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財經大學 楊文蘇
山西省長治供電公司 楊文娟
如何有效地控制應收賬款的增長,減少壞賬損失,已成為企業(yè)管理的重要任務之一。因此,為降低企業(yè)經營風險,降低壞賬損失,企業(yè)應當建立壞賬準備。通過建立壞賬準備,企業(yè)可以加強對應收賬款的管理,可以盡量降低因未能合理估計客戶的信用狀況而給企業(yè)自身帶來的損失與風險。
壞賬,是指企業(yè)無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極小的應收賬款。在財務報表上已確認的不能收回的應收賬款,不再是企業(yè)的資產,而是經營過程中發(fā)生的一項費用,術語稱為壞賬損失。企業(yè)壞賬損失的來源有兩類:一類是應收賬款;另一類是其他應收款。
壞賬準備壞賬準備有兩種含義。一是指企業(yè)的應收款項(含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等)計提的,是備抵賬戶。企業(yè)應設置“壞賬準備”會計科目,用以核算企業(yè)提取的壞賬準備。二是說企業(yè)對預計可能無法收回的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長期應收款等應收預付款項所提取的壞賬準備金。
計提壞賬準備有以下意義:首先,建立壞賬準備,可以將預計不能收回的應收賬款作為壞賬損失及時列作期間費用,計入各該會計期間的損益,從而避免或減少了企業(yè)虛盈實虧的現象。其次,建立壞賬準備,為了避免虛增利潤,減少資金流失,從財力上為未來可能發(fā)生的經營風險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從而加強了企業(yè)的經濟實力和后勁,增強了企業(yè)的市場競爭能力。最后,建立壞賬準備,將預計不能收回的應收賬款及時地計入費用,并從當期的銷售收入中得到補償,真實地反映應收賬款占用的資金數額,消除了虛列的應收賬款,有利于企業(yè)加快資金周轉,擴大經濟效益。
《企業(yè)會計制度》第53條中規(guī)定:“企業(yè)應當在期末分析各種應收賬款的可收回性,并預計可能產生的壞賬損失。對預計可能發(fā)生的壞賬損失,計提壞賬準備。企業(yè)計提壞賬準備的方法由企業(yè)自行確定,企業(yè)應當制定計提壞賬準備的政策,明確計提壞賬準備的范圍、提取方法、賬齡的劃分和提取比例”。
“企業(yè)的預付賬款,如有確鑿證據表明其不符合預付賬款性質,或因供貨單位破產、撤銷等原因而無望再收到所購貨物的,應當將原計入預付賬款的計入其他應收款,并按規(guī)定計提壞賬準備?!?/p>
“企業(yè)持有的未到期應收票據,如有確鑿證據證明不能夠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時,應將其賬面金額轉至應收賬款,并計提相應的壞賬準備?!?/p>
對于其他應收款,在現行制度下,其主要核算應收的各種賠款、罰款,應收出租包裝物租金,應向職工收取的各種墊付款項,備用金,存出保證金,預付賬款轉入,購買股票后應收的包括在股票價格中的已宣告發(fā)放的股利,其他各種應收、暫付款項等,其中部分內部可能出現到期無法收回的問題,按會計核算的謹慎性原則,也應當計入壞賬準備的計提范圍。
2.2.1 余額百分比法
余額百分比法,這是按照期末應收款項余額的一定比例估計壞賬的辦法。壞賬比例由企業(yè)根據以往的數據或經驗自主確定。在這種方法下,企業(yè)應在會計期末根據本期末應收款項的余額和相應的壞賬率計算出期末壞賬準備賬戶的余額,它與調整前壞賬準備賬戶余額的差額,就是當期應提的壞賬準備。
采用余額百分比法計提壞賬準備的公式:
(1)首次計提壞賬準備的計算公式:當期應計提的壞賬準備=期末應收賬款余額×壞賬準備計提百分比。
(2)以后計提壞賬準備的計算公式:當期應計提的壞賬準備=當期按應收賬款計算應計提的壞賬準備金額+(或-)壞賬準備賬戶借方余額(或貸方余額)。
2.2.2 賬齡分析法
賬齡分析法,這是根據應收款項賬齡的時間來估計壞賬損失的方法。一般來說,應收款項的賬齡越長,壞賬出現的可能性越高。采用這種方法計算壞賬準備的公式如下:
(1)首次計提壞賬準備的計算公式:當期應計提的壞賬準備=∑(期末各賬齡組應收賬款余額×各賬齡組壞賬準備計提百分比)。
(2)以后計提壞賬準備的計算公式:當期應計提的壞賬準備=當期按應收賬款計算應計提的壞賬準備金額+(或-)壞賬準備賬戶借方余額(或貸方余額)。
2.2.3 銷貨百分比法
銷貨百分比法,這是憑借企業(yè)營業(yè)總額的一定比例計算壞賬損失的方法。比例按本企業(yè)前期實際發(fā)生的壞賬與營業(yè)總額的關聯以及生產經營與銷售政策變動情況測定。在生產實際中,企業(yè)也可以按賒銷比例計算壞賬。
采用銷貨百分比法計提壞賬準備的計算公式如下:當期應計提的壞賬準備=本期銷售總額(或賒銷額)×壞賬準備計提比例。
2.2.4 個別認定法
個別認定法,這是根據每筆應收款項的具體內容分別計算壞賬損失的方法。例如,企業(yè)是針對應收單位賬款按一定比例估計壞賬,但是有一些企業(yè)因為某些原因導致還款困難,就應對這個企業(yè)的應收款項進行個別認定法計提壞賬準備(按更高比例或其他)。
《企業(yè)會計制度》第53條中有以下內容:在確定壞賬準備的計提比例時,企業(yè)應當根據以往的經驗、債務單位的實際財務狀況和現金流量等相關信息予以合理估計。除有確鑿證據表明該項應收款項不能夠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外(如債務單位已撤銷、破產、資不抵債、現金流量嚴重不足、發(fā)生嚴重的自然災害等導致停產而在短時間內無法償付債務等,以及3年以上的應收款項),下列各種情況不能全額計提壞賬準備:一是當年發(fā)生的應收款項;二是計劃對應收款項進行重組;三是與關聯方發(fā)生的應收款項;四是其他已逾期,但無確鑿證據表明不能收回的應收款項。
企業(yè)應當采用備抵法核算壞賬,用“壞賬準備”科目核算,提取時,借記“資產減值損失”,貸記“壞賬準備”科目;待某一特定應收款項被確認為壞賬時,再予以轉銷,借記“壞賬準備”,貸記“應收賬款”等科目。會計分錄如下:
(1)計提壞賬時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壞賬準備
(2)沖銷多提的壞賬時
借:壞賬準備
貸:資產減值損失
(3)發(fā)生壞賬時
借:壞賬準備
貸:應收項目
(4)沖銷的應收款項收回時
借:應收賬款
貸:壞賬準備
以及
借:銀行存款等
貸:應收賬款
2.5.1 壞賬準備對資產負債表的影響
資產負債表亦稱財務狀況表,表示企業(yè)在一定日期(通常為各會計期末)的財務狀況(即資產、負債和業(yè)主權益的狀況)的主要會計報表。根據會計準則的規(guī)定,資產負債表項目均以賬面價值列示。應收賬款項目,應根據應收賬款總賬戶和預收賬款總賬戶所屬的明細賬戶的借方余額之和,在扣除應收賬款相應的壞賬準備金之后合并填列。而應收賬款總賬戶和預收賬款總賬戶所屬的明細賬戶的貸方余額之和合并填列在預收賬款項目里。因此,資產負債表中,沒有壞賬準備項目。
2.5.2 壞賬準備對利潤表的影響
利潤表是反映企業(yè)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的會計報表。利潤表主要反映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第一,營業(yè)收入;第二,營業(yè)利潤;第三,利潤總額;第四,凈利潤;第五,每股收益。其中,凈利潤等于利潤總額減所得稅費用。
2.5.3 壞賬準備對現金流量表的影響
現金流量表是反映企業(yè)在一定會計期間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流入和流出的報表,是企業(yè)的主要會計報表之一。其編制方法主要有工作底稿法、T型賬戶法、分析填列法等?,F金流量表中的第一項,即“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的填列兩種方法。
在經濟迅猛發(fā)展的當前,企業(yè)間為了擴大業(yè)務量而發(fā)生的賒銷賒購項目也越來越多,因此企業(yè)也面臨越來越大的信用風險。正是在這樣的現實下,企業(yè)中應收賬款的管理日趨重要。本文通過探討專門針對應收賬款的壞賬準備的相關問題,希望能夠幫助企業(yè)避免不能收回應收賬款的風險,將壞賬損失減少至最低。
[1] 李玉敏,李長艷,楊瑞平.中級財務會計[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0.
[2] 黃莉娟.壞賬準備計提方法的總結[J].會計之友,2008.
[3] 馮洪麗,張蓉,吳曉犁.壞賬準備的計提范圍與基數[J].林業(yè)財務與會計,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