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培義
(河北省滄州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內九科,滄州 061000)
1.1 一般資料 病例為我院住院患者。觀察時間自2011年8月至2012年1月。120例腦梗死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62例,對照組58例。全部為發(fā)病1~3天內的首次發(fā)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肢體功能障礙,經頭顱CT或MRI確診。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會議制定的缺血性腦血管病診斷標準[1]。排除合并嚴重心腎功能不全、嚴重糖尿病及重度癡呆不能配合檢查者。其中治療組62例,男32例,女30例;年齡38~83歲,平均65歲。對照組58例,男30例,女28例;年齡38~81歲,平均67歲。2組間性別、年齡、病情輕重程度經統(tǒng)計學處理無顯性差異。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予奧扎格雷鈉80mg加入250ml鹽水中靜點,1次/日,2周為1療程;血塞通0.4g加入250ml鹽水中靜點,1次/日,2周為1療程,同時配和抗血小板、適度調控血壓、血糖等。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口服芪參還五膠囊,每次1.8g(4粒),每日3次。(芪參還五膠囊原名神腦康膠囊,本院制劑室監(jiān)制生產 (冀藥制字Z20050798,主要藥物有黃芪、地龍、冰片、白僵蠶、秦艽、醋大黃、水蛭、川芎、當歸、鉤藤、遠志、梔子、郁金。上述藥物制成干浸膏末,低溫干燥,由膠囊填充機裝入膠囊,每粒0.45g藥粉)。
2.1 療效評定 根據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會議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2],于治療14d后進行評定?;救?評分減少91%~100%,病殘程度為0級。顯著進步:評分減少46% ~90%,病殘程度為1~3級。進步:評分減少18%~45%。無變化:評分減少17%。惡化:評分減少10%。
2.2 臨床療效 治療組基本痊愈18例,顯著進步22例,進步17例,無變化5例,惡化0例,總有效率91.9%;對照組基本痊愈8例,顯著進步14例,進步15例,無變化19例,惡化2例,總有效率63.7%。兩組總有效率比較有顯著差異 (P<0.05)。在治療過程中兩組均未見明顯的不良反應。
芪參還五膠囊具有補氣活血、通絡化瘀、開竅醒神的作用,為本院治療氣虛血瘀型中風病的常用處方,經臨床驗證療效較好。方中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川芎性善走竄,上行頭目,下達血海,既活血又行氣,有“血中氣藥”之稱;冰片消諸竅之火,所含龍腦、異龍腦能延長小鼠耐缺氧時間,藥物動力學表明,冰片灌服5min即可通過血腦屏障,并蓄積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亦能促使其它藥物通過血腦屏障;地龍、水蛭、白僵蠶等藥性走竄,長于祛風、化痰散結,這些動物藥內含有大量的水解蛋白酶等多種血栓溶解因子,不僅可以溶解血栓、動脈硬化斑,而且可以軟化血管,恢復動脈彈性,從而使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腦循環(huán)得到改善,有助于側支循環(huán)的建立。芪參還五膠囊具有雙向調節(jié)作用,方中當歸既能活血又能養(yǎng)血,和醋大黃配伍應用,可泄血分之實熱,祛瘀滯而生血,其降脂、降低血液粘度作用早已有許多文獻記載;黃芪具有益氣和血、扶正祛邪的作用,能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加內環(huán)境之穩(wěn)定性,其利尿作用對急性缺血性中風所致的腦水腫起到調節(jié)作用。筆者通過以往的臨床觀察,發(fā)現芪參還五膠囊治療急性缺血性中風能改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提高臨床療效,而且還能使患者的脂代謝紊亂得到改善,從而有效地預防本病的再復發(fā),無不良反應及毒副作用。實驗發(fā)現,芪參還五膠囊有增加梗死灶周邊區(qū)神經元突觸數目、促進軸突芽生的作用;同時改善突觸活性區(qū)長度和突觸后膜PDS這些形態(tài)學基礎,起到了維持神經元突觸正常結構和功能的作用,從而為芪參還五膠囊治療腦缺血提供了一定的客觀依據。
[1]中華神經科學會.各類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380.
[2]中華醫(yī)學會.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1995)[S].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8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