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愛華
(黃岡職業(yè)技術學院 湖北 黃岡 438000)
在醫(yī)學高等職業(yè)教育課程體系中,《人體解剖學》是一門重要的醫(yī)學先修基礎課。如果解剖學學不好,后續(xù)課程的學習都會受到影響,也會影響到將來臨床操作技能的掌握。但解剖學是一門形態(tài)學科,有大量的名詞術語和相對枯燥的內容需要記憶,對醫(yī)學生來說掌握的難度較大。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一直是讓解剖學老師絞盡腦汁的難題。
我們經過對部分一年級學生的調查,大部分同學對解剖學的學習僅限于課堂,只有少部分學生做過簡單的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鞏固。要想在課堂有限的45分鐘內掌握和記住諸多知識點,效率顯得尤為重要。那如何才能提高效率?我認為好的教學方法、科學的考核手段以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三者缺一不可。
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我相信每個解剖學老師通過自己摸索、同行借鑒和進修培訓都掌握了具有自己特色、并行之有效的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而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養(yǎng)成一直也是我校學生工作的重點,從新生入校就開始抓起。本篇主要從科學考核方法方面探討。考核在高職院校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意義重大,通過課程考核不僅可以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學習任務完成情況,還能反映教師的教學質量和研究水平。同時考核還可以督促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幫助教師總結經驗教訓。所以科學合理的考核對提高教師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果顯得尤為重要。傳統的考核方法是在學期結束時采取期末理論考試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該方法簡單易行,完成起來確實省心省力,但存在很多不足。例如在此種評價機制下,很多學生平時不認真學甚至不學,課后更不復習。等到期末考試前的短時間內才挑燈夜戰(zhàn),臨時抱佛腳。由于期末考試的課程較多,時間緊促,加上書本內容已然陌生,復習效果相對較差。所以最終不僅該門課程考試成績不理想,總的知識掌握情況也可想而知。那采取什么樣的考核辦法,才能規(guī)避或最大程度減少這些問題出現呢?在我們解剖組眾位老師的分析探討下,摸索出一套認為比較科學、合理的考核方案,并試行兩屆驗證成效:先在2011級高職護理班中隨機挑出半數班級作為實驗班,采用新的考核方法。另外半數班級作為對照班,依然采取傳統考核辦法。待課程學習結束后,采取同一份試卷,對本屆所有高職護理班級進行考核。結果顯示實驗班的平均成績要高于對照班近20%。后在2012級試行,得到同樣結果。
具體的考核方案如下:
該門課程最終總成績由學生平時成績和教學考試成績兩部分組成,比值為3∶7。
平時成績由學生課堂回答問題情況、作業(yè)完成情況和上課出勤率三部分組成。其中課堂回答問題情況占30%;作業(yè)完成情況占50%,上課出勤率占20%。對于課堂提問回答正確的同學每次給予5分獎勵,回答錯誤0分。作業(yè)完成情況:按時完成率低于30%,此項記為“0”分。其中每次課的課后作業(yè)為該堂課教學重點,若學生在答題時發(fā)生錯誤則本次作業(yè)計為“0”分。出勤率低于教學時數的30%,該項記為“0”分。這樣的分配既可以督促學生按時上課,課堂上認真聽講,也能夠及時進行課后復習,并按時完成作業(yè)。為什么要設立平時分?由于該年齡階段的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強,自我約束和控制能力比較薄弱,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擾而無心學習。出于此種考慮,在一定程度上對他們的學習進行督促和約束尤為必要。通過設立平時分讓同學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這樣能夠事半功倍,有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
教學考試成績由理論考試成績和實驗考核成績兩部分組成,前者占70%,后者占30%。
2.1 理論考試成績的評價辦法:解剖學課程我們是按照九大系統的順序進行教學,在每學習完一個系統章節(jié)后組織一次該章節(jié)的理論考試,考試內容包括本章節(jié)內容和前面已學章節(jié)內容。其中本章節(jié)占70%,前面已學章節(jié)占30%(這樣的分配保證學生在努力學好新知識的同時,不忘復習以前的內容,防止學了后面丟了前面),如果某次考試成績不及格,給予該生一次補考機會,若仍然不及格,則以補考成績計入,最后將每次考試的成績進行總評。
2.2 實驗考核成績的評價辦法:由于解剖學是門形態(tài)學科,實驗環(huán)節(jié)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占據較大比例的學時分配。實驗考核主要考察學生辨認器官大體結構和微細結構的能力。我們可以在每個章節(jié)學完之后進行實驗考核,也可以在2-3個章節(jié)學完后一起進行考核。教師事先準備好相應的標本、模型和切片,在需要學生辨認的解剖結構上貼上標簽,由學生回答該標簽所指示的結構名稱。如果某次實驗考核不及格,給予該生一次補考機會。若仍然不及格,則以補考成績計入。
按照考核各項所占的比重計算出學生最終總成績。若總評成績低于60分,給予該生一次綜合補考的機會,最后以補考成績計入。若補考仍然不及格,則要求該生重修。
采用這樣的考核方案無疑操作起來費時費力、極大增加了解剖學教師的工作量,但此法更全面、科學,對于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和學習積極主動性具有重要意義。為了讓學生能夠把解剖這門課學的更好,從而更輕松、有利的學習后續(xù)課程,作為解剖學老師,肯吃苦、不嫌累、不嫌麻煩,發(fā)揚主動奉獻精神,這才是一個優(yōu)秀的老師,才能發(fā)揮出自己的教學潛能,才能讓學生更容易接受。
[1] 張開友,趙金春,魏福興.中等職業(yè)教育中《解剖學》考試方法探討.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34
[2] 肖日東.人體解剖學考試方法的探討.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