣管黏膜分泌黏液,刺激黏膜產生多種的細胞因子[10],這對免疫功能低下的兒童及老年人更有著重要的意義。
但是隨著阿奇霉素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其不良反應逐漸暴露出來。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消化道癥狀,這是因為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分子內環(huán)化作用可增加胃、小腸上段的動力,但阿奇霉素屬于十五環(huán)內酯,并不易發(fā)生分子內環(huán)化,因此其消化道癥狀發(fā)生率更低并且輕微,其他不良反應如過敏性休克、低血壓、白細胞減少癥等發(fā)生率亦不高,而發(fā)生者可能與本身過敏體質、肝腎功能不全等因素有關。
在應用阿奇霉素的過程中,亦會有細菌產生了耐藥性,耐藥菌株通過產生甲基化酶使在大環(huán)內酯分子上與核糖體相結合的部位發(fā)生甲基化,抑制兩者的結合,從而產生了耐藥性,因此在應用阿奇霉素之前應當做藥敏試驗,防止增加耐藥菌株的產生。
本組患者中應用阿奇霉素來進行治療,細菌清除率高達90%以上,痊愈26例(72.2%),顯效7例(19.4%),有著較好的臨床效果。
總之,阿奇霉素具有組織利用度高、半衰期長、不良反應少、治療效果顯著等特點,是一種治療呼吸道感染的有效藥物之一,值得在臨床上選用。
[1]李小紅.阿奇霉素序貫療法聯合痰熱清注射液治療小兒急性下呼吸道感染60例療效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2,19(20):95-96.
[2]Beigelman A,Gunsten S,Mikols CL,et al.Azithromycin attenuates airway inflammation in a noninfectious mouse model of allergic asthma [J].Chest,2009,136(2):498-506.
[3]陳玲玲,林奕浩,周曙明.阿奇霉素治療小兒呼吸道感染的臨床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2,16(7):19-20.
[4]Nisar N,Guleria R,Kumar S,et al.Mycoplasma pneumoniae and its role in asthma[J].Postgrad Med J,2007,83(976):100-104.
[5]祝錫聰.阿奇霉素序貫治療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國藥房,2011,22(44):4185-4186.
[6]Harvey RJ,Wallwork BD,Lund VJ.Anti-innammatory effects of macrolides:applications in chronic rhinosinusitis[J].Immunol Allergy Clin North Am,2009,29(4):689-703.
[7]肖英.阿奇霉素序貫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102例療效觀察[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2,12(6):783-784.
[8]蘇平菊,王岳.阿奇霉素藥理毒理研究進展[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8,17(8):1295-1296.
[9]Murphy DM,Forrest IA,Corris PA,et al.Azithromycin attenuates effects of lipopolysaccharide on lung allograft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J].J Heart Lung Transplant,2008,27(11):1210-1216.
[10]Hassan J,Irwin F,Dooley S,et al.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in a pediatric population: analysis of soluble immune marker8 as risk factors for asthma[J].Hum Immunol,2008,69(12):851-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