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立
(長春師范學院,吉林 長春 130032)
高校是為國家培養(yǎng)高端人才的搖籃,高校教育肩負著培養(yǎng)適合國家現代化建設需要的有責任感的高素質人才的重任。因此,作為高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大學生的科學管理與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息息相關。新形勢下如何在人才培養(yǎng)中創(chuàng)新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做到科學、與時俱進,最大限度地發(fā)揮高校大學生管理對人才培養(yǎng)的推動作用,是高校管理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高等學校要以培養(yǎng)人才為中心,按照國家教育方針,遵循教育規(guī)律,不斷提高教育質量;要依法治校,從嚴管理,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規(guī)范管理行為;要將管理與加強教育相結合,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培養(yǎng)社會主義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對于每個大學新生來說,大學是一個嶄新的環(huán)境,進入大學后,同學們的學習生活、人際交往等方面都發(fā)生了急劇變化。在這種狀況下,部分學生會在不同方面發(fā)生不同程度的變化,學生管理者要注意學生們的變化,及時為同學們解決各方面的問題,讓同學們以平和積極的心態(tài)步入大學,迎接大學生活。
對于剛步入大學校園的學生,人生觀尚未成熟,而其現在所處階段又是健全完善人生觀的重要階段,管理者應引導學生樹立積極正確的人生觀,這對于日后學生發(fā)展,貢獻社會都有重要意義[1]。
歌德曾說過一句話:“我們的生活就像施行,思想是導游者,沒有導游者,一切都會停止,目標會喪失,力量也會化為烏有?!庇泻芏鄬W生認為考入大學就可以放松了,可以不學習了,其實不然?,F在是經濟社會,是知識大進步的社會,在很早以前包分配的時代,只要考上大學,就能有一份滿意的工作,就有“勞?!绷?,所以當今社會不同以往。本科生遍地都是,不學習是不行的,沒有先進的理論功底,以及高學歷、高職稱,很難在當今社會上立足。在這里不難看出,高校大學生必須要好好學習,不能像有的同學不求上進,一天總沉迷于網絡游戲,寢室睡大覺,不學無術等等。如果是這樣,在大學的四年就荒廢了。管理者應該在新生入學之初就為同學們灌輸正確的思想,這樣也就對如何管理好高校大學生帶來一系列的問題和挑戰(zhàn),要讓同學們正確看待大學生活,引導同學們對于大學有個全面的計劃,讓大學生活過的充實。
“90后”大學生已成為我國高校學生主體。生活水平的提高滿足了他們的物質需求,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使他們的成長道路較為平坦;不少大學生缺少吃苦耐勞精神,沒有受過挫折,有“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習慣,而這對于他們日后的成長等都是不利的[2]。所以,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應在艱苦的新生軍訓中,鍛煉同學們鋼鐵般的毅力,讓同學們感受到當今生活來之不易,懂得珍惜,也有利于日后對他們進行管理。
90 后大學生基本上為獨生子女,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家長都以其為中心,生怕影響孩子學習,這事也不讓孩子做,那事也不用孩子做,都是父母幫助做好。在這種成長背景下,大多數學生都以自我為中心,做事只顧考慮自己不懂得顧及他人,與他人合作缺乏團隊協作精神。而大學,不再單純地只是學習的園地,它是步入社會的一個橋梁。在此,學生要學會如何為人處世,與人合作,而新生軍訓就是培養(yǎng)團結協作精神的最好機會,既增進其之間的感情,又培養(yǎng)出他們的團隊精神,也有利于日后開展學生工作。
90 后是熱情、開放、大膽的一代,但是在美麗的背后,也總會有一些鮮為人知的小故事。很多學生認為與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存在年齡上的差距,溝通上有代溝,或是因為身份上的不同,很少甚至是不愿與其交流,很難成為知心朋友。所以,這就要求管理者應放低姿態(tài),多走近學生,多溝通,做同學們的好朋友,與他們打成一片,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及時了解他們的情況,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也是大學生活的主旋律。很多同學到大學后就忽視學習的重要性。認為大學就可以不學習了,這是錯誤的認識。在競爭如此激烈,就業(yè)如此困難的今天,高校大學生的未來面臨著嚴峻挑戰(zhàn)。有人說大學畢業(yè)之時就是失業(yè)之時,但從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視角,這種說法并不恰當。因為,只有繼續(xù)努力地學習,繼續(xù)深造來提高學歷,有了社會經驗,日后的就業(yè)才會更加容易。管理者應對大多數同學的這種錯誤的想法進行更正,引導同學們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90 后是獨立性和依賴性并存的一代,從小到大,事事都是在父母準備好的情況下進行,在日常事務和經濟上對于家人有強烈的依賴性,對于步入大學校園,離開父母,很多事都需要自己來完成,免不了會遇到很多問題,無論是生活上還是其他方面。很多同學面對大學的寬松管理會對自己放任自由,久而久之便產生了惰性,若如此下去,不僅對于其自身發(fā)展不利,而且不利于日后管理。所以,管理者應采取嚴格的管理辦法,避免同學走彎路,強力約束制約他們。
90 后的大部分學生都積極熱情,充滿活力并善于言談,但是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的熱情開放與能言善辯是在熟悉的人或朋友面前,在陌生人面前他們表現得比較沉默,不善言辭。通過對部分學生的了解情況來看,很多大學生與同學交流并不多,他們的交流范圍僅限于同宿舍的同學,有的學生甚至在宿舍也很少說話。這就要求管理者對他們平時多培訓、多實踐,可以通過舉辦節(jié)日聯歡或每周舉行同學間的學術交流會、心得交流會等等進行溝通交流,既增長了知識又得到了愉悅,一舉兩得。
90年代出生的大學生存在強烈的獨立意識,不希望別人打擾,想要有一片屬于自己的空間,管理者應給予同學們一個自由發(fā)揮的空間,讓同學們充分展示自我??梢酝ㄟ^組織科技比賽活動,如“挑戰(zhàn)杯”科技作品競賽、創(chuàng)業(yè)大賽、“智慧之星”大賽等科技含量高的活動,讓同學們自己創(chuàng)作。這樣,不僅給學生提供了獨立思考的平臺,也可培養(yǎng)同學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
結合高校大學生本身的專業(yè)特點來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文化生活,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在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引導學生適應社會,促進學生成才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是新形勢下有效凝聚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織動員方式。課外活動作為高校校園文化和隱性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有效手段,是實現高校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不可或缺的途徑。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高校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越來越重要。大學生不僅要完善知識結構,更應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加強實踐動手能力,全面提升自我。這樣,社團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就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管理者應該通過各式各樣的社團活動,鍛煉學生的各種能力。
加強對學生們寢室的管理,有助于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大學生寢室也是重要的育人陣地。根據有關部門調查顯示,有相當部分學生三分之二的時間是在寢室里度過的[3]。大學生多以寢室為活動單元。現在很多高校在學生寢室開展各種各樣,形式多樣活動,如黨建帶團建活動等等,這足以看出從寢室方面管理學生的重要性。作為管理者應及時了解關注寢室中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掌握規(guī)律,制定相關措施,經常深入寢室,組織學生開展互動活動,和他們談心,講理想,談人生,幫助他們解決學習、生活、人際關系、情感等方面的難題,讓學生們感到親人般的關懷和溫暖無處不在,使高校大學生在良好寢室文化下健康成長。
現如今的社會,事事都講究個民主,管理大學生亦如是。管理者應在民主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管理,這樣他們才會聽從安排指揮,對于管理者心服口服[4]。與此同時,管理者也應多搜集學生對于管理的看法與建議,實行以學生為本的管理模式,切實維護學生的正當利益,虛心接受同學的建議,這樣也有利于管理者工作開展的順利進行。
總之,面對如今大學校園里的“90 后”大學生,做好高校大學生管理工作,是為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打基礎。高校大學生管理工作是一項講究管理技巧的工作,是對管理者的新要求與新挑戰(zhàn),所以我們必須要探索出一條適合高校大學生管理的新方法,這樣才能為高校大學生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1]張丹鳳.高校輔導員人格魅力之我見[J].長沙大學學報,2011(1).
[2]張 恩,楊志昂.“90 后”大學生的特點及其對政治輔導員工作的新挑戰(zhàn)[J].學園,2010(5).
[3]艾斯卡爾·買買提.宿舍環(huán)境與高校育人[J].新疆社科論壇,2005(3).
[4]王 威.淺析大學生參與高校民主管理[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