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淑英
消化性潰瘍指胃腸道黏膜在某種情況下被胃酸/胃蛋白酶自身消化而造成的慢性潰瘍。其形成與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關(guān),潰瘍病灶多位于胃和十二指腸壺腹部。胃鏡和胃黏膜活組織檢查是確診消化性潰瘍的首選檢查方法,也是最有價值的檢查方法。選取臨床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消化性潰瘍患者60例臨床護理方法進行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60例消化性潰瘍,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齡23~69歲,平均年齡45歲。其中胃潰瘍30例,十二指腸潰瘍20例,復合型潰瘍10例。均經(jīng)胃鏡證實為潰瘍活動期,HP檢測陽性提示潰瘍處在活動期。潰瘍活動期可呈陽性反應,持續(xù)陽性提示癌變的可能。
1.2 方法與結(jié)果 H2受體拮抗劑為抗酸分泌首選藥物[1]。常用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1]。質(zhì)子泵抑制劑也是抗酸分泌首選藥物,作用較H2RA強而持久,效果更好。常用奧美拉唑、蘭索拉唑等。制酸劑常用復方制劑如胃得樂、胃瘍寧、胃舒散等。胃黏膜保護劑主要有硫糖鋁、膠態(tài)次枸櫞酸鉍、前列腺素類藥物。多采用三聯(lián)療法,即奧美拉唑或蘭索拉唑,加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口服[2]。經(jīng)治療與護理HP陽性43例,所有患者治療結(jié)果,治愈40例,復發(fā)3例。
2.1 飲食護理 有效、合理的飲食可以促進潰瘍愈合。選擇易消化,營養(yǎng)食品。如果合并急性出血伴惡心,嘔吐應禁食。少量出血,嘔吐,在溫暖和涼爽,清淡流食。嚴重的癥狀,患者的面食,因為面條軟,易消化,含堿可有效中和胃酸。不習慣的米飯或面食代替軟飯。蛋白質(zhì)食品如脫脂奶。中和胃酸應安排在兩餐之間喝,但牛奶中的鈣吸收的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不宜喝多了,只能適當攝入。脂肪十二指腸刺激腸道分泌的抑胃肽,抑制胃酸分泌,但在同時間可引起胃排空緩慢,胃竇擴張,引起胃酸分泌增加,使脂肪攝入量也應適度。避免機械或化學刺激性強的食品。
2.2 用藥護理 根據(jù)醫(yī)囑給患者的藥物治療,并觀察療效和不良反應。H2受體拮抗劑藥物應在餐或一餐后立即使用,也可以采取每日劑量在夜間使用,但不能與吸毒。靜脈點滴,應重視控制速度,速度過快可引起低血壓和心律失常。用藥期間監(jiān)測肝,腎功能和血象。西咪替丁可增加抗凝劑,普萘洛爾,咖啡因,苯妥英鈉的作用,可以降低硫糖鋁、四環(huán)素的藥效,此種藥物具有弱抗雄激素的影響,可能造成性功能障礙,也可能出現(xiàn)頭痛,頭暈,疲勞,腹瀉,皮膚潮紅、皮疹反應,如出現(xiàn)這些反應及時通知醫(yī)生。哺乳期停止藥物,奧美拉唑可引起頭暈,尤其是早期階段的治療,患者應盡量避免高度集中的事。膠體次枸櫞酸鉍飯前服用。應向患者說明服藥期間大便是黑色的。硫糖鋁片硫糖鋁抗?jié)冏饔煤湍z體次枸櫞酸鉍是類似的,但不殺死幽門螺旋桿菌。硫糖鋁可導致便秘。由于鋁可少量吸收,因此腎功能衰竭不宜長期使用。殺菌藥阿莫西林使用前應做皮膚過敏試驗,并注意有沒有出現(xiàn)延遲過敏反應,如皮疹等。甲硝唑可引起惡心,嘔吐和胃腸道反應,如醫(yī)生與胃復安,維生素B6拮抗劑。
2.3 對癥護理 十二指腸潰瘍有空腹痛或夜間痛者,可指導患者進食抑酸性食物如蘇打餅干,或服用抑酸劑等。出血應避免引起出血的誘因,如飲酒、勞累、焦慮、服用阿司匹林等。注意病情觀察,一旦發(fā)現(xiàn),應立即通知醫(yī)生,配合治療及護理。穿孔一旦確診應立即禁食,置胃管行胃腸減壓抽吸、引流胃內(nèi)容物,如患者無休克應將患者的床頭抬高35°~45°,使腹肌較為松弛和利于胃腸漏出物向下腹部及盆腔處引流,可減輕腹痛和減少有毒物質(zhì)的吸收。迅速建立靜脈通路、輸液和備血,做好各項術(shù)前準備。
2.4 心理護理 在接觸患者時,鼓勵與患者談論,說他們的心理感受,評估的原因,焦慮程度。解釋患者焦慮可以增加胃酸分泌,誘導和加重潰瘍。解釋患者的疾病模式和治療效果,增強他們的信心在處理;采用放松技巧和注意力的措施,指導患者要保持樂觀的情緒;盡可能滿足患者的需求;注重環(huán)境安靜,減少刺激,必要時,醫(yī)生給鎮(zhèn)靜藥緩解,消除焦慮。
通過對患者的飲食護理、藥物護理、對癥護理及心理護理,疼痛緩解或消失;能按機體需要攝取營養(yǎng)物質(zhì);焦慮消除;對疾病有正確認識,能夠正確進食和用藥;無并發(fā)癥出現(xiàn),如出現(xiàn)能及早發(fā)現(xiàn)并配合處理。
[1]談麗華,石英,王艷霞.老年人消化性潰瘍的護理.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09,6(12):78-80.
[2]胡曙.老年人消化性潰瘍68例臨床分析.中國基層醫(yī)藥,2010,17(21):2967-2968.