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悅
近年來,大型養(yǎng)路機械行業(yè)發(fā)展迅速,新設備、新技術大量投入使用,逐漸成為高效提升線路質量的核心生產力。武漢大型養(yǎng)路機械運用檢修段(簡稱武漢大機段)承擔著武漢鐵路局和部分外委施工任務與大型養(yǎng)路機械(簡稱大機)設備的養(yǎng)護、檢修任務,現為全國規(guī)模最大、裝備最為精良的大型養(yǎng)路機械運用檢修企業(yè)之一?!笆濉逼陂g,武漢大機段的大型養(yǎng)路機械裝備將進一步增加。生產設備的迅速擴充、生產隊伍的迅速壯大、生產任務的急劇增加,給施工組織、技術、人員等管理方面帶來空前挑戰(zhàn)。
存在的突出問題為先進的生產設備與職工隊伍整體技能水平存在脫鉤現象。大機設備都是集機、電、液于一體的高技術裝備,施工組織和作業(yè)流程復雜,安全控制難度大,對設備使用人員的操作水平和檢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武漢大機段大機操作工隊伍接近一半都是通過線路工轉崗和接收高職畢業(yè)生補充的新進人員,對設備構成、工作原理、操作檢修流程不夠熟悉,操作水平不高,檢修能力薄弱。由此引發(fā)的大量設備故障不僅直接威脅施工安全,還影響施工質量和設備效率,成為制約武漢大機段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的“瓶頸”。
為解決這一突出問題,針對主要車型和關鍵設備,武漢大機段公開選拔一批學習能力強、技能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的生產骨干作為技術帶頭人,傾斜培育資源予以重點培養(yǎng),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技術引領作用,通過以點促面,帶動設備運用和檢修隊伍整體素質提升,取得了較好效果。
(1)確定培訓領域。武漢大機段配屬的設備種類多,功能迥異,不同型號的大機設備工作原理,操作、保養(yǎng)和檢修流程區(qū)別明顯,故障種類和故障率也不盡相同,一些關鍵技術難題長期得不到解決。除設備設計和制造方面存有原始缺陷,設備操作、保養(yǎng)和檢修標準不健全外,人的職業(yè)技能問題更為突出。目前,選定11種主力車型和關鍵設備的運用維修作為人才培育的重點領域,通過選拔技術帶頭人,提升其能力水平,促使其在各自領域發(fā)揮技術引領作用,帶動設備運用維修人員整體素質穩(wěn)步提升。
(2)嚴格選拔過程。車間專業(yè)技術人員、工班長、大機操作人員等直接從事大型養(yǎng)路機械運用和檢修的一線生產人員,其理論水平、操作和檢修技能直接關系到施工安全、施工質量和設備效率。作為生產作業(yè)單元實際控制人的班組長,更是直接承擔了施工現場控制和設備故障處理的重任。從這個群體中選拔那些機械、液壓和電氣基礎知識扎實、實踐經驗豐富、善于解決現場實際問題的人員作為某種車型的技術帶頭人,更貼近施工現場實際,更易于培養(yǎng)和作用發(fā)揮。在選拔過程中,武漢大機段設計了理論及實作考試、群眾測評、專家評審和領導評鑒等選拔程序,從敬業(yè)精神、理論功底、技能水平、協調組織和教練能力等方面進行考察。理論考試以通用規(guī)章和大型養(yǎng)路機械基礎知識為主,實作考試以具體型號大機設備原理分析和故障處理為主??荚噧热菁劝C械、電氣、液壓方面的共性知識,也突出不同型號設備的特有知識,側重于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創(chuàng)新培育方式。一名合格的技術帶頭人應具備扎實的大型養(yǎng)路機械基礎知識,全面掌握該型號設備構造、工作原理、操作檢修流程和作業(yè)標準,在機械、液壓或電氣等方面有專長,對故障分析處理有獨到見解,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強,現場經驗豐富,并有較強的技術指導能力和授課技巧。對照這一目標,武漢大機段逐人分析每一位技術帶頭人的興趣愛好、專業(yè)特長和素質短板,做好培養(yǎng)需求分析和培育方案制定。采取脫產培訓、外出觀摩、研討交流、參與設備廠家安裝調試等多種培訓形式,強化理論知識和實作技能培訓。先后選派他們參加昆明大型養(yǎng)路機械培訓中心舉辦的大機電氣、液壓、制動和發(fā)動機專題技術研討,組織他們赴北京和上海大機段觀摩施工現場,到設備生產廠家參與設備安裝調試。除此之外,還貼近現場實際,針對設備用、管、修的問題和難點,授權他們組建技術小組對具體車型的技術難題或故障頑疾進行研究,開展技術攻關,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升素質、帶好隊伍。
(4)傾斜培育資源。為加快技術帶頭人培養(yǎng)步伐,武漢大機段整合內外培育資源,對技術帶頭人予以重點傾斜。先后投入200多萬元用于武東培訓基地改造、教學設備購置和模擬實作演練設施配備,為技術帶頭人提供理論培訓和實作技能訓練平臺。為確保技術攻關活動順利開展,由設備技術科和材料科提供設備、機具、材料和技術支撐,人事科和計財科負責人力和經費支持。每季度還召開由主管領導、機關各專業(yè)科室負責人和技術帶頭人參加的座談會,及時跟蹤活動進展情況,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協調各方力量解決他們工作中的問題和難點。
(5)突出作用發(fā)揮。以技術小組形式開展攻關活動既是培養(yǎng)技術帶頭人的主要方式,也是他們發(fā)揮作用的主要渠道。在技術帶頭人的配備上,考慮不同型號大型養(yǎng)路機械的技術復雜程度和擁有數量,分別配備1~2名技術帶頭人。在技術小組人員的構成上,由技術帶頭人參考公開選拔結果自行選擇小組成員,鼓勵他們吸納部分全日制大學本科畢業(yè)生作為后備人才加以培養(yǎng)。在攻關課題選擇上,以解決現場設備頻發(fā)故障、原始缺陷及關鍵技術難點為重點,充分體現“小、實、活、新”的特點。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由段直接下達,其他課題由雙方協商確定,既可以由單位推薦,也可由小組自行選擇。技術帶頭人組織本小組成員對負責車型的技術標準進行研究,完成設備操作、保養(yǎng)和檢修指導書的修訂完善,對關鍵技術難題和復雜故障進行研究,提出對策,在約定時限內完成段下達的攻關任務。除此之外,還對日常施工提供技術支持,指導現場實時解決常見設備故障,并承擔本車型培訓教材、課件、題庫的開發(fā)及授課任務。
(6)完善激勵機制。技術帶頭人實行競爭上崗、周期聘任、動態(tài)考核。技術帶頭人聘期一年,聘期內享受每月400元津貼,聘期屆滿重新選拔。技術小組活動每季度評估一次,評估結果作為下一個季度技術帶頭人津貼發(fā)放的依據。對照階段目標,通過審核申報材料、查閱活動記錄、現場調查和群眾測評等方式對活動效果進行評價,給出優(yōu)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的評估結果。季度評估結果為合格及以上的,技術帶頭人津貼按標準發(fā)放;評為不合格的,技術帶頭人每月扣罰100元津貼。4個季度評估結果的平均分為年度考核結果。合格及以上的,給予技術小組2 000~4 000元的獎勵,技術帶頭人及其小組成員在下一輪選拔中可適度加分;不合格的,技術帶頭人及其小組成員失去參加下一輪選拔的資格。
經過2年的實踐,武漢大機段技術帶頭人的培養(yǎng)取得了初步成效,他們在各自領域的技術引領作用日益增強,隊伍整體素質穩(wěn)步提升,設備管理格局明顯改觀。
一是設備管理標準體系不斷健全。主要型號大機設備作業(yè)指導書的錯誤得到修正,疏漏得到補充,作業(yè)標準更加科學合理,可操作性更強?;谠O備故障案例收集整理編寫的故障處理指南,對現場設備故障處理有很強的針對性和適用性。
二是設備故障件數大幅下降。2011年全段設備故障件數較上年同期下降27%,其中:由技術帶頭人直接處理或指導排除設備疑難故障92件,故障處理的及時性、準確性明顯提高,為施工安全和施工任務完成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是隊伍建設取得明顯進展。以各車型技術攻關小組為主體的QC小組共承擔課題20個,發(fā)布成果18個。線磨車技術攻關小組承擔的課題“降低PGM-96C鋼軌打磨車作業(yè)裝置液壓故障率”獲得鐵道部工務系統QC成果第一名,小組被命名為“全國優(yōu)秀質量管理小組”。
經過不斷探索、研究和總結,從中也逐漸反映出一些疑點、難點,同時也拓寬了技術帶頭人的管理思路,有了一些新的規(guī)劃和展望。
(1)拓寬技術帶頭人的選拔范圍。自2008年以來,武漢大機段陸續(xù)接收高職、大專畢業(yè)生和大學本科應屆畢業(yè)生近200余人,這部分高學歷職工,多為機電專業(yè),理論水平較高、思想活躍、學習能力強,在經過現場2~5年的歷練之后,一些能力較為突出的已逐漸顯現,部分已獨立擔當車間技術、管理職務,技能水平達到技師一級的專業(yè)水平,并且近20余人有參與技術攻關小組的經歷。武漢大機段計劃修訂選拔條件,適當放寬技術帶頭人選拔年限、資歷的限制,鼓勵這部分群體中出類拔萃的、有技術專長的職工參與到技術帶頭人的選拔中來,更大范圍的網羅人才,不斷更新技術帶頭人隊伍,加強崗位競爭,確保技術人才隊伍最優(yōu)化。
(2)改進技術帶頭人工作方式。在技術帶頭人日常工作中,由于是兼職工作,且大機設備分布較廣,技術帶頭人在日常施工中僅能在本車間或鄰近車間開展各項工作,如QS-650型清篩機分布在清篩各車間,在局管內和管外進行流動施工作業(yè),而技術帶頭人僅在一個車間工作,在技術攻關交流,現場實戰(zhàn),集體研討方面存在困難。為此,為技術帶頭人配備相應的通信網絡設備,在內部網路建立技術帶頭人交流平臺、論壇,分車型專業(yè)設置論壇版塊,通過微博、視頻通信等多渠道加強信息交流。論壇的主要作用為普及理論知識和日常故障案例、疑難問題解析等經驗交流和沉積。視頻通信作用在于技術攻關小組的會議、討論、交流等。微博主要作用于應急故障的排除與解決,如發(fā)生設備故障后,在現場人員無法排除的情況下,用手機拍攝故障點、簡要敘述故障情況,將圖文一并上傳至微博后,電話通知技術帶頭人,由技術帶頭人負責解答。因圖文結合更清晰,容易理解,在故障分析方面避免因交流不清,影響工作效率。
(3)加強專業(yè)技術人員與技術帶頭人協作溝通。在日常工作中,專業(yè)技術干部理論知識較為扎實,分析能力較為突出,技術資料掌握全面,工作側重于技術管理。技術帶頭人對某類技術、專業(yè)所屬車型研究較為深入,如發(fā)動機、液壓系統等,有專業(yè)特長,工作側重于解決現場生產技術問題,實戰(zhàn)經驗較為豐富,但文字組織能力普遍較為薄弱。在站段技術科專業(yè)技術人員和技術帶頭人的建立更為直接的工作關系,更有利于技術的傳承與發(fā)展。為此,在技術帶頭人管理中,調整管理模式,由技術科專業(yè)技術干部對技術帶頭人的工作內容、量化考核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修改,從技術故障、系統難點等方面設置課題,明確專業(yè)研究方向,提供更為全面的技術信息、技術資料,讓技術帶頭人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在此基礎上,由主管工程技術人員把握研究成果的進一步整理歸納,提升技術攻關課題的含金量,并及時推廣應用,以提升設備安全、性能,改善工作實效性,促進技術人才技能的相互學習和共同進步。
(4)繼續(xù)做好行業(yè)技術交流,改進培訓方式。武漢大機段外委施工任務的日益增多,跨局施工、聯合施工為大型養(yǎng)路機械行業(yè)間的相互學習增加了更多機會。借此機會,更應注重學習交流、觀察比較、取長補短,在外委施工過程中,增派技術帶頭人直接參與現場生產或觀摩,與其他大機作業(yè)單位配合作業(yè)。在息工停點期間,組織各項學習、練功活動,建立聯系,促進共同進步。另一方面,與生產廠家方面建立更為密切的合作關系,不僅將技術專家送出去學習,參加培訓,也可考慮讓技術帶頭人參與廠家設備的組裝和檢修工作,更為細致全面掌握大機知識,同時也可利用外籍專家在設備檢修期間,合理協商、安排外籍專家授課,彌補知識空缺,提高解決故障、排除問題的專業(yè)分析能力。
(5)做好技術沉淀工作。在開展該項管理工作以來,技術帶頭人為段各項技術規(guī)章的建立、技術標準的修訂、疑難故障的處理作出了巨大貢獻,但大部分材料相對分散,存在各期刊論文、技術各主管工程師、各技術帶頭人中,不利于技術的沉淀和查閱。許多技術問題是已經解決的,可以避免的,確仍然成為重復多發(fā)故障事件,引起不必要的浪費和安全隱患,影響生產效率。在今后的工作中,設置專人負責將技術帶頭人整理的技術資料、論文、教材等一系列材料進行分類匯總成冊,形成???,按期發(fā)布,使技術工作積累的經驗得以延續(xù),并不斷傳承和發(fā)展。
技術帶頭人管理工作是武漢大機段充分從內部挖潛,實現人才隊伍發(fā)展壯大的有效管理措施,是積累技術經驗、提升企業(yè)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支撐,本著“專業(yè)、改善、理性、責任”的核心價值觀,不斷優(yōu)化管理措施,引導技術人才充分發(fā)揮力量,為企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積累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