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洪干 (江蘇省沭陽縣仁慈醫(yī)院消化科,江蘇 宿遷 223600)
青年人嘔血臨床常見,嘔血原因復雜多樣,應用胃鏡檢查尋找嘔血原因,探尋青年人嘔血的特點,胃鏡檢查必要而且可靠,但檢查時機至關重要。嘔血48 h內胃鏡檢不但可以明確出血原因,而且還可以了解出血的部位并可行鏡下治療。針對青年人嘔血的胃鏡檢查應有所側重,故在此對186例青年人嘔血的胃鏡檢查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重點分析其病因及檢查診斷時機,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對2008年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進行胃鏡檢查的186例青年人嘔血(不論嘔血量以及是否合并黑便)的臨床胃鏡檢查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186例患者中,男133例,女53例,年齡16~35歲,平均28.6歲。自嘔血到就診時間6 h~14 d,48 h內129例,3~7 d的46例,7 d以上的11例。
1.2 方法:本組采用OLYMPUSV-70型電子胃鏡,并備好注射針,止血夾,APC,組織膠等。檢查前做好相應的患者安全準備。如測量血壓,檢查血常規(guī),凝血4項,輸血前9項等,建立靜脈通道,穩(wěn)定生命體征,患者如有休克癥狀,則需要首先糾正休克處理。如有必要,可先行洗胃。簽署知情同意書。手術操作由經(jīng)驗豐富的內鏡醫(yī)師主持。
總結186例青年人嘔血的胃鏡資料觀察發(fā)現(xiàn),嘔血最常見原因為:胃潰瘍74例(占39.8%),十二指腸潰瘍32例(占17.2%),復合性潰瘍13例(占7%),賁門胃底黏膜撕裂綜合11例(占6%),急性胃黏膜病變10例(5.5%),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4例(占2.8%),食管炎、胃息肉和胃癌等其他嘔血原因的共8例(占4.3%)。另發(fā)現(xiàn)人造潰瘍嘔血2例(EMR、ESD各1例)提示嘔血又添新成員,未能明確原因的32例(占17%)。觀察發(fā)現(xiàn):在胃鏡檢查的時機選擇中,嘔血48 h以內檢查的確診率91%;>3~7 d檢查的確診率63%;>7 d以上檢查確診率48%。
上消化道出血臨床常見,嘔血是其最重要表現(xiàn)之一。造成嘔血的原因復雜多樣的,故此及時明確原因才是治療基礎和關鍵所在。本文資料表明青年人嘔血中以胃潰瘍嘔血最多,達39.8%,其次為十二指腸潰瘍(17.2%),復合性潰瘍(7%),賁門胃底黏膜撕裂綜合征(6%),急性胃黏膜病變(5.5%),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2.8%)。顯示:與普通人群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及胃癌出血比例趨前的統(tǒng)計不同。本文資料消化性潰瘍占明確嘔血原因總數(shù)的77%。分析認為這些與青年人本身特點相關:因青年人學習、工作壓力大,又缺乏自我約束,生活行為不良,如過度吸煙、飲酒、熬夜等,這些因素可導致胃泌素分泌異常,胃酸分泌過多,同時胃腸黏膜防御屏障功能降低,最終導致潰瘍發(fā)生進而引起出血。同時,年輕人容易依仗較強健的體質,對發(fā)熱或疼痛不重視,自行不正規(guī)服用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藥,也可導致胃十二指腸黏膜糜爛潰瘍等,加之本地區(qū)幽門螺桿菌感染率較高等因素,最終促成消化性潰瘍發(fā)生率較高并嘔血。本文顯示:食管賁門黏膜撕裂綜合征及急性胃黏膜病變出血也緊隨消化性潰瘍之后,患病率較高。食管賁門黏膜撕裂綜合征最多見原因為劇烈嘔吐,這和青年人過度飲酒等行為吻合,因而提倡年輕人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而急性胃黏膜病變原因也和飲酒、藥物相關以及過度精神緊張機體處于應激狀態(tài)有關。多種應激因子作用于中樞神經(jīng)及胃腸道,通過神經(jīng)內分泌機制和消化系統(tǒng)相互作用,使得胃腸黏膜缺血、缺氧,保護因子和攻擊因子平衡被破壞,導致黏膜損傷。藥物還可以直接損害胃黏膜屏障引起糜爛出血。隨胃鏡下治療的普遍開展,人造潰瘍越來越多,由其引起的嘔血值得重視,在EMR或ESD術中必須積極處理好創(chuàng)面,在術后必須要積極保護好創(chuàng)面并密切觀察。
于嘔血48 h內胃鏡檢查嘔血原因確診率達91%(與文獻報道一致);大于3~7 d的63%;大于7 d以上的48%。比較顯示:青年人嘔血胃鏡檢查的病因確診率隨階段性時間延長而明顯下降。這與青年人食管賁門黏膜撕裂綜合征、急性胃黏膜病變患病率高相關。報道認為:急性胃黏膜病變常于24~48 h內短期修復如常,而賁門胃底黏膜撕裂綜合征、Dieulafoy綜合征也在出血近期才易于觀察到。本文中嘔血原因不明比例達17%,考慮和年輕人食管賁門黏膜撕裂綜合征、急性胃黏膜損傷患病率高有關,同時和部分患者就診延遲有關。
通過本文資料及分析:年輕人嘔血以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復合性潰瘍、食管賁門黏膜撕裂綜合征、急性胃黏膜病變最為多見,48 h內胃鏡檢查是明確嘔血原因的首選方法,既能有效發(fā)現(xiàn)病因,提高診斷效率,還可以積極行胃鏡治療。
[1] 戴 菲,龔 場,羅金燕,等.十二指腸胃反流胃腸動力機制研究[J]. 胃腸病學,2008,13(2):87.
[2] 莫翠毅.急診胃鏡與擇期胃鏡診治上消化道出血對比研究[J]. 天津醫(yī)藥,2011,39(1):83.
[3] 何池義.皖南醫(yī)學院學報[J].急性胃黏膜病變研究進展,2003,2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