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群
(深圳廣播電視大學,廣東 深圳 518000)
用鄧小平理論教育廣大青年特別是學生,是關系到我國改革開放前途和21世紀國家面貌的大事,是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的長遠大計。作為黨的指導思想的鄧小平理論,不僅是在總結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經驗的基礎上形成的,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結果,而且也是當代中國新世紀的行動綱領。要把祖國的偉大事業(yè)全面推向新的世紀,就必須認真學習和掌握鄧小平理論,新世紀青年應該樹立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就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堅定不移地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
在當今世界科技革命與競爭日趨激烈的時代,高等院校為社會主義事業(yè)培養(yǎng)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任務顯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重,在21世紀各國綜合國力的競爭中,歸根到底是高質量、高素質人才的競爭,而在我國高等院校人才的培養(yǎng)與選拔中首要的任務,就是引導廣大青年學生樹立起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自覺地擔負起服務于祖國人民的歷史使命。作為電大教育工作者、21世紀人才的培養(yǎng)者,應該認真教好鄧小平理論,當前,深入學習和掌握好鄧小平理論是高校教育工作中最大的政治,黨和國家寄予了殷切的期望,《中共中央關于在全黨深入學習鄧小平理論的通知》中指出:共青團要在廣大團員和青年中深入開展學習鄧小平理論的活動,加強對青年學習鄧小平理論的各種組織的指導。教育部門要做好鄧小平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的工作,針對思想實際,生動活潑,富有成效。這再一次表明了鄧小平理論在我國跨世紀教育發(fā)展中的重要戰(zhàn)略地位。作為電視大學鄧小平理論課程的教師,我們感到是自身責任的重大。
鄧小平同志曾經多次強調指出:“學馬列要精,要管用的?!边@是對廣大黨員、干部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提出的明確要求。這一論斷的實質,就是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地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必須立足當代中國和世界實踐新發(fā)展所提出的新問題?!坝械姆攀浮钡厝ミx學馬列著作。不斷加深對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我們現察力和判斷力。鄧小平理論是我國跨世紀的指導綱領,包括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內涵十分豐富。按照學習理論“要精,要管用的”這個原則,作為電大教育工作者,我們在初步學習掌握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如:對社會主義本質的思考、解放生產力與發(fā)展生產力共同解決社會基本矛盾論、“兩個大局”的戰(zhàn)略構想、走共同富裕之路等觀點)的基礎上,要結合學校教育工作的特點和情況,著重學習鄧小平的教育理論和教育思想,例如:教育要優(yōu)先發(fā)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等思想和觀點,努力解決和澄清學生在學習成才過程中經常遇到的一些思想問題,進一步增強理論學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首先,實事求是中國共產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鄧小平不僅闡述了實事求是的重要性以及實事求是作為一個科學命題所包含的主要內容,還特別強調了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是辯證統(tǒng)一的思想,其次,解放思想是實事求是的前提和條件,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沖破舊的束縛,更好地做到實事求是,“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fā),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编囆∑酵镜倪@段話非常深刻地闡明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第三,與時俱進是實事求是的內在規(guī)律。與時俱進反映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時代要求,具有鮮明的時代性;與時俱進深刻揭示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科學品質;與時俱進突出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創(chuàng)新精神。最后,“求真務實”是實事求是的直接體現和必然要求。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是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有機構成,是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歷史的、邏輯的展開、豐富和發(fā)展。它們以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為依據,順應時代發(fā)展要求,深刻揭示了黨的思想路線所賴以建立的理論基礎、實現條件、內在規(guī)律和必然要求,從而更為完整、充分地體現了全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精神實質。
由于我國目前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guī)律性的認識還是初步的,還需要做長期不懈的努力,這就決定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應要實際工作中溫故知新、永無止境的事情,那種認為解放思想已經到頭了的說法顯然是錯誤的,正如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指出:鄧小平理論是貫通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等領域,涵蓋經濟、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軍事、外交、統(tǒng)一戰(zhàn)線、黨的建設等方面比較完備的科學體系,是我們高舉的偉大旗幟;同時他又指出:這個理論“又是需要從各個方面進一步豐富發(fā)展的科學體系,堅持鄧小平理論,要在實踐中繼續(xù)豐富和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這個理論?!敝挥羞@樣做,我們才能充分認識改革和發(fā)展的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才能不斷加快改革和現代化建設的步伐。
在深入開展學習鄧小平理論的活動中,深圳電大一直注意把學習理論同服務社會,傳播文明,關愛他人,有機地結合起來,逐步把鄧小平理論學習活動引向深入。由市殘聯、市電大聯合開辦的殘疾人遠程教育大專班屬全國首創(chuàng),2001年首度招生,開設電子商務專業(yè),2002年又開設了行政管理專業(yè)。他們利用現代網絡,通過讓身體不便的殘疾學員平時上網或分小組學習,每周末上集中輔導課的形式,有效地解決了殘疾人受教育難的問題,幫助殘疾人掌握知識技能,走上自立自強的道路。滿懷求學的渴望,幾年來這些殘疾學員刻苦攻讀、互相幫助,克服了無數正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他們不管晴天或是雨天,不管炎夏寒冬,或坐著輪椅,或扶著拐杖,或由親人攙扶著,風雨兼程從不缺一堂集中輔導課,業(yè)余時間或在家里、或在社區(qū)學習中心,從不間斷上網學習。為了幫助這批殘疾人順利完成高等學歷教育,市區(qū)殘聯資助了他們的所有學費,市殘聯還在全市設立七個社區(qū)遠程教育教學點,方便家里沒有電腦的殘疾人就近上網學習,羅湖區(qū)、南山區(qū)殘聯也向區(qū)內學員贈送了電腦。殘疾學員們深有體會,通過幾年的學習,有了一技之長,對于融入社會有了更強的信心,也希望能夠用己所學更好地服務社會,真正實現自立自強。有的專業(yè)開展了以“關愛老人、奉獻愛心、繪溫馨家園”為主題的實踐教學活動,有的專業(yè)舉辦與“一線社工零距離接觸”為主題的班級活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深入學習鄧小平理論的目的在于用理論指導教育實踐,從而不斷增強實踐的正確性和科學性。鄧小平教育理論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期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指導思想,布置學生學習討論《中國要發(fā)展,離不開科學》、《拿事實來說話》、《用中國的歷史教育青年》、《把教育界工作認真抓起來》等鄧小平原著,同學們感覺指導性很強,自己同鄧小平理論的距離被進一步拉近了。
多年來,在鄧小平理論的教學中,常年堅持組織新學生開展以“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fā)展觀”為主題的到蓮花山緬懷鄧小平的班級活動。到目前已經組織一百多班次,成為本課程有特色的教學經驗。同學們深有感觸的說,我們懷著既高興又崇拜的心情走進蓮花山公園緬懷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爺爺。他雖然離開我們有二十幾個年頭了,但他的思想精髓、人格魅力、豐功偉績、創(chuàng)新思想、永不言敗的精神將永世長存,讓世人永久銘記,他留給我們的財富是無窮的,他的精神將永遠地激勵著我們勇往直前!有的學生說來到這里,我更感受到得鄧爺爺的偉大!30年前小小的漁村,在他老人家的設計下,有了今天的屹立在東方海岸線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沒有改革開放的30年,哪有我們教室對面的坐標——地王大廈!哪有我們今天有幸在蓮花山頂暢談鄧爺爺的豐功偉績!我們直接受益的是他提出的改革開放,解放思想,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發(fā)展才是硬道理,才有今天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們匯集到深圳這塊熱土。是他帶領全中國人民找到了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使中國大地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電大這開放性大學的大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以后工作任重道遠,我們都漸漸領悟到,有了這些理論的奠基,培育對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綱領和各項工作的理解能力,開拓了視野,發(fā)展了思維。
鄧小平同志十分重視培養(yǎng)社會主義新人,特別重視對新時期大學生的培養(yǎng)和教育,培養(yǎng)“四有”新人被明確寫入黨的代表大會的報告和有關決議之中。長期以來,我校一直堅持把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跨世紀合格大學生作為首要目標,堅持把開展青年志愿者活動作為學習和認識鄧小平理論的重要實踐環(huán)節(jié),全校多次組織學生志愿者參加各種活動,早在1995年,我校首先在全日制普通班成立了“深圳廣播電視大學義工隊”,并在深圳市義務工作者聯合會登記,被批準成為團體會員單位。我校義工隊以“服務社會,傳播文明”為宗旨,倡導“參與、互助、奉獻、進步”的義工精神。1999年開始,我校實施“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項目以來,我們在開放教育試點各專業(yè)的學生中繼續(xù)發(fā)展義工成員參與助學和賑災活動。在義工同學帶頭下,我校全體團員同學積極響應上級黨團組織的號召,每年都積極參與“希望工程”、“1+1”助學活動以及其他一些公益活動,捐款、捐書、捐衣物等;宣傳和組織無償志愿獻血活動;開展“學雷鋒,做義工,讓世界充滿溫暖”的關愛活動。師生義工積極開展關愛活動,堅持每學期組織三、四次到福利院和孤兒院開展慰問活動;對弱勢群體開展關愛活動,定期到我校開辦的殘疾人大專學員的教學點開展助學活動;進行義工培訓和推薦的工作;2011年,以傳遞大運精神、展現青春活力、宏揚中華美德為主題,深圳電大學子遠赴西藏開展了社會實踐,去年深圳電大多名學生參加大運會頒獎儀式榮獲“頒獎禮儀專業(yè)志愿者團隊微笑之星”稱號等榮譽稱號.堅持長年實踐活動,引導廣大同學堅持“四有”方向,從日常點滴做起,持之以恒,把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同加強思想修養(yǎng)、學習書本知識同身社會實踐統(tǒng)一起來,服務他人、服務社會、報答祖國和人民。
總之,通過不斷地學習鄧小平理論,使自己在政治思想理論上有了較大的提高,社會主義信念和共產主義理想更加堅定,在日常教育工作實踐中能夠自覺以鄧小平理論為指針,科學決策能力不斷得到增強與提高。作為新世紀的電大教師,面對未來,我們充滿相信,只要堅持不懈地以鄧小平理論作指導,理論聯系實際,我們必將全面擔負起新世紀的歷史重任,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yè)推向新的高度。
[1]中國共產黨十七屆六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Z].2011.
[2]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的意見[Z].2012.
[3]張澍軍.市場經濟條件下青年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導論[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
[4]顧海良,沈壯海.高度重視民族精神的弘揚與培育[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3.
[5]羅國杰.思想道德修養(yǎng)教程[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